David Sandalow讲解美国能源领域发展趋势
David Sandalow讲解美国能源领域发展趋势原美国能源部常务副部长,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David Sandalow近期访问了中国。他在北京参加了清洁能源部长会议,并在北京
原美国能源部常务副部长,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David Sandalow近期访问了中国。他在北京参加了清洁能源部长会议,并在北京大学做了一场题为“美国能源领域发展趋势”的讲座。
David Sandalow 曾于1981年初次来到中国。他在此次北大的讲座里,回顾和对比了30多年来中国城市的发展与变迁,高度评价了中国政府在现代化建设领域取得的成就。Sandalow表示,城市的发展、工业的进步需要足够的能源保障,在这一点上中美两国是相同的。
David Sandalow在讲座里对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能源与气候政策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回美国后,他还特意撰写了一篇文章反思中美两国能源政策。文章以“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s”开头,这是著名小说《爱丽丝梦游仙境》的续篇,讲的是爱丽丝通过厨房后面的镜子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后,看到了许多跟原来世界里面正好相反内容的故事。
David Sandalo用这本小说的题目作为文章的标题,反映了他在中国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议,而中国从上到下都表示继续兑现巴黎的承诺而带来的困惑。
他在文中提问说,美国一直推崇科学、市场经济和多边合作,为什么在今天的世界,他看到的却是中国在推崇科学与市场经济,成为了多边合作的领袖,而美国却是在反科学,反市场,反多边合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呢?他怀疑自己是否掉进了爱丽丝梦镜世界里了。
《梦镜游》小说的结尾是爱丽丝怀疑她所经历的是非现实世界,而回到美国的David Sandalow看到的却是比在北京“镜子”里看到的更加现实的美国。
他在文章结尾引用了一个谚语: “当变革之风席卷全球时,有人试图修墙挡风,有人却搭起了巨大的风车”。他感慨,在众多美国人正在建风车时,特朗普总统却在到处修墙,而期间中国风电的新增装机容量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大。
以下为小编为大家翻译的David Sandalow文章,如有疏漏敬请谅解:
穿过镜子,爱丽丝进入一个许多事物都颠倒过来的世界。上个星期在北京,我感觉自己好像穿过了那面镜子。
我在北京大学做了一场有关能源政策的演讲,此外还参加了有20多个国家参与的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就在我待在北京的这段时间里,特朗普总统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议——这是由190多个国家通过的有关气候变化协议。他这样的做法,违背了美国长期以来广泛认可的科学和道德准则。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不仅致力于支持《巴黎协议》,而且致力于以市场为基础应对全球变暖的政策。中国领导人毫不含糊地赞同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共识。从上个月以来,中国的领导人们和来自数十个国家的官员探讨了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投资的问题。
我们怎么进入了一个中国政府接受市场、科学和多边领导,而美国联邦政府却拒绝这些的世界?从几年前的角度来看,这是令人惊讶的。从几十年前的角度来看,这是令人震惊的。
最富有讽刺意味的或许是将碳排放交易作为对抗全球变暖的工具。碳排放交易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为应对酸雨问题而提出的一个想法。购买和销售碳排放配额的想法是一种保守的、基于市场的有效控制办法——这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方法,用市场力量去降低成本,同时加快环境改善的步伐。
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碳排放交易时,中国那时几乎还不存在私人企业。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由政府指导的,在一些中国省份,创业甚至都是违法的。
三十年后,中国政府不仅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而且推出了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工具,例如碳排放交易。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政府在七个省开展了一项针对碳排放交易的试点项目,并将在今年秋季正式走出实行碳排放交易的第一步。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政府几乎没有可能会利用碳排放量交易来应对未来几年的气候变化。
中国人从来没有不尊重科学。相反,中国人倾向于尊敬科学和科学家,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科学。
但美国政府近期对科学表达的敌意令人担忧。在美国众多的企业和机构里,科学机构的地位是显赫和脱颖而出的。从晶体管到到互联网等无数其他的例子都表明,美国的科学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改变了世界。两党选出的总统都大力支持科学研究。当前美国政府对科学严重不尊重的倾向,以及拒绝广泛认可的科学、大幅削减科学研究预算的做法,如果不加以扭转,将对美国造成长期损害。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让我曾经交流过的中国人都感到十分困惑。美国科学方面深得中国人心,中国许多顶级的教师和学生都在美国的大学里工作或学习。而美国总统却缺少对广泛认可的科学的尊重和接受。
过去的在几代人里,观察家们用诸如“自由世界领袖”和“不可或缺的国家”这样的术语来描述美国。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建立一系列塑造世界的联盟和多边机构发挥作用的机制。在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的外交政策都是以邓小平1990年代提出的准则为指导:“等待时机,不要试图带头”。
特朗普总统对美国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挑战。在他的言辞里,他用“美国优先”替代了“美国是一座闪亮的山上的城市”。在他上个月访问欧洲时,向有着数代盟友关系欧洲盟国提出了美国责任的问题。
同时,在5月中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了“一带一路”峰会,锻造了数十个亚洲、欧洲和非洲国家与北京的联系。中国将投资数百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提供成千上万的外国科学家到中国工作的机会。习近平主席在峰会开幕式上强调了“合作共赢”,说他希望建立一个“和谐共处的大家庭”。
角色更换在气候变化的外交中是比较清晰的了。1992,美国成为第一个加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国家之一。中国(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参与方)也加入了该协议,但它当时坚持自己几乎没有义务限制排放。
本月初,特朗普总统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议》,该协议很快成为世界各国看成美国已撤退的象征。但作为回应,中国政府却重申承诺履行《巴黎协议》,并将执行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可再生能源和减少煤炭使用的国家政策。它与欧洲领导人一起,承诺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清洁能源的转型。
我不相信通过玻璃看到的这样的美国将持续下去。美国总统对市场原则、科学和多边领导层的排斥,与根深蒂固的美国价值观和传统背道而驰。
的确,镜子里的裂缝已经很明显了。上周在北京,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Jerry Brown提出了一个更符合我们历史传统的美国远景。他谈到了加利福尼亚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计划,并强烈支持全球变暖的科学共识。布朗州长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接见,这是一场高规格的、重要的接见。
与此同时,民调数据显示,特朗普总统退出巴黎协议的决定在美国民众中是不受欢迎的(总统本人也是如此)。已经有九个州、100多个城市和1000多家美国公司加入了迈克尔·布隆伯格倡导的“我们仍支持”的运动中,表明他们致力于实现《巴黎协议》的目标,即使美国政府不这样做。
透过镜子,爱丽丝疑惑她的超现实经历是否只是一场梦。不幸的是,近几个月来美国政府的政策转变和失调来得太过现实。
一句古老的中国话似乎太完美了:“当变革之风吹起时,一些人筑起围墙,而另一些人建造风车。”特朗普总统可能正专注于建造围墙,但在全国各地,美国人正忙于建造风车。中国人去年的风力发电量已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