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经济走廊:中国能源安全战略新支点
中巴经济走廊:中国能源安全战略新支点上个月,中巴经济走廊联合贸易车队首次成功从中国新疆喀什抵达巴南部的瓜达尔港。这标志着中巴经济走廊实现初步联通,中巴经济走廊“一走廊,
上个月,中巴经济走廊联合贸易车队首次成功从中国新疆喀什抵达巴南部的瓜达尔港。这标志着中巴经济走廊实现初步联通,中巴经济走廊“一走廊,多通道”的理念正逐步成为现实。
自2013年提出概念以来,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旗下重点建设的贸易通道,融合铁路、公路、油气管道以及沿线基础设施建设为一体,不仅是“足以改变巴国家命运和世界格局的工程”,更成为我国应对能源供应风险、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关键节点。
首先,中巴经济走廊的能源运输管线已经成为我国能源供应“向西看”、实现能源供应、立体“海陆网”的关键节点,将大大缓解“马六甲困局”给我国带来的能源运输安全风险。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目前我国超过60%的石油消耗依赖于进口。为降低能源进口风险、避免受制于人,近年来我国已尽量将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但我国能源运输仍极度依赖海运,且海上生命线受困于马六甲海峡这一关键区域,这给我国能源安全保障造成了极大被动。
为此,我国已经积极行动、努力“向西看”,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陆上通道主要包括四个方向。第一条是哈萨克斯坦到我国新疆阿拉山口的中哈石油管道。该管道2006开始投入使用,年输油量2000万吨,可解决我国原油6.7%的缺口。第二条是孟加拉湾至我国云南昆明的中缅油气管道。该管道2015年已经建成并开始输油,年输油量2200万吨,可解决我国原油7%的缺口。第三条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到我国黑龙江大庆的中俄石油管道。该管道一期年输油量在1500万吨,2011年已正式投入运行,二期年输油量也为1500万吨,目前在建,计划2018年投入使用,预计共能解决我国石油缺口的10%。第四条,也是目前最关键的一条,是由瓜达尔港至我国新疆喀什的中巴石油运输管道。这一管道路线地理位置优越,是贯通“一带一路”的关键枢纽。其南端起点瓜达尔港离印度也比较远,相对而言较安全,距离全球石油供应的主要通道霍尔木兹海峡大约400公里,中东石油通过其从陆路进入中国新疆,将比绕经马六甲海峡的石油运输航程缩短85%,经济成本将更低。
其次,从国际能源合作的角度来看,中巴经济走廊是我国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的前沿阵地。我国电力技术和新能源开发技术较为成熟,已经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全面合作。而巴基斯坦长期受困于能源短缺、电力紧张等,对经济发展形成较大掣肘。中巴能源合作不仅对于保障彼此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可为经济走廊建设奠定基础。
最后,中巴经济走廊已成为实施我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能源战略,沟通我国在中亚和南亚地区、国内和国外两个能源网互联互通的枢纽。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通道将再次激活新疆地区的能源产业,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我国与中亚国家建设的天然气、原油管线也经过喀什等新疆地区。这些线路与我国积极同中亚国家推进的其他能源线路管道一起,构成巨大的能源输送网络,为我国构建西部能源网,实现整个能源进口陆海立体化统筹打下了基础。中巴经济走廊对巴基斯坦乃至整个地区而言,都将是“改写游戏规则”的项目。
中巴经济走廊规划的顺利推进,对于完善和补充我国能源安全战略具有重要的支点意义,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复杂多样。
首先是巴国内政治风险。一方面,巴基斯坦政府的掌控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巴国内各省各派别存在经济利益之争,党派与民众之间的冲突从未停止,军方和政府也在不停争夺项目工程和军事安全的主导权,导致出现走廊路线之争,最终达成“西线”和“东线”都在内的“多线”并进的折中方案。其次是走廊沿线的安全风险。恐怖主义的威胁、伊斯兰叛乱武装活动,以及分离主义势力的干扰,对走廊建设和后期维护造成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和成本。再次是地区大国的干扰。最后,中巴经济走廊还可能面临资金、安全、协调困难、国际地区形势变化以及政府更迭影响、重大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的影响等困难和挑战。
因而,在走廊项目推进过程中,应当清醒认识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并做好相应预案和保障,尽可能地将危害控制在最低范围内,才能使走廊建设在战略规划上更从容,项目实施上更有效。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