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港口企业走出去 完善海上丝路港口布局
支持港口企业走出去 完善海上丝路港口布局海运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运输方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港口是“一带一路”战略的
海运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运输方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港口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港口行业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有着独特优势,发挥着“先行官”的重大作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港口大国,全球货物吞吐量前10大港口中,中国占8席,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前10大港口中,中国内地占6席。中国建立了完善的港口标准化体系,积累了港口工程建设、投资、经营的实力,拥有资本、管理和人才优势,具备对外投资的基础实力。
我国港口行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就
1.中国港口企业海外投资运营港口取得初步成功
集装箱码头的投资成就。中国的对外集装箱码头投资主要是由中远海运集团和招商局集团完成的。2015年,中国远洋海运港口公司下属码头完成9640万TEU,位居世界第一,招商局港口公司下属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366万TEU,居世界第二。中远海运集团和招商局集团海外扩张实现了初步的成功,这体现在:一是海外集装箱码头生产大幅增长,招商局集团科伦坡港码头、中远集团比雷埃夫斯港码头均已发展成为区域吞吐量领先的枢纽港。二是良好的财务回报,两家港口上市公司财报显示海外扩张已经开始产生良好的现金流。三是企业实现本地化发展,融入当地社会。招商局港口公司的海外投资企业中,本地员工占比超过90%,为当地创造数千个优质就业岗位。四是中国的投资主体间逐步形成了较好的合作氛围,如2015年9月,中远集团、招商局集团和中投公司组成联合体,以9亿美元收购土耳其伊斯坦布尔Kumport码头64.5%的股权。海运企业联合国内金融企业一起出海,发挥了海运企业的专业管理优势和金融企业的资本优势,为今后“一带一路”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思路。
散货码头的投资成就。对散货码头的投资主体较多,在对外投资散货码头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当地企业之间的良好互动,既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又积累了对外投资散货码头的经验。例如,烟台港集团、魏桥创业集团、韦立航运集团和几内亚当地企业的成功合作,建立起了铝土矿开发、港口输出、海运、港口接卸、加工产业链。
2013年中国宏桥集团有限公司、新加坡韦力国际集团、烟台港集团、几内亚UMS公司组成联合体(赢联盟),共同开发几内亚博凯地区铝土矿,先后投资2亿美元,顺利完成了多功能重件码头建设、矿山开发及营区建设、海上物流通道建设等各项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即实现了首批铝矾土矿石装船外运,打造了一条从几内亚矿山到国内终端厂家用户、集多式联运为一体的完整铝矾土矿“全产业”链条。该项目有效促进了几内亚铝矾土开发,带动了博凯地区民众就业,密切了中几两国物流运输,实现了双边矿业合作的互利共赢。同时“赢联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矿区民众援建卫生所、援赠太阳能路灯、粮食。
2.中国港口行业在一带一路的多种参与
中国港口工程建设企业、勘察规划设计企业、港口机械制造企业等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建设中拥有一席之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是中国交通建设集团。
中国交建是世界最大的港口设计建设公司、世界最大的疏浚公司、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起重机制造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公司,2016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110位,位列全球工程建设领域最权威的《工程新闻记录》杂志(ENR)发布的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排名第3名,居中国上榜企业第1名。截至2016年,中国交建共在海外建设深水泊位95个,出售集装箱桥吊754台。
中国交建开展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参与主编行业标准,在境外推荐使用中国标准实施项目,推动国内技术和标准国际化,目前开工项目中使用中国标准的港口有:中缅原油工程-管道码头及航道、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一期、莫桑比克贝拉渔码头重建;苏丹萨瓦金港项目、吉布提ASSAL盐湖盐业出口码头、苏丹牲畜码头一期水工项目。
中国港口行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经验
1.走出去的收获
发挥中国港口业资本、管理和技术优势,投资新兴国家的港口,长期投资回报丰厚,实现中国与所在国互利双赢。港口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价值持续增加,不仅获得经营回报,同时获得资本溢价。中国港口行业通过走出去发展,可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难题。对海外广大施工企业,从工程承包进入投资经营领域,拉长了价值链,可获得更高回报。
当前中国港口企业走出去,以中远海运集团和招商局集团两家中央航运企业为主,它们均设立了专业的国际性码头运营公司,历年经营业绩稳定,实力不断增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刘云山和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港口合作,先后访问上述码头或参加项目签字仪式,充分肯定了中国港口走出去的建设成就。
海外投资港口有助于完善中国海运网络,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通过中国海外投资港口,中国海运、物流企业获得了进入当地市场的便利条件,扩大中国与投资国的海运互联互通。
在海外关键通道、资源能源来源地投资港口,有利于中国提高资源、能源物资进口供应保障能力。通过中国在这些重要节点的投资,能够掌握相关国家市场和社会信息,并发挥影响力。
部分海外港口投资项目创新发展模式,打造“港口+工业园”模式,带动产能合作。在中国港口发展过程中与临港经济互相促进,极大地提高了港口效益,促进了经济发展。中国已形成的各类临港经济发展政策和模式,如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取得了良好政策效果,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这些发展经验也是后发国家所急需的。通过港口带动临港产业,最终可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
2.走出去的经验
完善管理制度和信息系统,实现国际化扩张,本地化发展;仅派出极少数国内人员,大量使用当地人力资源,带动当地就业,融入当地社会,受到了投资所在国欢迎,也节省了对外投资的成本。
中国许多大型港口企业都建立了专业化的信息系统和规范的管理制度,有些企业还自主研发信息化系统。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培训海外员工接受中国企业文化,实现低成本的规模化扩张,并吸引各地的优秀技术、管理人才进入集团。
港口企业走出去后结合中国和所在国合作伙伴优势,实现了与当地合作伙伴的互利共赢。中国港口企业优势在于资本、管理和技术,但是对当地社会风险的掌握和控制是薄弱环节,而大多数海外港口投资项目中的当地合作伙伴,一些是当地政府机构,一些是当地企业,他们熟悉当地政策环境和风土人情,便于企业落地生根。通过合作伙伴,中方企业利益与外方更紧密地联合在一起,降低了政策风险。
通过港口投资带动施工企业、机械装备企业共同出海,保障了工程效率,相关方获得更大收益。中国港口工程建设施工企业效率领先,质量过硬,海外施工经验丰富。中国港口机械装备企业在海外市场也有着较高的占有率。通过港口投资,整合中国港口投资经营企业、工程建设企业和机械装备企业的能力,降低了项目成本和风险,提高了效率。
“一带一路”港口联通构想
1.集装箱码头联通构想
全球集装箱码头的投资、经营是开放、竞争的,中国港口在21世纪丝绸之路的投资、合作面临国际集装箱运营商的竞争,能否成功实现海外扩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业判断和企业家精神。
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各区域分析显示,中短期内对港口需求增长最大的区域是东南亚和南亚经济体,中国港口行业的资本、管理和技术优势与这两个区域的需求相匹配,能够实现互利共赢。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制造业转型升级,低端产业向国际低成本地区转移的大环境下,港口行业跟随产业转移、新兴经济体发展的趋势,在东南亚、南亚等区域大有可为。
在西亚地区,六个海合会成员国经济发展较快,对港口的需求将保持增长,但该地区资本相对充裕,对外商投资限制较多,在中短期,合作将以工程项目为主。伊朗、伊拉克两大区域经济体在摆脱了政治性因素的限制,重返国际市场后,对港口、国际资本、管理和技术需求较大,有望在中短期内成为西亚地区港口投资经营的对象。
在中东欧地区,波兰等少数经济体增长较快,具有潜在的集装箱码头需求,由于其与最主要贸易伙伴西欧的陆上和内河国际交通运输网络发达,海运的优势相对较小,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分析。巴尔干半岛距离欧洲腹地较近,具有发展成为欧洲门户港的潜力,但是这些国家目前大部分没有加入欧盟,后方集疏运条件也相对滞后,短期内发展集装箱码头的条件有待进一步观察。
2.专业化散货码头联通构想
专业化散货码头包括专业化油气码头和专业化干散货码头。由于资产专用性特征,专业化散货码头的建设与特定产业关系紧密。大多数专业化散货码头在选址布局、建设规模、生产调度、安全环保监管等方面专用性极强,港口投资建设运营需要融入产业链。
石油、液化天然气是全球最重要的海运贸易货物,2015年,西亚地区约占中国进口油气的50%,东南亚地区约占中国进口油气的3%,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占到中国进口油气资源的53%。油气出口港口作为油气开发项目的必备设施,绝大多数在油气资源国国有企业的掌控之下,油气出口港根据项目需要在建设时机、布局选址、后方储运系统、生产调度和安全环保监管环节上与油气项目高度关联,很少被作为独立运营主体。因此,中国港口投资运营企业在国际油气码头领域海外扩张的优势资源并不充分,投资合作机会不大,但是在油气码头工程建设环节,中国施工企业有市场机遇。
专业化干散货码头的性质与专业化油气码头类似,但是由于货物属性和储运方式的不同,其资产专用性弱于专业化油气码头。即专业化干散货码头可以与特定矿产资源项目适度分离,面向多个客户,但是对于在特定区域内矿产开发配套的港口,资产专用性同样较高。中国资源、冶金企业已经在海外获取了大量矿产资源,并且逐步进入开发运营阶段。港口是矿产资源出口的关键环节之一,港口企业与资源开发企业优势互补,存在合作空间。
中国港口企业在专业化散货码头的投资经营上同样具备较强的优势,但是受制于专业化散货码头的性质,需要与资源型企业抱团出海,优势互补,走出一条专业化散货码头投资经营的可行之路。
推进思路与措施
中国港口行业具备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实力和优势,港口企业走向海外,促进了中国港口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港口行业企业在海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积累了丰富经验。港口行业走出去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顺应了中国经济发展和战略需求,实现了国家战略和商业利益以及中国利益和所在国利益的多赢。
1.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总体思路
国际港口行业是高度市场化的行业,中国港口企业拥有资本、管理和技术层面的核心竞争力,有能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对少数具有重要外交价值、战略价值的项目,在融资环节可采取援外建设、低息贷款等方式支持建设,但运营环节则应以商业化经营为主。
2.多方施策,推进港口行业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港口行业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有赖于政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并提供支持措施。
第一,确保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发展良好外交关系,开展服务型外交,将促进经贸发展纳入外交的优先任务范围,驻外使领馆积极主动作为,服务驻在国企业和人员。
第二,切实保障海外投资企业和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外交机构职责、人员配置上,加强对海外企业和人员的保障。
第三,促进国际货物贸易、人员往来和投资的便利化,避免双重征税,积极签署双边、多边贸易、投资、税收协定。
第四,建立公平的争端解决机制,利用中国香港特区法律体系比较完备、广受国际社会认可的优势,推动香港成为服务“一带一路”的法律纠纷处理中心。
第五,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政府及港口行业高层管理人员开办高级研修班,提升港口管理、规划能力,贡献中国港口发展经验,推广中国模式、中国标准。
向沿线国提供港口管理和规划技术支持。选拔派遣中方管理和技术人员为相关国家港口和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第六,提供融资支持。通过亚投行、新开发银行、海丝基金等机构设立港口投资支持项目(专项),提供专业化的融资服务。
第七,推广经验,防范风险。选择合作规范、经营良好的项目、企业,推广经验,防范风险。(■刘云中 金明)
上一篇:共享电单车带来的全是机遇吗?
-
内蒙古建成中国“风电三峡”蓝图2024-08-16
-
生物质能源产业规模趋大 弥补现有能源结构不足2024-08-16
-
欧盟计划加强地区合作促进新能源投资和创新2024-08-16
-
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将出台 多类企业蜂拥而至2024-08-16
-
中国重拳“治霾”任重道远 总体环境状况堪忧2024-08-16
-
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将出台 多类企业蜂拥而至2024-08-16
-
2014年巴西清洁能源投资同比大幅增长2024-08-16
-
能源互联网行情持续发酵 重视国企改革投资主线2024-08-16
-
上能集散式光伏逆变器再获殊荣,业内首款通过中国效率认证2024-08-16
-
“中国地热网”正式上线运营2024-08-16
-
2015第七届中国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9月在济南举办2024-08-16
-
农业部1亿美元投资推动美国生物质能发展2024-08-16
-
上海881家企业被列入环保“黑名单”罚款逾5000万元2024-08-16
-
粉煤灰利用的突破创新 恒达重塑企业环保新形象2024-08-16
-
“十三五”地热能开发 将拉动投资2600亿元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