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整治生态环境 描绘绿色发展的江苏画卷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15-10-09 12:02:31
热度:

整治生态环境 描绘绿色发展的江苏画卷晨光中的太湖一片静谧,环湖的芦苇一路铺陈,郁郁葱葱,竞相摇曳着“蒹葭苍苍”的美丽。极目远眺,在轻纱的雾气之后,朦胧可见&

晨光中的太湖一片静谧,环湖的芦苇一路铺陈,郁郁葱葱,竞相摇曳着“蒹葭苍苍”的美丽。极目远眺,在轻纱的雾气之后,朦胧可见“吴中取水口”五个大字。趁着清晨凉爽,两位渔人驾着一叶扁舟,一边在雾气中穿行,一边打捞水面的浮藻。

太湖是江苏绿色发展的一个亮点。近年来,江苏着力环境整治,大力培育新兴绿色产业,以高的准入标准和严格执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绿色导向,持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

2008年10月,苏州吴江东太湖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正式启动,退渔还湖、退垦还湖、行洪供水通道疏浚、生态清淤及生态修复五大工程开始推进,预计总投资39.8亿元。

杵山生态园位于太湖大堤西侧,占地39.6公顷。该区域临近太湖,原本是一片废旧的鱼塘,由于长年没有环境整治,该地块杂草丛生,是周边居民野钓和偷电鱼的场所,也是周边建筑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的偷放点。苏州对杵山周边区域进行了塘埂拆除、鱼塘清淤、湖体清淤,整体清淤量为17.7万立方米,同时对外围太湖水进行了生态水生植物净化处理。

苏州生态城负责人说,生态园在建设过程中,以“重生态湿地、轻休闲旅游”为原则,从生态、人文两个方面进行改造和管理。

在江苏北部城市徐州,一场“绿色”革命正在悄然推进。2014年新增造林9.4万亩,湿地恢复2342亩;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2%,持续保持全省第一。以打造绿色家园为目标,30个中心镇区新增道路绿化86公里、公园绿化50亩、居住绿化130亩,植树10万株,新(扩)建公园12个,整体环境更加宜居。

2015年,徐州绿化工程将再上一个台阶,重点实施森林抚育等7项工程。更新完善农田林网20万亩,黄河故道两侧各50米至100米范围,将建成一流的生态景观廊道。新建湿地保护小区5个,自然湿地保护率达40%以上。

铁腕治污治霾,深入推进环境治理

在国家环保部最新一批公布的全国74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中,盐城排名列第4位,仅次于海口、舟山、拉萨,是环保部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以来江苏省取得的最好成绩。

这样一份高分值环境考卷的背后,是当地政府铁腕治污决心和有力的治理措施。

近年来,盐城市关闭了17家粉尘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对全市400多座加油站进行改造,确保所有油罐车油气回收改造工程通过验收;全面实施机动车无绿色环保标志禁行,全市尾气检测站点达到11个,实现县(市)环保检测全覆盖,全市发放机动车环保标志38万多枚。同时加大老旧机动车淘汰力度,近两年累计淘汰老旧机动车2.16万辆。

盐城市环保局局长周俊告诉记者,农忙季节全面启用蓝天卫士秸秆禁烧监控系统,在禁烧重点区域安装600多个高清摄像头,实现自动巡航监控,做到了人防与技防的有机结合。2014年夏收、秋收期间,盐城市成为江苏省唯一未被环保部和省环保厅通报发现有秸秆焚烧火点的市。

2014年江苏省通过环保部技术评估的国家生态县(市、区)共5个,其中4个在盐城(盐都、东台、大丰、建湖)。

培育新兴产业,紧扣绿色发展命脉

泰州素有“泰州泰美,顺风顺水”之说,打造大健康产业,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实现了华丽转身。

“一大批国字号品牌和有全国影响的大型活动、高端项目与领军人才纷纷落户,标志着泰州中国医药城的承载力、影响力正不断扩大。”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告诉记者,去年全市医药产业销售突破700亿元,约占江苏的三成。

节能环保产业是江苏绿色工业另一亮点

无锡宜兴有一个以环保产业为主题、面积达212平方公里的国家级高新区——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1500多家环保设备生产企业、3000多家配套企业、2000多个品种,10万名环保产业从业人员聚集于此,是目前全球面积最大、企业最密集的环保产业集聚地,年产值超过500亿元。

宜兴的环保产业已涵盖“水、气、声、固、仪”五大主导领域,水处理产品销售更是占据了国内市场“半壁江山”,装备配套率超过98%。

“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在江苏早已成为历史,他们的认知不断升华,由认识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已提高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更高境界。

2014年,江苏新增成片造林65.2万亩,新建绿化示范村1028个,完成森林抚育153万亩。严格保护生态红线区域内湿地,加快退化湿地修复、保护,全省自然湿地保护率提高到38.5%。2015年,江苏将确保新增成片造林30万亩,抚育森林150万亩,新建绿化示范村1000个,新建及完善农田林网控制面积200万亩。

“遵循自然规律,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唯一选择。”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说,新常态下生态发展、环境保护工作更加不能松懈,要加快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生态持续改善,在资源能支撑、环境可容纳、生态受保护的基础之上,走出切合自身特点的转型发展道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