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呼之欲出
高效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呼之欲出乘风破浪,御风而行,近几年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前景越来越被看好,《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未来海上风电有望成为风力发电领域新的
乘风破浪,御风而行,近几年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前景越来越被看好,《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未来海上风电有望成为风力发电领域新的增长点。我国近海风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相比陆上风电,海上风电机组单台装机容量更大,对于设备的技术水平、可靠性,施工等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故随着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更先进的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基于海上风电发展不俗的前景,风电安装船也颇受市场青睐。
海上风电建设快速发展
安装平台需求增大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16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简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63万千瓦,其中新增装机容量59万千瓦,同比增长64%。根据《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力争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近两年,陆上风电因弃风限电发展速度放缓,为了实现“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可以预见的是海上风电发展在未来几年将呈快速发展状态。
“十三五”以来,海上风电场开工建设如火如荼,海上风电安装船供不应求。海上风电安装船是高度精密的海上设施,能将风机和基础安装设备运输至风电场址,并配备适合各种安装方法的起重设备和定位设备。纵观全球,尽管专用的海上风电安装船数量已从2005年的两艘增至2014年的40艘以上,但与当 前大量规划中或在建的海上风电项目相比,风电安装船的供应量仍十分有限。
量身定制海上安装平台
深挖“降本增效”空间
作为海上风电专用安装维护设备的核心,风电安装船的建造能够降低海上风电开发成本。据统计,在海上风电建设项目中,风机组设备成本占比不到50%,安装和建设成本却占20%以上,这成为降低成本的潜在环节。要想降低成本,海上风电行业需要更新安装理念,在选择安装船和安装方式时兼顾投资成本和回收效益,有效挖掘降本增效的空间。
中交三航(上海)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三航新能源”)为海上风电安装量身定制的1000吨自升式风电分体安装平台船“风华号”是集大型设备吊装、风电设备打桩、安装于一体的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自出厂以来就备受业界关注,在一次又一次工程中不断证明其强大实力,以及得到业主的认可。
职业生涯首秀,便挑战施工条件最恶劣的福建莆田平海湾风电场。5、6月份正值雨季,面对大雾、大风、长涌、大雨多种恶劣天气,面对从没谋面过的湘电5兆瓦大型风机,“风华号”虽是“初生牛犊”,却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典型施工、工地例会、逐时编排计划。7天一台,5天一台,3天一台,安装速度不断提高,大大缩短工期。
国内海上风电场建设正如火如荼,海上风机安装更是具有高强度、快节奏、关联性强、反应快等施工特点,需要准确及时地做到对人员组织协调、船机调度、物资供应的无缝搭接。三航新能源充分 利用“风华号”天生性能的优越性,不断总结、不断提炼、不断优化,让“风华号”分体安装平台成为海上风电建设施工领域又一利器。
自航可持续作业是未来海上风电安装的趋势,过去三航新能源建造的非自航工程船舶,都是靠拖轮辅助或是甲板绞车抛锚定位完成移船。而“风华号”的先进之处就在于自带动力。除了艉部设置两台1470千瓦全回转螺旋桨外,艏部也增设两台800千瓦全回转螺旋桨。4台螺旋桨同时运作,航速可达到8节,不但大幅增加推进力,而且行进中船舶艏、艉方向可即时互换,进退自如。动力系统与DP1动力定位系统结合后,能自行完成船舶定位和移船。
在去年10月并网的江苏响水近海200兆瓦海上风电场,三航新能源“风华号”不负众望,完成了响水海上风电场项目最后一台风机的安装任务,助力目前国内在建最大海上风电场风机安装工程的圆满收官。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如期完成得益于“风华号”采用国内最先进、额定载荷最大的液压式升降系统,在桩腿站定状态下,可控制平台升降,而在平台漂浮状态下,也能控制桩腿升降,从而达到收放自如的目的。四根桩腿脚掌撑地如定海神针,不动如山。高性能DP1动力定位系统,免去抛锚定位,让进点定位精准高效;无需拖轮拖带,让场内移位更是轻松快捷。独特全回转绕装式起重机,保障甲板最大可用面积;1000吨、360吨主、辅吊机相互照应,风机部件翻身抬吊安全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