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西咸新区碳达峰试点方案发布
陕西西安西咸新区碳达峰试点方案发布7月18日,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西咸新区)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区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6%左右;到2
7月18日,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西咸新区)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区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6%左右;到2030年,新区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方案》要求,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梳理新区范围内光伏可开发资源,按照“宜建尽建”原则,推动各新城在农业、工业、市政设施等领域持续实施分布式或集中式“光伏+”专项行动。加快太平镇15万千瓦“农光互补”发电和隆基绿能光伏产业园配套基地屋顶光伏发电等一批项目实施。到2025年,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超过20万千瓦;到2030年,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39万千瓦。
支持国网西咸供电公司建设清洁电力智慧平台,对分布式清洁能源发电实施“群管群控”。推进储能设施建设,加快开展隆基“光伏+储能”、秦汉新城农村智慧储能换电等储能类项目建设。省级重点用能单位落实不低于总用电量30%的绿电消费责任(以绿证为准),数据中心等高耗电行业用能单位年绿电(以绿证为准)使用占比须达到全部用电量60%以上,推动年用电量超过500万kWh的企业合规开展绿电交易。到2025年,清洁能源成为能源增量主体;到2030年,建成一批综合能源站、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
全文如下: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西咸新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西咸新区管委会,市级相关部门:
经省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现将《国家碳达峰试点(西咸新区)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
2024年7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国家碳达峰试点(西咸新区)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发改环资〔2023〕1409号)工作部署,扎实做好西咸新区碳达峰试点建设相关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把碳达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核心,以深化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以科技创新和政策创新为引领,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的能源和产业转型瓶颈制约,加快提升能源清洁化利用效率、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水平和减污降碳协同能力,全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打造具有西咸新区特色的碳达峰试点示范。
(二)基本原则
坚持系统谋划。准确把握新区发展现状和目标,先立后破、全面统筹,积极稳妥推动碳达峰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产业转型、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协调发展。
坚持创新引领。牢牢把握气候投融资、气候适应型城市和碳达峰试点建设机遇,加快建立健全新区碳达峰科技、政策、体制机制、管理等创新,为“双碳”工作保驾护航。
坚持多元共治。正确把握实现碳达峰的复杂性、系统性,更好促进政府、市场、公众多元互动,加快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责、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协同推进格局。
坚持项目支撑。准确把握碳达峰试点建设任务要求,全力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在建设中探索绿色低碳转型的有效模式和有益经验,积极发挥项目引领作用。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新区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基础设施建设低碳化水平和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明显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建成。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6%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18%,为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0年,新区能源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健全完善,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幅处于全省前列,顺利实现碳达峰,并形成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能源清洁化利用效率
1.控制燃煤碳排放。淘汰落后燃煤机组,按照市级统一部署持续推进,逐步落实关停西安热电有限公司2台2.5万千瓦、2台5万千瓦燃煤机组。优化燃煤机组运行,推动大唐渭河热电厂2台30万千瓦机组、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2台32万千瓦机组和2台30万千瓦机组转为应急备用电源。提升燃煤机组热电比,挖掘现役煤电机组供热潜力,加快实施大唐渭河热电厂、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燃煤机组高背压、切缸等高效供热改造,到2025年,热电机组采暖季热电比达到100%以上。持续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大唐渭河热电厂、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开展燃煤效率提升、锅炉汽机大修、“三改联动”改造等。深入推进“无煤城市”建设,做好清洁取暖工作,持续实施补贴激励、确保“煤改电”“煤改气”稳定运行。到2025年,燃煤机组碳排放总量比2022年降低10%;到2030年,力争燃煤机组转应急备用电源后碳排放总量比2022年降低30%。
2.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梳理新区范围内光伏可开发资源,按照“宜建尽建”原则,推动各新城在农业、工业、市政设施等领域持续实施分布式或集中式“光伏+”专项行动。加快太平镇15万千瓦“农光互补”发电和隆基绿能光伏产业园配套基地屋顶光伏发电等一批项目实施。到2025年,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超过20万千瓦;到2030年,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39万千瓦。推动地热供暖应用尽用,构建以地热能清洁供热为主、多能互补、用供一体化的“地热+”综合能源供应模式,实施秦创原综合能源供应项目(一期)、沣西新城综合能源供应项目(七期)等一批地热供热项目,打造西安地热能综合利用开发示范基地。持续挖掘中深层无干扰地热能、水热型地热及浅层地热能供暖技术应用潜力,实施秦创原·泾河科技创新产业园综合能源项目。到2025年,在2022年基础上新增地热能清洁供暖建设面积580万平方米;到2030年,地热能清洁供暖建设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大力推动氢能产业链建设,开展加氢站建设和氢燃料电池在分布式发电、交通运输等特定场景的应用示范。到2025年,建成加氢站6座,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500辆以上;到2030年,累计建成加氢站20座,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2000辆。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过16%;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过20%。
3.提升清洁电力消纳。持续完善供配电设施建设,推动实施西安西750千伏变电站330千伏送出、沣渭330千伏输变电和沣西二33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等工程,保障区域内用电需求和清洁能源消纳。适时推动清洁电力直供新区。积极对接争取电力调度支持,增加陕北风、光电和陕南水电向新区外调电量,保障西安热电有限公司4台燃煤机组关停及大唐渭河热电厂、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6台燃煤机组转备后用电。支持国网西咸供电公司建设清洁电力智慧平台,对分布式清洁能源发电实施“群管群控”。推进储能设施建设,加快开展隆基“光伏+储能”、秦汉新城农村智慧储能换电等储能类项目建设。省级重点用能单位落实不低于总用电量30%的绿电消费责任(以绿证为准),数据中心等高耗电行业用能单位年绿电(以绿证为准)使用占比须达到全部用电量60%以上,推动年用电量超过500万kWh的企业合规开展绿电交易。到2025年,清洁能源成为能源增量主体;到2030年,建成一批综合能源站、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
4.提升重点领域能效。实施工业领域能效提升改造工程,轮胎、平板玻璃等行业企业2026年达到《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标杆水平,淘汰不符合相应能效标准的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装置。开展设备能效提升专项行动,推广高效节能设备,淘汰落后设备,重点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向《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先进水平看齐。引导数据中心开展可再生能源利用、余热回收利用等节能升级改造,存量项目PUE值不高于1.4,新建项目PUE值不高于1.2。建设新型负荷管理系统,对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和公共机构的空调开展负荷柔性控制。到2025年,实现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降低15%;到203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进一步下降。
(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5.推动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支持太阳能光伏、氢能等“链主”企业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构建从技术需求、研发到成果转化于一体的链式创新平台,推动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加快实施隆基年产100GW单晶切片及50GW单晶电池、中茂碲化镉薄膜光伏芯片、组件研发制造基地等重点项目,持续在技术研发、光伏切片、电池、组件环节补链强链;建设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等载体,推动形成覆盖氢能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的全产业链发展形态。建成新区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加速培育新能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临空经济、自动驾驶、生物医药、新材料、数控机床产业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到2025年,光伏产业链产值突破300亿元,氢能产业链聚集上下游企业80家;到2030年,形成若干个百亿企业和千亿产业集群。
6.推动传统行业低碳转型。聚焦碳排放较高的建材、石化等重点行业,开展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商砼和预制构件生产企业采用工业固废资源利用替代生产原料,商砼运输车辆替换为清洁能源动力车辆。石化、化工和造纸行业实施余热再利用和工艺低碳化改造,西安惠宁纸业有限公司利用中节能(西安)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余热蒸汽,适时推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橡胶有限责任公司搬迁。汽车制造业加强用电设施管理,积极采用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鼓励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托管等市场化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到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0年降低18%;到203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幅居全省前列。
7.提升绿色智能制造水平。持续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推动隆基、中车西安车辆厂等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绿色低碳发展。实施中小企业绿色发展促进工程,引导中小企业主动适应低碳发展要求。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活动,支持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大型企业数字化车间、智能生产线、智能工厂建设,加快汇川技术储能及电源设备、盛弘电气生产制造、超轻量化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总装基地等先进制造重点项目建设。到2025年,新增5家以上绿色制造名单企业;到2030年,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力争打造“超级能效”和“零碳”工厂。
(三)提升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水平
8.提升建筑节能低碳水平。推动西安际华园项目超低能耗建筑项目建设经验规模化应用。严格落实新建居住建筑“75%”和公共建筑“72%”节能强制性标准,适时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农村建筑能效提升改造工作,推广绿色农房适用技术。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新建居民住宅、商业综合体等须使用太阳能光热、地源热泵、二氧化碳热泵等清洁化能源取暖。推进建筑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一体化(BIPV)建设,实施隆基绿能光伏产业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持续推进用户侧建筑能效提升改造、供热管网保温及智能调控改造。积极推广绿色建材,培育绿色建材生产示范企业和基地。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打造装配式建筑产业聚集区。推动建立建筑用能情况监测管理平台。新建或改造照明设施全部采用LED或太阳能灯具,建成照明数字化管理系统。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项目中适用装配式建造技术的,全部按照装配式建筑标准进行建造,新建城镇民用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50%,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超过8%;到2030年,新建城镇民用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70%,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10%。
9.推进交通节能低碳发展。加快城市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推动铁路、公路、民航和城市交通高效顺畅衔接。持续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车辆,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物流配送、轻型环卫车辆等全部使用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推进清洁柴油车(机)行动,加大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淘汰力度,2025年前淘汰454辆。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建成区全面完成“绿波带”建设。实施交通基础设施、交通枢纽场站等绿色化提升改造,推动咸阳国际机场绿色机场建设。加快完善充电桩、配套电网、换电设备等新型基础设施网络,分期分区实施沣东新城公共充电桩等项目,逐步实现“一街一村全覆盖”,探索构建共享充电桩新模式。到2025年,持续实行公交全面电动化,公用充电桩新增1300个;到2030年,充电桩保有量持续增加,货物清洁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
上一页12下一页-
中欧太阳能争端或要“滚雪球”2024-08-16
-
印度打造太阳能火车 替代柴油2024-08-16
-
移动技术+太阳能给非洲带来变革2024-08-16
-
借鉴树根结构 日企开发出适用于光伏电站的简易斜桩基础2024-08-16
-
五月光伏产能达6.4GW创新高2024-08-16
-
上能集散式光伏逆变器再获殊荣,业内首款通过中国效率认证2024-08-16
-
分子石墨烯架构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2024-08-16
-
【两会】关于落实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的三方面建议2024-08-16
-
2015年我国各省光伏装机数据排名及分析2024-08-16
-
国家能源局要求推进风能开发 增强光伏扶贫力度2024-08-16
-
华北地区掀起的户用光伏潮,正泰为你打call2024-08-16
-
光伏新政突拉“电闸” 专家直言:呼吁撤销新政2024-08-16
-
2019年光伏发电电价预测浅析2024-08-16
-
晶科科技:探索光伏制氢的“中国方案”2024-08-16
-
2024世界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暨储能产业博览会8月羊城领先聚能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