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核能有望取代煤炭
未来核能有望取代煤炭 目前,业内讨论能源互联网只是从形式上认同未来能源的联接、交易形式,但无论怎样,都脱离不了两个介质,一个是能源本身,一个是能源信息。能源互联网未来结构组成如何
目前,业内讨论能源互联网只是从形式上认同未来能源的联接、交易形式,但无论怎样,都脱离不了两个介质,一个是能源本身,一个是能源信息。能源互联网未来结构组成如何,取决于未来能源总生产量或总消费量中各类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学术上称能够结构。而能源信息更多作用在于把不同类型的能源效能利用趋向最优。
能源互联网倡导的是一种低成本的能源消费,互联是能源交易的载体特征。如果把能源互联网的技术进步看作生产力,那么电改9号文、三桶油改革、国企改革等就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当然,能否真正达到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还是要看变革的是否彻底以及成效如何。
随着能源互联网建设构想的推进,关于能源互联网的未来能源结构,可大胆的做出以下推断。
1能源供应充足是现实基础
谈论能源互联网离不开目前国内的能源格局,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在2014年达到了38.4亿吨标准煤,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低迷,能源消费增长率有所下降,如果以目前的制造业和房地产两个经济支柱产业的经济形势来判断,很有可能2015年会成为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一个短期峰值。
能源供大于求局面将出现。2015年11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449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2%。1-10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58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8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用电量32858亿千瓦时,下降1.1%;第三产业用电量5959亿千瓦时,增长7.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6140亿千瓦时,增长4.6%。第二产业作为目前我国核心支柱产业的用电量情况实际反映了经济现状,根据目前的经济现状,经济下行的压力短期内不会消除。
与美国相比,我国国民人均能源消费量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也不能单纯的通过对比国内外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差距判别国内能源供需关系的实际潜力,人均能源消费量实际是衡量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等综合作用到能源消费上的指标。能源消费富足的局面实际也促成了能源寻求向外输送的驱动力,优质高效能源供应商也需要通过寻求更加公平竞争的方式变现能源商品的价值属性。
2煤炭是构成中最有效的能源之一
煤炭在供电、供热过程中几乎占据了目前能源构成中的七成,应该说,为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目前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是事实存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倒逼能源结构做出调整,发展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成为了新兴产业,但是以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物理性限制因素,如间歇性,再加上储能系统装置使得成本进一步增加的事实,使得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发展不容乐观。
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格局现状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部分原因是我国产业结构在规模效益逐渐丧失优势的情况下,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没有良好的过渡形成的。不过,这些都是能源互联网得以布局的基础,是无法逃避的存在。
3核能有望取代煤炭地位
由于核能的优势,自核能逐渐被人类认识并加以利用,人类就没有停止过发展核能。譬如在电力供应未来构成中,核电比例将可能增加,火电比例将可能下降。
从电力供需角度讲,我国未来的能源格局极有可能以发展核电代替传统火电的地位。原因在于,其一,我国水电的建设与利用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基本接近天花板,虽然某些地区存在大规模建设水电站的可能性,但由于水域流向其他国家的原因,这种可能性也变得渺茫;其二,以煤炭为原料的火电由于诸多的环境问题其发展将受到遏制,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第二产业用电量的下滑,火电再建的必要性受到质疑;其三,以风力、太阳能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以及电能质量等问题,再加上目前传统火电尚不能充分发电,因此存在弃风、弃光现象。源于以上三点原因,我国很有可能在未来能源结构中以核电替代火电作用,在这方面,中国很有可能学习法国在核电方面的经验。
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三代核电,使得核电概念股地位得到提升,包括四代核电也成为了热点。尤其是我国核电的成熟以及核电本身拥有的优势,再加上国家在国际环境中对核电的极力推广,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国在国际核电项目上的资助,使得核电的地位得到了加强和巩固。从对核电建设反对者中去分析,发展核电的的纠结在于两点,一点是存在人为事故可能和自然灾害的风险,一点是核废料的处理问题以及安全问题。不过,从目前国家推崇核电建设动作上观察,核电占据未来能源互联网格局中的重要一席已经明显。
4传统化石能源短期难抛弃
在传统化石能源利用上面,煤炭最具有代表性,目前煤炭的最大流向就是火电。而火电在面临能源结构变化时,也不可能短期内造成市场萎缩,原因在于核电的装机容量在我国能源构成中比例还很小,据权威统计数据表明,截止2014年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在0.2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4%,再加上核电建设周期以及核电中的铀原料依赖进口等问题,火电的地位短期内不可能动摇,只不过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的火电的比例会有逐步减少。
对于风能、太阳能等的发展,从国家在补贴政策逐步收紧的局面分析,风能、太阳能等难以成为经济发展中起到支柱作用的能源形式。以目前的储能系统成本难以取得市场认可的实质性突破的情形分析,在能源互联网框架下,中国发展风能、太阳能等也不会像德国那样充分,风能、太阳能等会成为补充性的能源形式,成为兼顾发展的对象。(作者:聂光辉,能源互联研究与实践者。)
上一篇:“十三五”规划应让绿色化成为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