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业零补贴才能迎来爆发?
光伏业零补贴才能迎来爆发?近日西半球的一家企业在全球光伏行业中引起了轰动,那就是德国唯一的一家光伏巨头SolarWorld宣布破产,而颇为讽刺的是SolarWorld正是近年对华进
近日西半球的一家企业在全球光伏行业中引起了轰动,那就是德国唯一的一家光伏巨头SolarWorld宣布破产,而颇为讽刺的是SolarWorld正是近年对华进行双反的主导企业。
2011年10月18日,德国SolarWorld美国分公司联合其他6家生产商向美国商务部正式提出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申请,2012年7月24日,以SolarWorld为首新成立的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EUProSun),针对“中国光伏制造商的倾销行为”向欧盟委员会提起诉讼。还不到5年的时间,这家巨头却倒在双反期间。
反观国内,经历了一轮井喷式行业爆发后,光伏行业迎来了持续调整,而国家补贴退坡正是高悬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之一。
这两者从表面看来均与光伏行业的投建成本息息相关,为此笔者与国内太阳能代表企业拓日新能高层进行深入沟通,却得到了与外界普遍谨慎悲观情绪不一样的观点。
一、 应正确看待补贴退坡机制,成本控制好的企业将受益
去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调整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自2017年1月1日之后,对我国三类电价区的光伏发电标杆电价再度进行调整,降低后的电价水平分别为I类地区0.65元/千瓦时,II类地区0.75元/千瓦时,III类地区0.85元/千瓦时,比2016年电价每千瓦时下调0.15元、0.13元、0.13元,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不作调整,仍为0.42元/千瓦时。对此,拓日新能董秘杨国强表示未来补贴下降趋势明显,对光伏行业肯定会影响,离开国家补贴当前大部分企业会出现成本倒挂。
杨总同时指出国家补贴退坡机制还是有节奏的,并没有按行业最低的成本和最高转换效率来测算,而是按照平均水平适度下调,为行业企业特别是优于同业的企业留足空间。以拓日新能为例,2013年至今电站建造成本下降40%以上,当年1瓦9元的成本现在降至5-6元左右,而同期电价分别从1元、0.95元、0.9元降至今年630后执行的0.75元、0.65元、0.55元,成本下降幅度仍高于电价下调幅度。
据介绍,拓日新能是于2002年注册成立、国内最早太阳能企业之一,2008年2月上市成为首家登陆国内资本市场的纯太阳能企业,是国内最早依靠自主研发同时生产非晶硅、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芯片的企业。全产业链布局,使其拥有太阳能电池行业最全面的技术,以及持续优化的成本控制。
拓日新能深圳生产基地与屋顶电站,2006年度住建部全国首批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
据杨总介绍,成本下降来源于多方面,一是原材料下降、二是技术革新带来的成本下降,这是全行业都受益的,而对于拓日新能还有重要的两点:装备技术制造能力,以及全产业链的成本控制。
拓日新能具有强大的设备制造能力,能自主设计和制造100%的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设备和80%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生产线设备,多项装备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不依赖进口就能快速实现生产线的上线及升级,从生产源头实现了成本管控。
全产业链的成本控制最佳体现在光伏电站的投建方面:投建光伏电站的两大成本构成,一是组件、光伏支架等硬件设备,60%以上均采用拓日新能自行研发、制造的产品;另一部分是施工成本,拓日新能团队已实现从施工、设计到运维全部自行完成,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并且有能力对外承揽epc工程,成为利润新的增长点。
二、 成本倒逼技术革新,0补贴平价上网将引来行业爆发
杨国强表示,补贴退坡表面是成本,实际是倒逼光伏企业提升技术水平,长期依靠国家补贴的模式不可持续。降低成本,首要的是技术革新。
引领拓日新能前进的创始人陈五奎董事长,正是国内太阳能全面技术把握最好的权威专家之一。陈五奎亲自带领200多人的研发团队,常年投身于太阳能各领域应用的研发与实践,保持与行业发展的潮流同步甚至领先。2016年度拓日新能内新增专利84件,累计授权专利269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3项。
深圳研发大楼70KW非晶硅光伏电池幕墙,2009年度住建部光电建筑示范项目
公司还承担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教育部、财政部、建设部、工信部等七部委的研发产业化项目,产品列入了2006及2012年度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多次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和深圳市科技创新奖。去年三个生产基地同时获得所在省份的省级研发中心称号,是公司深厚的研发实力集中体现。
行业专家预计5-10年内国家补贴将退出历史舞台,真正实现0补贴的平价上网,杨国强认为届时将把太阳能供电放到与其他供电形式同台竞技的大舞台,既给光伏行业带来挑战,更带来巨大的行业机遇,因为补贴的取消也意味着指标限制的放开以及应用场景的拓宽,只有放开限制的行业才能带来真正的行业爆发增长。
如果说2013年前后那一轮受益于补贴政策的井喷是泡沫式繁荣,那下一轮就将是真正的繁荣,届时像拓日新能这种精耕十余年全产业链,对上下游成本的控制以及协同效率更优,不断追求技术创新的企业,更能立于不败之地并占据先机。
三、 小步慢跑,稳健增长才能赢下马拉松长跑
既然拓日新能在行业经验、成本管控、技术创新等方面均有着自身优势,为何在规模上一直未能做大,甚至被同期对手及后起之秀在规模上赶超?
对此,杨国强多次提到拓日新能的特点是“小步慢跑”:不追求规模,而是追求企业健康运转,在持续盈利、风险管控、技术领先等方面做到稳打稳扎,让企业长期健康地发展。
这种外界看似保守的风格,正是拓日新能历经光伏太阳能行业十余年风雨历程中,形成对行业的理解。
杨总表示,光伏行业是日新月异的行业,这不仅体现在技术上,还在政策、市场上表现尤为明显,今年的新技术过两年就被淘汰,如果在某单一领域大力投入,恰好遇上机遇确实能实现短期倍增,但万一没赶上风口或过两年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都会使企业面临崩盘风险;而政策方面一有补贴就一窝蜂抢建,这些一拥而上的短期行为,除了风险以外,还导致泥沙俱下造成行业资源浪费。
因此拓日新能选择的是求稳踏实发展的路,策略是要跟上行业水平,但不追求单一领域做到行业第一,因为光伏行业随时面临调整,太侧重某一方面很容易出现系统风险。
从行业企业对比来看,拓日新能虽然在规模上不占优,但负债率为同业较低水平,毛利率也位于前列,2016年当年净利润增长处于领先,企业的发展既稳健又值得期待。
杨总指出,拓日新能作为首家上市的太阳能企业,这种发展之路跟创始人理念密不可分,正因经历了十余年来行业的潮起潮落,以长久可持续经营为目标,公司认为对于光伏更长远的发展未来,现在只是起步阶段,谁能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
四、 融资进退有度,业绩释放股东将长期收益
拓日新能“小步慢跑”的理念体现在其风控上。
杨国强介绍,2016年应收账款7亿,其中大部分还是国家电站补贴,相比其他企业可达十数亿甚至数十亿的放账、并且还有所谓双经销的左手倒右手做大业绩的现象,拓日新能并不做此类表面虚荣的文章。
据财务总监余总介绍,相比这些做财务文章的企业而言,拓日新能收入规模不大,净利润绝对值也不算太大,但这是全产业链近30家公司各自收支抵消的结果,因此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是实实在在的净利润。
在融资方面,对已有电站20亿的投资里只有4亿是融资,因此无论是现有电站资产盘活,长期借款增量,定增还是设立股权产业基金,未来可动用的融资手段较为丰富,超过20亿元的融资额度可供使用,要实现新投建2-300MW电站的启动资金并无问题。
在分红方面,拓日新能愿意与股东共同分享利润,一方面与其股权结构分不开,创始人家族拥有45%以上的高持股比例,另一方面也与企业稳健发展对未来的可预期分不开。
2014年-2016年每年均分红超过3000万,三年净利润总计超1.5亿,累计分红超9000万,分红比例达至60%以上。
未来随着新电站投建业务的逐步运营,作为至少25年运营期限的长期稳定收入来源,加上全产业链的多点开花,未来股东将享受更多企业发展带来的收益。
五、 全产业链布局后劲显现,剑指“综合电力运营商”
过去拓日新能主要是组件、应用品、玻璃等产品销售,现在则是产品销售与电站投建运营、EPC工程多点开花、将来还将向综合电力运营企业发展。这正是由于多年来积累的全产业链布局,使得拓日新能在光伏行业各链条都显得游刃有余。
在电站建设方面,拓日新能计划未来建成并运营总规模1GW的电站,2016年年报显示已实现并网240MW地面电站,未来每年新投建150-200MW,在3-5年间实现该目标并投入运营,预计将带来每年4-5亿元净利润。相对于不掌握核心技术的财务投资人,拓日新能作为全产业链布局的产业投资人,在系统优化、发电效率提升、成本控制都有明显优势,因此体现在发电效率高、成本控制好,发电毛利率57%-62%,在同行业对比中发电量处于领先水平。
定边二期110MW光伏电站
去年大幅增加6倍的EPC项目将是未来重要增长点之一,EPC工程能保持30%以上的毛利率,一方面是方案设计与施工经验的成熟,另一方面是施工过程中组件、光伏支架等产品直接带入,既带动产品销售,又实现较优的成本效率比。
分布式将成未来另一增长点。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行业机遇大家都有目共睹,但我们更因先从风险与问题出发去思考。杨国强指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几个问题:1、屋顶资源,产权不明晰,电站和屋顶产权不统一,屋顶容易改变物权,对于稳定25年使用存在不确定性,巨额投资容易受限;2、分布式成本较高、规模效应差;3、运维成本很高,融资能力低;4、面临高空作业、防灾防风等要求更高。因此拓日新能对于分布式的策略,一是通过EPC承接各类型分布式项目,另一则是直接投资持有大型的分布式电站,目前也有分布式的并购计划,预计未来将占电站建设的10-20%。
另外在光伏扶贫、农光互补方面,与其他打着“光伏扶贫”、“农光互补”旗号、其实意在补贴的企业不同,拓日新能正做实实在在的投入。目前正在试运营的项目中,已取得了可喜的农作物收成成果,杨总除了邀请我们届时品尝下辣椒、枸杞、菜籽油和冬枣等自家作物外,还介绍,此类项目的光伏支架需要比寻常高出80%,这也得益于拓日新能研发制造的光伏支架以及施工技术,如试点顺利,未来数十万亩的电站用地将产生可观的农业收益。
农光互补、光伏扶贫电站工程
此外,利用扶贫县的扶贫政策,结合光伏电站25年稳定收益的特点,拓日新能已开创一条崭新的精准扶贫之路,各种“光伏+”的创新模式已获得一些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拓日新能在陕西澄城推进的脱贫攻坚新模式、新经验登上2017年3月27日《陕西日报》头版头条,公司在采煤沉陷区推进建设精准扶贫电站,未来25年给当地几百名贫困户每年不低于3500元的收入,不仅给给当地贫困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国家脱贫攻关政策继续添砖加瓦!
随着投建运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及行业未来面临的洗牌,拓日新能还将有望通过代运维模式,替已有电站做效率优化和提升,届时将通过积累多年的全产业链优势,在电站资源日益稀缺的趋势下,进一步整合更多资源。
在建的光伏大棚项目
而未来除了上述主要业绩来源之外,在保持传统的太阳能组件、玻璃、太阳能应用品等销售同时,拓日新能还将进入售电业务,目前已成立新疆售电公司,将来将通过售电公司把除了太阳能之外的其他新能源电力对外进行销售,实现售电业务的增收与盈利。
拓日新能十几年积累的全产业链优势正在逐步释放,这一优势也得到了多地政府的支持。为响应深圳市政府援疆,拓日新能在喀什成立分公司,并在当地投建电站、招聘维族工人,同时在青海、陕西等地设厂、投建电站,并受到当地政府的欢迎与支持。而喀什是“一带一路”境内最后一战,这里设立桥头堡,有利于立足于此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目前已与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沿线国家有合作计划,一旦“一带一路”相关政策落地,西部建厂的产品将通过此桥头堡以更便利的条件,打开西线一路市场。而在一带沿线,不排除未来在印度设厂的可能,与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有达50MW的项目在深入洽谈。
结语
当外界一片看空的背景下,我们是人云亦云地与机会擦身而过,还是深入考究去了解该行业何去何从?也许在这当中能找到低位建仓的好机遇。能发现更多优质的企业与更值得参与的行业机会,也是千亿CLUB一直追求的目标,也希望几年后回首看此文,我们有的是收获的喜悦,而不是错过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