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机构“脱钩”后水土不服
环评机构“脱钩”后水土不服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上任后,“接棒”原部长周生贤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环评机构“脱钩行动”。
数据显示,截至6
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上任后,“接棒”原部长周生贤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环评机构“脱钩行动”。
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环保部部署8家环评机构,以及全国200余家环评机构都已完成脱钩,29家逾期未完成脱钩的也被环保部注销环评资质。日前,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也公开了对多地脱钩环评机构的调研结果。据悉,去除行政背景后,转企改制的环评机构仍大多比较依赖单一的环评业务,长期依靠政府“单子”让它们在直面市场后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由此,环评市场的新一轮洗牌已经悄然开始。
去年3月,环保部宣布全国环保系统环评机构将限期彻底脱钩,在环评行业内人士看来,这场改革无异于是一次行业“地震”。“没有了‘铁饭碗’,改制后的环评机构将走出象牙塔直面市场竞争,生存压力之大可见一斑。”有环保业内人士直言,这对于不少“脱钩”环评机构来说,是一道事关生死的坎,如果转型改革及时、对路,未来就能分得更大的“蛋糕”,但如果消极、保守地面对市场,被淘汰也是无可避免的。
“转企改制后的环评机构,大多还都比较依赖单一的环评业务。”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评分会理事长祝兴祥调研后直言。而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中心副主任蓝虹也表示,目前“脱钩”环评机构间确实存在业务较传统、较单一,竞争力弱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问题,“做惯了政府单子,没有生存压力,不接触市场竞争的事业单位环评机构,往往缺乏拓展业务、提升人才质量等工作的积极性,长期与政府的‘紧密捆绑’,让这些机构每年都有充分的业务保障”。
而且,还有已脱钩的地方环评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脱钩前,机构中的环评师都有着双重身份,既是事业单位的“干部”,又是环评公司的职工,时不时顶着“官方”头衔受聘外单位做环评专家,还能有高于平时工资10倍的专家费用,因此,对于脱钩后必须面临的身份选择,环评师心中难免“打鼓”,积极性也就不那么高了。
业内表示,脱钩后,原“体制内”环评机构不仅不再具有上述优势,同时还需要面对市场上存在的恶意低价竞争等乱象,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也并不令人意外。
广东某环科院环评机构负责人表示,改革为企业后,公司迅速扩展了业务范围,环评业务占比虽还维持在60%,但地域范围明显扩大,而且还增加了清洁生产环保验收等咨询业务、环境检测与其他业务的占比,产值达到了转制前的40倍以上,而同期一些改革步伐缓慢、固守原有业务范围的机构明显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被抢了蛋糕。
改革往往伴随阵痛,但原地踏步则更加不可持续。早在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环评法》的执法检查报告就表示,全国不少环评编制单位往往与环评报告审批单位存在利益关系,有些是其下属事业单位,违反了《环评法》的有关规定。“改革不仅能倒逼环评制度的升级,更能为‘体制内’的环评机构‘松绑’,这些机构如果能够及时重新定位,是能够面对更广阔的市场需求的。”因此,蓝虹表示,业内及政府要接受改制后的环评机构被淘汰、被抢生意,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它们快速融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