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潍坊高新区:三线城市如何打造全球创新磁力场?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16-08-23 15:03:18
热度:

潍坊高新区:三线城市如何打造全球创新磁力场?作为一个地处三线城市的国家高新区,既没有重点高校,也没有大院大所,创新资源尤其是高端创新资源要素匮乏。如何弥补自身“先天性&

  作为一个地处三线城市的国家高新区,既没有重点高校,也没有大院大所,创新资源尤其是高端创新资源要素匮乏。如何弥补自身“先天性”不足的缺陷?潍坊高新区的决策者们果断瞄准链接整合国际高端创新资源,以此形成推动区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了由科技创新高地向区域创新发展主引擎的转变,使综合实力得到持续提升,在146个国家高新区中已跃升至第23位,并参与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总部在潍坊,品牌和市场却在全球

  7月中旬,《财富》杂志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潍柴动力以第70位排名居于国内内燃机行业之首。

  潍柴动力的强势,几笔海外收购居功至伟。七年前,潍柴拍得法国博杜安的资产和产品技术,迈出了跨国并购的第一步;三年后,潍柴完成了中企在德国最大的一笔投资——与工业叉车制造商和液压技术的全球领先者德国凯傲合作,核心技术直接步入全球领先水平,彻底改变我国高端液压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今年6月,潍柴动力子公司德国凯傲收购德马泰克全部股份并入旗下,成为山东省唯一战略业务覆盖全球的装备制造产业集团,为转型发展培育出了新的增长点。

  潍柴动力的案例仅是潍坊高新区企业吸纳全球智慧的一个缩影。

  丹拿是丹麦老牌音响的制造商,在不久前却被来自潍坊的歌尔声学公司成功收购。作为国内音响业最大收购案,此举使歌尔声学迈出了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并获得扬声器单元音响系统、DSP信号处理等先进技术,形成了电子声学领域更为完整的产品线。

  从数年前还只能从中国台湾供应商处分包到一点业务,到苹果在中国大陆微电声元件的最大供应商;从最早在驻极体电容麦克风行业崭露头角,到如今蓝牙耳机、硅微麦克风和3D眼镜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今天的歌尔一路高歌,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声光电子产品研发制造基地。

  “总部坐落于潍坊高新区,但品牌和市场却在全球。”在潍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初宝杰看来,瞄准未来竞争格局,企业需要在国际化上先机而动,走跨国并购国际高端创新资源的新路。

  国际化研发,引领制造业走向更高端

  在潍坊盛瑞传动公司研发中心,一辆陆风轿车承载了太多的意义。其内置的世界首款前驱8AT自动变速箱,正是由该公司自主研发,带领中国乘用车变速器迈入“8速时代”。

  作为我国车辆传动领域唯一的中国专利金奖得主,公司相关负责人尹春雷介绍说,他们依托自己的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在德国、英国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青岛设立了研发分中心,正是“三国五地”的国际化研发布局催生了一项项新技术的落地。

  “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传统制造业如果不从国际上找技术、找市场、找资源,将会穷途末路。”盛瑞传动董事长刘祥伍几年前就这样认为。去年12月31日,世界首款前置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8AT又在盛瑞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插电式混合动力AT的空白。

  用于制作大功率芯片的蓝宝石衬底,正在被一种新材料—碳化硅取代。完成这项创新研发的是浪潮华光光电子股份公司。“利用碳化硅光衰小,散热性好的特点,LED芯片的光效大幅度提高,投产后将广泛应用于户外照明领域。”公司总经理郑铁民介绍,日常所用的节能灯光效只有70—80流明每瓦,寿命约1万小时。而碳化硅上面做出的蓝光芯片光效达到130个流明每瓦,寿命10万小时。

  据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宋赤锋介绍,目前潍坊高新区已拥有国际领先技术22项、国际先进技术46项,国内领先技术71项、国内先进技术21项,科技创新成了加快产品国际化的关键,正引领着潍坊高新区制造业走向更高端。

  目前,潍坊高新区已有100多家企业的产品销往国外,已注册国际商标721件,在境外设立分公司、办事处、营销中心及研发中心100余处。

  “3+1+N”合作新模式,链接整合全球创新资源

  在潍坊,科技资源聚集度最高的要数蓝色智谷。“这里除北京以外,全国唯一一处集北大、清华、中科院三大国内顶尖创新‘航母’于一体的科技园区,是潍坊高新区为实现当地企业、产业与高端创新机构全方位深度链接而打造的‘重磅武器’”。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董书礼告诉记者。

  蓝色智谷采用了“3+1+N”新型政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不仅承接美国硅谷创源孵化器在海外孵化的高端项目,推进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国海洋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的合作,整合了全区9大公共技术平台和233个企业研发中心, 已成为潍坊技术创新策源地和高端产业聚集区。

  核磁共振超导磁体就是潍坊新力超导公司与中科院合作的结晶。“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的1.5T核磁共振超导磁体样机已下线,每年国内需要约1000台(套),其中九成需要进口。合作研发让我们的产品在市场夺得先机。”公司首席运营官李培勇感触尤深。

  蓝色智谷自2015年4月开园至今,已引进包括“千人计划”专家在内的硕士以上人才60多名,博士创业团队34个,聚集中科曙光大数据中心、孕宝科技等高端项目92个,引育孵化高成长性企业110余家,热声发电系统等20个高端项目已经实现了产业化。(记者 魏 东 通讯员 沈振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