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大国能源贸易“向东看”
油气大国能源贸易“向东看”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调整,将释放生产要素的巨大活力和市场需求的巨大引力。
近期,中国海关发布数据,中国8月原油进口数量为2659万吨,
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调整,将释放生产要素的巨大活力和市场需求的巨大引力。
近期,中国海关发布数据,中国8月原油进口数量为2659万吨,较7月3071万吨下降13.4%,比上一年8月增长5.6%。尽管进口数量在今年7月达到历史高点,8月有所回调也属正常,但相比整体的中国进口,原油进口量仍吸引眼球。
中国8月进出口总值为2.04万亿元,同比下降了9.7%。重要的是,今年1月至8月,原油进口数量累计同比增加9.8%,而同期铁矿石进口量下降了0.2%,原铜进口下降8.1%,煤炭进口大幅下跌31.3%。这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中国的原油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以及炼油厂商加大成品油出口所解释。进而,在世界石油边际需求看中国的逻辑下,进行数据对比和分析的结果自然是对中国经济偏空的结论。
毋庸讳言,中国宏观经济正面临下行当口。原油战略储备采购继续维持高位的可能性减弱,国内柴油需求又持续低迷,国际石油市场的分析家们据此提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担忧,也属理性。而且,在过去3个月里,中国内地证券市场的表现在一定程度打击了参与者对于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信心。加上人民币对美元的未预期迅速战略性贬值,更惊动了敏感的资金,出现资本外流的迹象。
即便如此,对于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和中国经济也无需过于悲观。除了世界经济疲软导致的出口需求不振,所有的困难都源于国内旧经济结构的作用模式正在弱化,而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在这此消彼长的阶段,震荡属于正常。中国经济整体仍运行平稳,产业结构完整、产业基础扎实、渴望被满足的需求巨大。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调整,将释放生产要素的巨大活力和市场需求的巨大引力。环顾全球,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率先复苏的美国,没有任何国家和地区具有如此的动能和潜力。而且,除了上述中国国内因素的支持以外,国外因素也暗示了这种判断。
回顾百年的世界政治经济史,虽可以轻松了解一战、大萧条、二战和冷战,但在“庐山之中”的我们未必可以明确辨识当今,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的国际格局。现在,中国的引力在逐渐增强。9月初,参加中国人民庆祝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的苏丹总统巴希尔表示,在他担任总统后就决定采取“向东看”的政策,致力于增进与中国的关系。在此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其新任期的首个国情咨文中就明确提出了“向东看”,即全面提升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开发深度和广度的外交政策。毕竟,西伯利亚与远东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能源和资源有待开发,经济潜力不可估量,是“21世纪……俄罗斯的根本潜力之地”。其实,普京近年来的言行已经透露,他认为俄罗斯虽是一个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位于西方的欧亚大国,但应更加注重同东方的伙伴关系,密切同中、韩、日等亚太国家的往来。随着2013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俄罗斯受到经济制裁,同美国和欧盟的关系进一步紧张,其向东战略开始加速。
2014年5月,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中俄东线管道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同时,中国石油集团(CNPC)和俄罗斯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下称俄气)签署《中俄东线管道供气购销合同》。根据合同,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合同期30年,其价值与油价关联,计4000亿美元。中俄双方负责各自境内气田、输气管道等配套设施建设。同年11月,中国石油又与俄气签署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框架协议,确定俄气通过西线管道每年向中国提供天然气300亿立方米,供气期限同样为30年。
当然,中俄天然气东线项目的建设和西线项目的合同进展至今并不顺利。自东线项目合同签署之后的去年6月至今年8月,国际油价跌幅已有六成,这向价格同一揽子石油产品价格挂钩的天然气供货项目提出了经济性上的挑战。不过,目前看来,国际油价已经触底,底部盘整和缓慢回升只是时间问题。随着定价参照价格水平的提高,中俄双方在价格和成本上的矛盾将会逐渐弱化,天然气项目的进展又会回到实质内容。
在本月月初中国盛大的纪念活动期间,中俄两国元首见证了中国石化同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下称俄油)的协议签署。根据协议,中国石化有权收购俄油所属东西伯利亚油气公司(ESOGC)和秋明油气公司这两家公司49%的股份,共同开发其分别拥有的鲁斯科耶(Russkoye)和尤鲁勃切诺—托霍姆(Yurubcheno Tokhomskoye)油气田。此外,中国石化同俄最大的纵向一体化天然气加工及石化企业西布尔(Sibur)达成协议,将购买其约10%的股份,成为其战略投资者。俄油还就收购中国化工集团30%股权签署框架协议。
纪念活动次日,普京紧接着在东方经济论坛上表示,俄罗斯将远东看作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中心之一,它应有效融入迅速发展的亚太地区,俄油及伙伴们计划在不远的将来为发展其远东项目投入超过1.3万亿卢布。这再次证实了,俄罗斯为重振经济、减轻对西方的依赖需要向东推进能源贸易。
不论今天中国经济面临的情况如何,俄罗斯真心实意的选择、真金白银的投入,都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正面预期,否则就不会有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俄罗斯需要选择“重返亚洲”,能源贸易就要“向东看”。
(作者:王炜瀚 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上一篇:电改现状:多家电力央企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