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否领导国际气候治理
中国能否领导国际气候治理近期,围绕中国到底是不是国际气候治理的领导者这一问题,中国的学者、专家及国际人士正在展开一轮富有价值但众说纷纭的讨论。重新定义中国在气候外交方面的国际角色,
近期,围绕中国到底是不是国际气候治理的领导者这一问题,中国的学者、专家及国际人士正在展开一轮富有价值但众说纷纭的讨论。重新定义中国在气候外交方面的国际角色,成为当务之急。
在国内,近年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行动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在国际层面,虽然中国在引领国际气候秩序方面取得了与哥本哈根相比的华丽转身,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似乎仍是一位“不情愿的气候领袖”、一位“时势造出的英雄”。
随着《巴黎协定》的达成,这种国际—国内之间的身份分裂问题看似迎刃而解:中国对国际气候新秩序的确立功不可没,已一跃成为毋庸置疑的国际气候行动领头羊之一。不过,特朗普的意外当选在国际气候治理的舞台中心开凿出一个巨大黑洞,过去数年间气候进程的集体领导模式恐将难以延续。气候竞技场上发挥最稳健的中国,自然被外界期盼能承担更多的领导责任。
对此,中国官方的表态虽然强调了延续国内气候行动的决心,却刻意绕开“领袖”一词。官方的主流观点是,中国应该埋头做好自己,这便是对国际气候治理的最大贡献。
诚然,中国坚定贯彻国内政策,对全球减排举足轻重。同时,中国的气候变化行动是基于解决空气污染等问题的坚实的国内需求,但减排的“内需”不应让中国甘于气候外交的“内敛”。时势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的预期已经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中国需要在做好“家务事”的基础上为国际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这不仅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需要,也是中国千载难逢的机遇。在特朗普当选、传统气候行动“引擎”熄火这一气候变化国际政治改变的背景下,中国需要的是气候外交、话语体系的新思维,以及对这一领域的实质战略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