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中国能源革命重要的方向和组成部分是市场化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16-08-27 15:55:50
热度:

中国能源革命重要的方向和组成部分是市场化中国能源革命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和组成部分是市场化,在市场化过程中,行政之手应当如何发挥作用?在学术界和实践中,都是一个颇具争论性的话题。很多西

  中国能源革命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和组成部分是市场化,在市场化过程中,行政之手应当如何发挥作用?在学术界和实践中,都是一个颇具争论性的话题。

  很多西方国家都是市场经济,政府扮演的角色虽然非常有限,但是却都很重要,特别是在具有社会属性的能源市场中,大部分情况下政府和市场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持的,甚至市场越开放,政府的市场监管越严格。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与壳牌的第三期研究课题——《全球能源转型与中国能源革命战略研究》的首次研讨会上,壳牌的专家认为,市场机制能够为能源体系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但能源的供应有社会属性,必须引入政府监管。他们认为,促进能源行业发展的最有效方式是,由政府设定产业发展的目标,市场应对,同时,政府要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上,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约束企业行为。

  西方发达国家有一些相对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可以给我国提供借鉴。

  1979年至1992年间,英国煤矿所接受的金融支持大约是英国政府财政预算的0.8%,但是当电力市场自由化时,私营化电力行业的经济竞争力明显增强,建立了一个基于市场的体系,但在这个过程中,依然通过种种方式确保它的社会属性没有完全丧失。

  2004年和2005年欧盟碳排放体系刚建立时,欧盟充分考虑到免费配额作用,并设计好相关制度,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促进欧盟碳交易体系作用的发挥。

  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较快,但在产业发展初期,整体回报率比较低,效率也不高,以至于最初投资主要都来自政府,但是后来市场体系建立之后,它的效率就不断提高。

  美国的油气管道非常发达,市场上有很多独立的管道运营商,需求驱动管道建设投资大幅增长,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政府打破市场上的一些垄断竞争,并对价格进行一定的监管。

  英国政府努力做到技术中立,它允许各种技术竞争,公平发展,投资于最有潜力的技术。

  事实上,市场更关注经济上的竞争力,可持续性,利润的最大化;政府更关注的是社会保障、能源安全投资以及环境质量。如果政府的作用减弱,那么能源产业的社会属性也会下降。如果政府的限制过多,可能会导致能源供应活力不足。

  中国的情况与欧美国家相比,有共性也有特殊性,政策在如何支持创新、如何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成熟经验。

  在技术创新上,政府需要引导建立能源技术生态系统,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供必要支持,加速技术创新的进程。在能源技术的研发阶段,政府需要提供资助,或者是提供指导;在示范阶段,政府需要提供试点所需要的软贷款;在应用阶段,要进行政府采购或者公共采购等,最后阶段政府需要提高技术曝光度,进行价格竞争。

  技术创新对于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变革是缓慢的。目前中国传统能源领域中国有企业比例较高,要通过国企改革,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还要打造各类服务平台,为有创新力的企业提供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最关键的一点是,中国能源技术革命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强调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

  中国现在的技术创新,尤其是能源领域技术创新都集中在增量部分,特别是可再生能源领域,这些增量创新在投资支持下,要找到契合的商业模式,在财务上做到可持续。同时,政府不应该过多地投资于将技术推广到市场,应该创立一个平台,将创新者集聚到一起。

  在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上,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某种程度上已出现产能过剩,未来政府要逐渐削减开支,减少并不高效的补贴方式,采取更加巧妙的方式,比如推动创新政策跟定价政策结合起来,使政策关注创新而不是商业化;通过碳定价的方式,防止市场失灵。

  此外,中国的能源产业要向绿色转型,就要把可再生能源融入到能源体系中来。而中国很多的可再生能源都是在西部,能源需求却在东部,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才能够灵活地调度这些能源。值得注意的是,要建立起高效的传输电网或者是管道,要通过政府和市场力量的结合来打破垄断。

  美国有有效的市场机制,也有很有效的政府监管体制,从里根政府之后,所有的公共政策都要开展成本收益分析,中国也要强调政策的有效性,并在政府提供支持方面确保框架的长期性。比如政府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上投入大量资金,随着能源技术的发展,价格的下降,要考虑回收成本。

  总之,中国的能源革命,要构建新的能源体系,一方面要允许足够多的自由,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更多地参与,特别是加强在放开市场之前的政府的预设和管制。有专家建议搭建平台,把政府要考虑的政策支持平台化,用新的发展模式,慢慢减少和引导投入。(记者 张一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