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浅析贸易摩擦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影响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15-08-11 12:01:45
热度:

浅析贸易摩擦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影响我国光伏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成为各国反倾销与反补贴的对象。美国于2011年10月率先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立案调查,于2012年10月双反终判成立,裁

我国光伏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成为各国反倾销与反补贴的对象。美国于2011年10月率先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立案调查,于2012年10月双反终判成立,裁定的反倾销税率高达18.32%~249.96%,反补贴税率为14.78%~15.97%。欧盟于2012年9月针对我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由于欧盟占我国光伏出口比例达60%,影响程度大过于美国双反。根据欧盟委员会草案内容,欧盟对我国反倾销临时平均税率可能达47.6%。贸易摩擦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影响巨大,只有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掌握核心技术、探索新的产品市场,我国光伏产业才能保持稳定的发展。 一、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历程及问题 1、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中国光伏产业刚起步,相关研究尚未深入,因此光伏技术的应用比较落后。这一时期的特点呈现为技术落后、产量小、应用不足。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是中国光伏产业的进步时期。这一时期企业数量增多、电池产量增加、产业规模初步形成。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光伏电池生产和组件加工企业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大规模的光伏产品远销海外。具体来说,2005年,国内第一个300吨多晶硅生产项目建成投产,拉开了中国多晶硅大发展的序幕。2007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光伏电池制造国。2010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8GW,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持续位居全球首位。2010年和2011年,中国光伏产业出口产品占其总产量的比值分别为98%和90%,仅有极少部分应用于国内市场。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中国光伏产品大量销往海外,极大地依赖于国际市场的产品需求。 2、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美欧双反调查给中国光伏产业盲目扩张产能、投资过剩的局面敲响了警钟。贸易摩擦带来的沉重打击深刻地揭示出反思光伏产业存在问题的必要性,暴露出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的诸多困境。 (1)对外依赖性高,国内应用市场狭小。借助于"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巨大的需求下快速发展壮大。中国光伏产品2011年的出口额为358.21亿美元,其中对欧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6.95%,对美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7%,共占比达到63%。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光伏产品进出口额为298.5亿美元,由于受贸易摩擦的影响,出口额同比下降了35%。可见,国际市场的需求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光伏产业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备受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重视。2012年中国多晶硅年产能为15.8x104t,约占全球市场当年总供给量的73.28%;光伏组件产能为37GW,占全球市场当年总供给量的90.81%。如此巨大的产能无法全部释放,光伏行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危机。据硅业分会的数据,2012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为6.4x104t,产能利用率仅为40.50%;而光伏组件产量为23GW,产能利用率为62.16%。在产能严重过剩的同时,我国光伏产业还存在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同质化"。在众多光伏企业中真正拥有技术研发能力的企业只有2%~3%,缺乏创新力的企业只能采取低价销售策略,从而拉低了行业整体的利润率。 (3)偿债能力差,财务风险高。光伏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稳定、持续的资金供给是产业做强做大的后盾。近年来随着全球光伏产品的生产成本快速下降,光伏产业进入产能扩张期。我国主要的光伏企业,如英利、尚德等纷纷大举扩充产能,以期在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在此过程中,这些企业为了快速释放产能,纷纷大规模借贷融资。然而,由于银行业银根收紧,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上市融资困难等因素,光伏行业普遍遇到的"融资难"问题,纷纷出现了债务危机。 二、美欧与中国光伏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影响 1、光伏贸易摩擦的原因 (1)经济原因。欧盟本身也在新能源光伏产业进行补贴,2009年欧盟颁布了"可再生能源国家行动计划"模版,将能效目标和可再生能源落实到各个成员国。在"可再生能源指令"的指导下,欧盟各成员国纷纷以本国法律的形式制定各自的支持性政策法规。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诉讼显然有失公正。究其根本原因,仍然是欧洲经济还未摆脱债务危机的影响。为了挽救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欧盟不得不对威胁本联盟产业发展的中国光伏产业加以限制,首先是保证本经济体的产业得以发展,就业得以扩大,经济得以恢复,再来谈贸易自由化。 (2)政治原因。光伏产业作为新兴能源产业,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点,是各个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还能实现能源供应结构调整,确保能源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就业岗位。新兴能源产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双反能够对中国崛起起到一定的压制作用。可见,欧美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护才是欧美对华光伏双反的根本原因。 2、贸易摩擦对光伏产业的影响 (1)加剧光伏产能过剩。2012年底,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到31GW,相对于2011年27.9GW增长了11%。从近几年来较大的增长波幅来看,光伏应用市场主要在政策驱动下发展,全球装机规模已接近100GW。2012年中国光伏制造的产能/安装量比值为10.5,高出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2015年,全球和中国的此数值降到1.7和7.7。在产能严重过剩的压力下,光伏产品价格急剧下降。在价格、利润已经濒临冰点的时候,发生了中欧双方迄今为止最大的贸易纠纷,也是全球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无疑是对中国光伏产业最致命的一击。 (2)缩窄出口市场。首先,从数量上看,2010年和2011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分别为1082KW和2100KW,两年的出口量分别为1030KW和1820KW,分别占产量的95.4%和86.7%。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光伏产品极大依赖国外市场的事实。其次,从出口额上看,2011年光伏产品出口额358.21亿元中,56.95%为对欧出口,5.7%为对美出口,两者共占出口额的63%。由上述两方面的事实可以得出,欧美市场消化了一半以上的中国光伏产品。因此,贸易摩擦将严重打击支撑中国光伏经济发展的出口市场。 (3)打击就业市场。近年来,在大量民间投资的推动下,中国出现了一大批光伏企业,同时逐渐吸收了相当规模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问题。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就业人数达到50万人。然而,美欧发动的双反调查导致大量中国光伏企业停工停产,数十万工人失业,若该问题解决不及时或效果不佳,则有可能引发其他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4)加速产业整合。产能过剩、行业增速迅速下滑导致众多光伏企业资金链紧张,濒临停工停产甚至破产倒闭的危险。美欧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对中国光伏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自双反调查以来,众多光伏企业难以抵挡压力纷纷停产或倒闭。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仅有8家企业尚在开工运行,由于大量库存积累,多数企业处在亏损运行的状态。这样严峻的形势势必会加速中国光伏产业的重新整合。 三、中国光伏产业规避对华贸易摩擦的对策 针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对外部市场依赖、行业产能过剩、企业偿债风险高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从短期、中期、长期等三个主体层面提出中国光伏产业规避对华贸易摩擦的对策,以期被相关主体采纳,达到实现我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短期积极应诉,积极斡旋作为与中国关系最密切的两大贸易经济体,美欧也担心对中国的贸易调查会引发相互之间的贸易大战,从而进一步影响其他领域的贸易活动,对双方经济造成更严重的影响。为了快速从经济危机中恢复,各方都不愿意看到贸易纠纷持续扩散的结果,因此中方应积极与美欧方面谈判,从劳动力和规模经济两方面进行抗辩,证明海外光伏贸易并不存在倾销的事实。 2、中期大力扶持,推进整合以"双反"案为契机,加速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光伏产业整合。在经历了爆发式增长之后,中国光伏产业已经进入了兼并整合期,应让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发生作用,推动光伏产业的合并重组,从而形成一批掌握自主核心技术、高效率生产的光伏企业。同时国家要在技术创新上给予支持,做好核心技术的保护工作,提升中国光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长期提升技术,扩大规模缺乏核心技术是导致中国光伏产业屡遭国外"双反"的根本原因,政府应加大对光伏产业链上游环节的补贴,鼓励企业积极创新,加强对企业研发工作的支持。企业也应努力改变当前核心技术由国外掌控的局面,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光伏产品大多出口海外,国内市场尚未打开,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存在巨大的消费潜力,仅国内市场就足以消化中国光伏企业的产能,帮助企业实现规模增长。因此,从长期来看,光伏行业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四、结语 目前,全球光伏产业与市场已融为一体,未来将是一个大市场。光伏产业出现的贸易壁垒对各国都不利,合作才能共赢。中欧、中美贸易量之大,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相互依赖之大,应该容得下双方各自的定位。现如今,贸易摩擦不但搅乱了双方的战略定位,更带来切实的经济损失。美欧需要冷静审视自己的战略意图,及时调整行为方式,重回合作与协商的道路上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