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对监测数据造假保持“零容忍”
12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就监测数据造假相关问题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赵群英表示,生态环境部一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管工作,始终把打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提高监测数据质量
12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就监测数据造假相关问题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
赵群英表示,生态环境部一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管工作,始终把打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提高监测数据质量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对监测数据造假,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予以打击。总体上看,生态环境监测主要包括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两大类。其中,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由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开展,监测数据总体客观准确、独立权威、真实可信,与老百姓的感受保持一致。污染源监测方面,问题主要出现在排污单位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开展的监测活动中,弄虚作假现象较为突出。自2022年10月以来,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专项整治,共查处1968家弄虚作假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移送刑事案件167起,公开曝光62个典型案例,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
今年10月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的山西方创公司、西安科纳公司两起刑事案件就是发生在第三方机构监测过程中的弄虚作假问题,造假手段和方式非常典型,可以概括为“不到现场、到了不采、采了不测、测了篡改”。
一是不到现场,坐在办公室就系统造假,并出具虚假的监测数据和报告。
二是到了不采,检测人员到现场后进行“表演式”采样,假采样或者少采样,到实验室内伪造数据。
三是采了不测,主要表现为故意更换、遗弃监测样品,出具与所采样品无关的监测数据和报告。
四是测了篡改,主要是在分析测试或编写报告环节篡改数据。
赵群英介绍,为了从根源上解决上述造假问题,生态环境部将从“部门联动、科技赋能、法治保障”三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加强部门联动。生态环境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着力推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研究联合开展第三方监测机构检查工作指南。连续多年联合最高检、公安部以及最高法,举办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培训班,联合研究制定办理刑事案件证据指引,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打通“两法”衔接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二是强化技防体系。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进行穿透式监管。同时,推动建立针对环境监测活动“人、机、料、法、环、测”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应用视频监控、北斗定位、数据和参数直联直采等技术,强化技术防控,实现“现场可视、设备可溯、监测可控、样品轨迹可追”。发挥技术优势,破解打假难题,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三是加大立法供给。目前,生态环境部正配合司法部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条例》制定工作。条例将以打击监测数据造假为重点,推动赋予生态环境部门打假处罚权限,进一步压实排污单位数据质量主体责任,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同时提高违法成本。
上一篇:“钢铁驼队”打造东北陆海新通道
-
记者观察丨我国电力供应稳定性持续增强——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1-11月电力工业统计数据2024-12-23
-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1-11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2024-12-20
-
青海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全面收官2024-12-19
-
全国能源行业的首张数据产权登记证书发布2024-12-18
-
吉林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20年保持良好等级2024-12-18
-
河南省发布2024年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2024-12-18
-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24-12-18
-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相关负责人就《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答记者问2024-12-12
-
浪潮KaiwuDB数据库刷新 benchANT 时序榜性能测试记录2024-12-10
-
欧盟机构:数据基本确定2024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2024-12-10
-
南洞庭湖生态环境修复获亚行贷款2024-12-09
-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我国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2024-12-09
-
数能融合 数智先行 | 华为携手中国能建打造“东数西算”标杆数据中心2024-12-06
-
数能融合 数智先行 | 华为携手中国能建打造“东数西算”标杆数据中心2024-12-06
-
需求回升 稳中有进——11月份我国物流业相关数据分析202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