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污染、骗补!这样的黑锅,光伏背不起!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16-10-08 09:10:11
热度:

污染、骗补!这样的黑锅,光伏背不起!最近一篇“光伏,也许一直都是一场骗局“的网文在微信上流传,文章作者连真实姓名都没有表露,署名”随水流年&ld

最近一篇“光伏,也许一直都是一场骗局“的网文在微信上流传,文章作者连真实姓名都没有表露,署名”随水流年“。就是这样的一篇网文竟然得到银行界和普通民众的大量点击,证明光伏的确受到大家的高度关注,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大家的环保意识在提高。文章提出一个似是而非的标题,冠以“也许”,但是整片文章都是在讲述一个作者想象中的光伏。在光伏电价调整的时期,一个专注股票的公号发出这样一篇文章,其中列举的光伏相关股票都是港股,耐人寻味。相信很多银行和租赁公司现在市面上能找到的符合条件的资产不多,光伏算朝阳产业列为重点关注,因此对文章所描述的情况尤其着急。对此,我们作为专业研究人员想对投资人说,不了解情况没关系,不过被忽悠就危险了。人家只是想二级市场通过媒体放大消息来搞短线,这在煤炭行业屡见不鲜,煤炭股票涨,煤炭企业大亏最近相映成趣。

关于光伏的各种“锅”其实一直如尼罗河一般定期泛滥,我们本身对反驳这些消息没有动力但有责任。下面,我主要讲解最流行的几个锅。我会用尽量通俗的描述来讲解。

光伏制造业是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

光伏所发的电量跟生产它的电量差不多,不低碳?

光伏拿了很多补贴,光伏企业占了大便宜?

光伏发电数据造假吗?

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

光伏制造业是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

光伏所发的电量跟生产它的电量差不多,不低碳?

光伏面板的主要原料是“硅”。这是地球上储量仅次于碳的第二大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光伏使用的多晶硅来源就是沙子,本身不会污染环境。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通过一系列的化学生产变成多晶硅。很多人一听化学生产就觉得肯定污染特别大,其实化学生产的排放物本身就是一些化学品,是有价值的,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中国开始搞多晶硅生产的原动力就是硅材料价格极高,成本40美元/公斤被卖到400美元/公斤,比贩毒还赚钱。市场经济下,需求刺激供给,大量多晶硅企业上马生产(其中有极为精彩的故事,以后有时间再扒)。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只顾拼产量,对回收副产品、节约成本等手段毫不关心。好景不长,因为太多多晶硅企业在同一时间开工,供给突然暴增,随后就是价格暴跌,从400美元/公斤跌到15美元/公斤。小的多晶硅厂马上垮掉了。大的多晶硅厂面对如山的成本压力,拼命降电耗,回收副产品,循环用水(水价非常贵)实现闭环生产。大家对环保局失去信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大家要对残酷的市场竞争有充分的信心,最终解决多晶硅电耗和闭环生产的压力是来自市场,比什么都灵。不降电耗,不回收副产品,成本降不下来,那企业就只能去死。

到现在,现有多晶硅生产综合电耗小于80千瓦时/千克,多晶硅项目水循环利用率高于95%,晶硅电池组件项目平均综合能耗小于6万千瓦时/MWp。通俗的说,生产每千瓦光伏组件的耗电,该组件发电一年就能完全回收,剩下24年发电都是增量(光伏组件寿命25年)。那些认为利用煤电生产光伏组件,组件自己发电量也就等于生产耗电的朋友可以放心了。

最后再说一点耗能的问题。大家对点金术都非常向往吧,现实中冶炼黄金非常耗能,只是因为黄金很值钱,众人都不觉得炼金的耗能有什么问题。但是一个炼金厂的能耗总是高于其他厂家,也是会亏损倒闭的。因此对于耗能,我们正确的判断方式应该是与世界同类行业的平均水平做比较,而不是说生产一样产品,能耗非常高,就认为其是高耗能而觉得不值。中国光伏组件的生产水平已经达到全球中等偏上,根本不能算是高耗能行业。至今未摘帽子,原因仍然是政府行政管理跟不上市场变化。

是否低碳的问题,是附着在光伏组件生产用电和全生命周期发电量这些基础条件上的,现在看来毫无问题,妥妥的低碳能源

第三个问题:光伏拿了很多补贴,光伏企业占了大便宜?

我从国外政府对光伏的态度,社会成本等方面给大家算算,光伏的补贴到底值不值。

2015年,光伏发电量全年是392亿度,按照每度电平均补贴0.55元计算,补贴一共是大约215亿元。乍一看,好多钱啊。但是大家知道支付煤电脱硫脱销的补贴一年是多少吗?脱硫加价标准为每千瓦时1.5分钱,脱硝加价为1分钱,除尘加价为0.2分钱,累计0.027元/度,全国煤电一年共补贴了1100亿元。这还不算完,为了治理雾霾,2014年,北京市政府宣布,要投入7600亿元治理雾霾,而且王安顺市长表示“为了到2017年能够天蓝、水清、地绿,投资一万亿元都值得”。一万亿够全中国所有可再生能源补贴至少10年。大家觉得煤电便宜,是因为煤电没有支付足够的环境成本,但是雾霾等环境成本不会消失,只会平摊到所有人身上。给光伏发补贴的目的是支持其快速成长,将来它就不再需要补贴,这一天很快了。这次格隆汇拿来做文章的不就是光伏电价的大幅度下调嘛,电价下调的原因也是技术进度带来的成本下降,特别这样的进步抵消了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上涨,电价依然能够做到下降。业内的共识是快则3年,慢则4年,光伏就不需要补贴了。

再说说国外,光伏补贴从德国开始,除中国之外,美国、日本迅速跟上。难道德国、美国、日本政府都疯了吗,补贴一个不靠谱的产业?特别是美国在页岩气革命的前提下,光伏装机已经连续3年世界前三名了。Tesla这样的企业,还指望通过光伏打造全新的能源体系。移民火星靠不靠谱单说,但是真到了火星,能指望的电力供给也只有光伏。全球能源署是全球化石能源研究最重要的机构,是OECD组织下属单位,目前也继续扩大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能力。中东的酋长们出钱搞了一个全球可再生能源署,他们自己石油多了去,难道闲的没事搞可再生能源吗?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查资料,深入研究一下,不要被误导。

第四个问题:光伏发电数据造假吗?

现在光伏的补贴是根据其发电量来支付,电网企业来计量,上网电量无法作假。同时,国家电网直属单位中国电科院建立的“国家光伏发电公共数据平台”就是为银行朋友们解决整体电站发电能力监控等问题的。

下面再说一下金融机构自己的问题。我曾经帮四大国有银行中的一家写过分析报告。其中,他们银行提出一个问题是,国内金融服务新能源产业的主要不足和困难。我相信这也是大多数银行在面对新能源行业时内心的问题。我贴在下面供大家参考吧,建议是根据自身情况提供的,没有普遍性,就不在这里贴了,有需要再研究吧。

1.新能源产业变化较快,传统银行业学习能力较弱。不同于传统能源行业,新能源发展快、变化快,受政策影响非常大。前一年发展较好的区域,第二年常常出现技术或者政策的重大变化,导致商业模式随之改变。而银行业较其它金融机构更为保守,难以跟上形势变化。

2.新能源参与企业小型化,不仅考察企业整体信用,同时需要考察项目。中国传统的融资模式主要还是考察企业整体信用,更多依赖企业资产担保。但是新能源行业的企业大多为新兴企业,其资产规模有限,难以承担足额的担保。新能源的特性决定了单个新能源项目可以独立,金融机构应更多考虑项目本身的质量,设计对项目的融资。

3.期限错配严重,新能源最需要长期融资。新能源的电力价格由国家统一规定并且20年保持不变,需要与之相配套的金融服务周期匹配。但是目前中国长周期的金融服务仅有政策性银行和大型银行能够提供,且只提供给大型企业。不同于其它行业,新能源一旦投产运行,不再受燃料市场的价格波动影响,其风险大为降低,亟待未来长期的融资服务。

最后,说一点题外话。国庆前2天,北京雾霾又开始令人发指,对于能源的转型,中国其实并不是主动要搞,真的是没有办法。对于中国来说,可选择的并不多。煤炭,不能再多烧了,只能下降。核电,民众压力太大,在谁家旁边建核电,谁跟你玩命儿(一建核电,当地房价完蛋)。水电,开发的差不多了。风电,陆地上,不限电区域的也不多了。光伏,未来如果甩掉补贴,前途不可限量。生物质,国外做的挺好,国内还是有限困难,具体情况参考王志安那篇关于雾霾的调查报告吧。鉴于舆论阵地,我们不去占领,那么谣言就去占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