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撕:如果撤走光伏补贴的“梯子”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15-08-12 12:01:31
热度:
开撕:如果撤走光伏补贴的“梯子”近期,有一种观点在新能源圈里引起了一定的波澜。这种观点认为,聪明如德国人都在大幅削减光伏补贴,加上补贴带来的负担这么沉重,是时候要限制新能源补贴了。
近期,有一种观点在新能源圈里引起了一定的波澜。这种观点认为,聪明如德国人都在大幅削减光伏补贴,加上补贴带来的负担这么沉重,是时候要限制新能源补贴了。
这种观点由于缺乏基本常识,无论在新能源圈、还是在财政圈,都没有引起真正的重视。但是,由于其似乎言之凿凿,为了避免不了解情况的人被误导,我们还是要梳理一下我国新能源补贴的问题。
在一个产业发展过程中,补贴就是像“梯子”,帮助产业度过幼稚其,进入市场自我运营。其实我们要思考这个问题:一是我国新能源产业是否需要补贴。二是我国政府是否有钱补贴。
就是否需要补贴来说,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可以看两个例子:一是日本混合动力汽车的例子。用了20多年的时间,通过补贴,日本混合动力汽车已经占据全球近80%市场,到现在这个政策也没有完全退出。
二是德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例子。早在1991年,德国就规定绿色电力优先于传统电力。2014年,德国对于可再生能源的补贴总额约为250亿欧元(约合1750亿元人民币),德国已连续9年保持世界光伏发电第一大国的位置。截至2014年年底,德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占德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1.5%,是世界大国中占比最高的。
上述两个例子,都经历了20年左右的补贴时间,通过这个梯子,跃升上了世界第一的老大位置。后来功成名就,退出补贴,已是新能源发展的“高阶”层次。
新能源产业是我国在全球经济竞争新格局中占有先机的先导领域,是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和我国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我国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多次表示过坚定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支持人类在不是很远的未来,告别化石能源的战略方向。
对比中国市场,我们在这个必须发展的领域上,恰恰是个蹒跚起步的“小学生”:虽然制造规模较大,但是最高技术水平大部分不在我国;新能源发电占比严重偏低、核心技术比较薄弱、全社会都能参与的完整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与新能源匹配的电力市场体系刚开始搭建,单纯依赖市场无法自我成长,必须借助补贴这个“梯子”。这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我国财政是否有钱补下去?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析新能源补贴到底需要多少钱、这个钱花的值不值。由于新能源发电成本的不断下降,实际上我们不能以现在的补贴水平,考量未来五年、十年后的补贴额度。根据很多专家的预测,我国到2022年之前,光伏发电有可能撤掉梯子、平价上网;风电则要提前三年左右。如果这样估算的话,即使我国新能源产业按照最雄心勃勃地速度发展,我们需要的补贴的总额,仍然是可控的。
实际上,考虑补贴的根本因素,是补贴到底能为国家带来什么。就像国家每年7000亿元投入高铁生产和建设、换来了我国高铁全球领先一样;如果换一个角度,把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看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设施;用比高铁少得多的钱,就能在全球新能源格局中占有领先之地,这钱花的无疑是十分划算的。
那么,国家是否有钱补得起?新能源补贴是否会成为我国财政的沉重负担?这实际上是个财政问题。2014年德国GDP折合9万亿人民币,我国为14万亿。考虑到这种补贴是暂时性的、是工业引导性的,多数财政专家认为:德国人愿意且多年为梯子“埋单”,我们更有能力。
那么,为何还有补贴拖欠、甚至拖欠额度较大的现象呢?业内人士都知道,这主要是由于繁琐的补贴程序造成的,与国家财力能否支撑,完全是两回事。
全球经济在“换场子”,新能源是新场子的先导领域。信心和预期,是任何市场最宝贵的力量,我们必须正面迎战,劲可鼓而不可泄、决心要坚定而不可动摇。
我国新能源发展处在市场早期,正是国家、企业、学界共同发力,发挥装备制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快速崛起、抢占全球新经济话语权的重要时期。这时候讨论限制补贴,就有可能使我们再次陷入国内市场很小、产品被迫低价出口的局面,这就中了我们竞争对手的“陷阱”,不可不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