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生物质发电能源林概述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15-08-04 23:36:22
热度:

生物质发电能源林概述引言地球上每年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达2×1011t,含能量达3×1021J,因此每年通过光合作用贮存在植物的枝、茎、叶中的太阳能,相当于

引言   地球上每年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达2×1011t,含能量达3×1021J,因此每年通过光合作用贮存在植物的枝、茎、叶中的太阳能,相当于全世界每年耗能量的10倍。生物质遍布世界各地,其蕴藏量极大,仅地球上的植物,每年生产量就相当于现阶段人类消耗矿物能的20倍,或相当于世界现有人口食物能量的160倍。虽然不同国家单位面积生物质的产量差异很大,但地球上每个国家都有某种形式的生物质,生物质能是热能的来源,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燃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不断减少,世界面临能源危机,生物质、生物质能越来越广泛地被各国所重视,目前的生物质包括从城市有机垃圾(Drs.OkkoVanAardenne,2001),扩展到任何可再生的或可循环的有机物质(不包括多年生长的用材林),包括专用的能源作物与能源林木,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残留物,树木和木材废弃物及残留物,各种水生植物、花、草、残留物、纤维和动物废弃物、城市垃圾和其它废弃材料(孙振钧,2004)。生物质能是蕴藏在生物中的太阳能,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蒋剑春,2002)。   一、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取燃料能源的优点   以生物质为原料所制取的燃料能源是化石燃料的良好替代品,生物质燃料能源较普通化石能源具有许多特点:   (1)原料来源广泛,可利用各种动植物油作原料。根据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北京农业大学国家粮食安全研究中心等机构和有关专家调查显示,如果把全国现有的陈化粮、富余的农作物产品用于加工石油替代品,相当于再造一个大庆。   (2)污染性低。生物质能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含量都较低;所产生的CO2可被植物吸收利用,CO2的净排放量为零,可有效地降低温室效应。   (3)可再生性强。1年生的能源作物可连年种植收获,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可1年种维持数十年的经济利用期,效益高。   (4)生物质燃料的闪点约为150℃,而普通石化柴油的闪点为50-65℃,因此其运输和储藏都更加方便安全。   二、生物质能源利用方式   人类自古通过燃烧薪柴来利用生物质能,但这种传统的燃烧方式能量利用率过低,且不适合进行大规模能源生产供应。直到近代,随着人们对生物质能源的进一步认识、重视以及研究,逐渐发现发明了多种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气体生物质燃料   气体生物质燃料包括沼气生物质气化制气等。通常利用有机垃圾,生物质废料、残留物、废弃物等进行发酵等工艺生产出沼气等类似可燃性气体。这种利用方式开发历史相对悠久,技术较完善。但往往受生产原材料供应限制,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较慢,大多数还停留在小厌氧消化池的水平,少有集中大型能源生产工程。另一方面,可燃气通常仅用于部分家庭,以及部分地区专用燃气交通工具,能源使用范围较窄。另有将产生的可燃气体作为燃料燃烧进而进行发电,但同样由于原料供应环节存在问题,若仅依靠这种方式进行大规模能源供应仍显乏力。   2.液体生物质燃料   液体生物质燃料是指通过生物质资源生产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近年来,生物质燃料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石油作为世界主要能源其储量日益减少,能源危机是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而生物柴油有望成为传统石油的替代品。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既可以是各种废弃或回收的动植物油,也可以是含油量高的油料植物,例如麻风树(学名小桐子)、黄连木等。若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短缺问题,仅仅靠回收废弃的动植物油远远不够。必须建立以如文冠果、续随子等含油量高的植物构建的大规模生物柴油能源林。目前国内外相关产业均有相当的发展,但离完全替代石油,满足世界能源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此外以生物质为原料提取的燃料乙醇也是生物质能源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目前部分国家推广在燃油中添加乙醇的措施更是进一步促进了燃料乙醇的发展。一直以来以来,以粮食为原料生产乙醇以及以秸秆等为原料的非粮乙醇均是研究开发的重点,相关生产也已初步形成规模。但是,受粮食产量和生产成本制约,以粮食作物为原料生产生物质燃料大规模替代石油燃料时,也会产生如同当今面临的石油问题一样的原料短缺,因此,开发以木质纤维素为生产原料的非粮食原料乙醇生产技术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目前已有若干实验试点企业运行投产。   3.固体生物质燃料   固体生物质燃料分生物质直接燃烧或压缩成型燃料及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为原料的燃料。生物质燃烧技术是传统的能源转化形式,但传统燃烧对其热效率利用率较低,现代技术一方面采用新型燃烧技术使用新型炉灶、锅炉提高热效率利用率,另一方面把生物质固化成型后采用略加改进后的传统设备燃用,这种燃料可提高能源密度,但由于压缩技术环节的问题,成型燃料的压缩成本较高。此外,介于生物质燃料直燃加工利用过程相对简单,生物质能投入率利用较高,因此在此基础上的生物质燃料发电也成为当前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   美国、英国、瑞典等国家均有生物质能源发电站建设投产,我国在这方面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的许多糖厂利用甘蔗渣发电。广东和广西两省(区)共有小型发电机组300余台,总装机容量800兆瓦,云南也有一些甘蔗渣电厂。中国第一批农作物秸秆燃烧发电厂在河北石家庄晋州市和山东菏泽市单县建设,装机容量分别为2×12兆瓦和25兆瓦,发电量分别为1.2亿千瓦时和1.56亿千瓦时,年消耗秸秆20万吨。   在诸多的生物质利用技术中,生物质发电技术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利用技术之一。因为该技术的终端产品—电的利用范围较广,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现存电网设施,部分地区还可以实现分布式发电,从而满足社会巨大的电力需求。同时国外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研究认为,以高效直燃发电是最简便可行的高效利用生物质资源的方式之一。   三、国内外生物质发电发展现状   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以来,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受到了各国的关注,生物质发电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丹麦率先研发的农林生物质高效直燃发电技术被联合国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但印度、巴西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也积极研发或者引进技术建设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   在美国利用生物质发电已经成为大量工业生产用电的选择。2004年美国生物质发电装机720万千瓦,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的41%。美国能源部提出了逐步提高绿色电力的发展计划,预计到2010年,美国将新增约1100万千瓦的生物质发电装机。   在国土面积只有我国山东省面积1/4强的丹麦已建立了15家大型生物质直燃发电厂,年消耗农林废弃物约150万吨,提供丹麦全国5%的电力供应。同时,丹麦还有100多台用于供热的生物质锅炉。近十几年来,丹麦新建的热电联产项目都是以生物质为燃料,还将过去许多燃煤供热厂改为燃烧生物质的热电联产项目。   芬兰本国没有化石燃料资源,因此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目前生物质发电量占本国发电量的11%,居世界第一位。   德国对生物质直燃发电也非常重视,在生物质热电联产应用方面也很普遍。截至2005年,德国拥有140多个区域热电联产的生物质电厂,同时有近80个此类电厂在规划设计或建设阶段。   据报道,到2020年,西方工业国家15%的电力将来自生物质发电,而目前生物质发电只占整个电力生产的1%。届时,西方将有1亿个家庭使用的电力来自生物质发电,生物质发电产业还将为社会提供40万个就业机会。   国内,自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单县生物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以来,我国五大发电集团华能、华电、大唐、国电、中电投等大型国有电力集团以及一些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纷纷投资参与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建设运营。截至2007年底,国家和各省发改委已核准生物质发电项目87个,总装机规模220万千瓦。截至2008年11月30日,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已在全国10多个省份核准生物质发电项目40个。其中,已正式建成投产项目14个,装机容量34.8万千瓦。今年1-11月,国能生物已完成绿色电量约15亿千瓦时,各投产项目今年以来已消耗农林废弃物约200多万吨,为当地农民增收约6亿元,替代标煤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70万吨以上。   四、原料来源及分析   采用生物质能源发电,其原料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农业废弃物   美国学者Smil计算了20世纪90年代农业废弃物的总量约为35~40亿吨/年,大约相当于65EJ的能源总量,或者巧亿吨油当量。据学者Hall的估计,若仅仅考虑世界上主要的农作物(例如小麦、大米、玉米、大麦及蔗糖等)及25%的农业废弃物回收率的话,能够产生38EJ的能量,这些能量可以弥补大约3.5~4.6亿万吨的碳消耗。毫无疑问,占有很大比例的农业废弃物被浪费或者处理不当,从而对环境、生态及食品生产等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例如,美国学者Andreae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亿吨的农业废弃物被焚烧,而smil在199对此的估计约为10~14亿吨,其每年产生的二氧化碳为11~17亿吨。全球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电力装机总容量约为4500MW。   2.林业废弃物   林业废弃物总量的估计面临的困难在于,如果要考虑一定的精度,那么对可用作能源使用的林业废弃物潜力的估计,意味着对诸如每年总量的增长、种植密度、当前林业废弃物的使用等等都需要考虑在内。英国学者wods和Hall估计可回收的林业废弃物总量约为35EJ/年,该估计中一个很大的便利之处在于由纸浆和木屑等工业产生的林业废弃物总量值是容易获得的。当前,林业废弃物中很大比例的被用作转化为能源使用了,不过毫无疑问这一比例还会有很大的继续增长的潜力。例如,巴西造纸工业目前产生的林业废弃物大约相当于50万吨油当量。当前全球以林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电力装机总容量约为1000MW。   3.禽畜粪便   当前世界上单由粪便产生的能量约为20EJ(而dos&Han,1994)。然而,由于存在过多的影响因素,如,禽畜粪便的种类、地点、喂食状况等,因此该数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可归结于缺乏一个统一的计算准则。此外,除了在特定的环境之下,禽畜粪便是否应当在大范围内用作能源使用也是存有疑问的,这是因为:   (1)禽畜粪便有可能存在其他非能源的用途,如作为肥料可能会对农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2)禽畜粪便并不是理想的燃料,因此,当有可能时,人们倾向于用更好的油类燃料来替代它;   (3)出于对环境的考虑,如果把禽畜粪便用于肥料的话也许会更容易被人接受。   4.能源作物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已经有人做过大量的研究来估计全球范围内能源作物的发展前景,其面积范围大概为1~10亿公顷。据估计,10亿公顷面积的能源作物每年可以产生大约267EJ的能量。但是,考虑到如下因素,如土地的供应状况、燃料用途与食物用途的冲突、气候影响、土地质量下降带来的更高的投资、土地使用权等等,因此,这么大范围的能源作物的估计是有偏差的。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在以上所提范围的下限值,如1~3亿公顷。   对比上面几种原料来源,不论是农林业废弃物还是禽畜粪便均属其他行业相关副产品,作为生产原料存在来源分散,收集运输环节易复杂化、额外投入多等问题。从大规模发电能源供应方面来看,这类原料目前只适合作为能源再生利用的能源辅助原料,若要从根本上满足生物质能源发电的集中能源供应还应从能源作物方面着手。当前的能源作物一类是用来提取生物柴油以及生产生物酒精的含油较高或含淀粉较高的作物,这类作物的产品通常提供给需要液体燃料的地方直接使用;另一类则是作为直燃燃料的作物,又可划分为以象草等能源草为代表的草本能源作物和能源林类木本能源作物。两者相比较,木本能源作物灰分相对较少,热值普遍较高(目前主要能源草其热值通常在14-15MJ/kg,而主要木本能源树种其热值最低也达到16MJ/kg以上),且生物质产出较能源草应用范围更广,故更适合作为生物质直燃发电的原料。   五、生物质发电能源林   木本植物是生物能源的主体,是最古老的能源物质。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并大力发展能源林,目的是通过利用选育出的速生、高产、高热值或高产油量的能源树种种质资源,以定向优化集约栽培技术获取高产能源收获物,通过加工利用替代化石能源,解决目前世界性的能源危机问题。其中以生物发电为主要用途的能源林主要是指采取高密度、超短轮伐期的集约经营技术,种植和培育高热值、速生、萌蘖能力强、抗病虫害强的乔木、灌木人工林,主要利用其木材发电。   1976年瑞典率先启动了瑞典能源林业工程,以柳树(SalixL.)与杨树(PopulusL.)作为主要能源树种,目前其能源供应的15%来自于生物质能。随后,在80年代,法国以杨树、桉树(Eucalyptus)、巨杉(Sequoiaden2drongigantea)、梧桐(Firmianasimplex)、柳树等作为能源树种,杨树能源林每年每公顷可生产鲜物质25~30t(合12~15t干物质),桉树每年每公顷可生产鲜物质17~21t(合12~15t干物质),巨杉每年每公顷可生产20m3。而美国主要以柳树、杨树、桉树、美洲苏合香(Liquidam2barstyraciflua)、美国印第安纳枫(Acersacca2rum)、一球悬铃木(Platanusoccidentalis)与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等作为能源树种。丹麦、芬兰、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广泛开展生物发电,涉及的树种主要包括柳树、杨树、桉树等。目前,我国国能生物发电公司在山东单县建设的生物发电厂,也已经开始营造包括紫穗槐(Amor2phafruticosaL.)、柳树、刺槐等在内的能源树种试验林,拟作为燃料的补充来源。   良种选育对能源林生产力的影响很大。Sims等在桉树能源林树种和种源选择试验中发现,生长表现最好的树种与最差的相差20多倍,对多枝桉(E.viminalis)的10个种源的试验中发现,最差的种源生长率是最快的一半。因此,各国非常重视能源林良种选育,欧洲各国在杨树和柳树、澳大利亚等国在桉树的能源林良种选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般来说,燃料能源林树种选育的目标为速生、萌蘖能力强、高生物量与抗逆性强等。   目前普遍被用做燃料能源林的树种以杨树、桉树、柳树等为主:   1.杨树   在美国威斯康星州,TerryStrong等对杂种杨树人工林的试验表明,6个无性系中平均年生物量增长量(MABI:meanannualbiomassincrement)最大的是无性系NE-41,为12.8t/(hm2·a);其次是NE-386,为11.4t/(hm2·a)。APellis等人对17个杨树无性系进行了试验,1996年种植,2001年1月首次采伐,收获周期为4~5年,在2001年末进行调查,表现最佳的是Wolter2son(黑杨P.nigra)和Primo(美洲黑杨与黑杨的杂交种P.deltoides×P.nigra),其平均年生物量增长量为8t/(hm2·a)。   2.桉树   Siml等在新西兰对9个桉树树种、白柳与旱柳的杂交种(S.matsudana×alba)、金合欢与杨树这些树种或无性系进行了地上生物产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伐周期为3年,首次采伐时,亮果桉的平均年生物量增长量最小,为2t/(hm2·a);多枝桉(E.viminalis)最大,为39.72t/(hm2·a),并且多枝桉10个无性系中的9个、E.pseudoglobulus与金合欢要显著高于其他树种。第2次采伐时,亮果桉也是最小,为2.94t/(hm2·a);而E.pseudoglobulus最大,达到50.64t/(hm2·a)。首次采伐与第2次采伐比较,桉树分别为19.08与29.32t/(hm2·a),增长了54%;A.mearnsii分别为18.29与22.93t/(hm2·a),增长了25%;Populuseurasia×yunnanensis分别为12.93与20.33t/(hm2·a),增长了57%。两次收获的总生物产量,大多数桉树树种显著高于其他树种,多枝桉无性系3678与E.pseudoglobulus超过了35t/(hm2·a)。   3.柳树   研究人员发现,柳树幼年生长量明显高于杨树等其他常见能源树种,因此柳树更适合于做为超短期轮伐矮林作业系统树种给生物质发电提供生产原材料。而短的轮伐期更容易保证生产原料供应的频率从而提高生物质发电设备的利用率。瑞典选育出优良树种蒿柳(S.viminalis)和毛枝柳(S.dasyclados),密度为1.5万~2万株/hm2,轮伐期为3~5年,能达到最高产量。1999年在加拿大南魁北克弃耕地上,MichelLa2brecque等人对柳树的10个无性系进行了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SX64与SX61两个柳树无性系的干物质生产力最高,分别达到67.58t/hm2与62.34t/hm2,宫部氏柳(S.miyabeana)与龙江柳(S.sachalinensis)的一些无性系生产力比蒿柳的无性系高,且更具抗病虫害的能力。   另外,北京林业大学有在北京的实验显示,我国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172柳当年生扦插苗在密度为15625株/hm2的情况下,单株地上部生物量较高,为0.13kg;密度为200000株/hm2的情况下,每公顷地上部生物量较高,为14087.93kg。此外,通过在北京、山东等地对柳树另一新品种竹柳观察实测显示,当年生快繁苗在种植密度为12375株/hm2的情况下,地上部单株生物量为0.245kg,合每公顷3032.875kg;当种植密度为180000株/hm2时,竹柳快繁苗当年地上部生物量为0.21kg,合每公顷37800kg。   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柳树能源林造林密度的一般为:为了机械采伐的方便,采取双行栽植,株距为0.75m,行距为0.9m,而双行间的间隔为1.5m(MitchellCP,1999;NeuhausenEF,1996).此造林密度为10000株/hm2,这是由收获周期的试验研究而得出的,当造林密度大于10000株/hm2,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大(VERWIJSTT,1996)。但是,近年来在柳树几个树种的无性系中采取2年与3年的轮伐作业的研究试验表明,密度很大时产量更大(BullardMJ,2002):对于篙柳(Salixviminalis),密度从10000株/hm2增加到100000株/hm2,收获量增长34%。对于能源林来说,其林分育闭后密度对于其生物量的产出影响不大,高密度种植的最大意义在于可以使林分尽快育闭从而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其生物量产出最大化。但同时育闭后由于高密度造成的相互竞争会导致单株生物量严重降低。而就竹柳来看,由于其枝桠短少,树冠小,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与低密度种植时相比其单株当年生地上部生物量仅由0.245kg减为0.21kg,只减少了14%,故竹柳更适宜于高密度种植,在150000-200000株/hm2的高密度下投入产出效益比远高于其它树种。   六、生物质发电能源林效益分析   近5年来,瑞典柳树无性系能源林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大,主要与瑞典农民贸易协会及其他各种机构把柳树作为一种农作物来推广有关。同时政府的补助金制度也为柳树能源林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必要条件。目前,瑞典南部及中部柳树能源林约有11000hm2,其中2000hm2是1994年种植的,1995年计划种植5000hm2。这些能源林每年每公顷平均的生物量生产为10~12t,相当于25~30m3木材或4~5m3燃油,约合25-30桶原油。如将所产的生物量用来发电,按照我国国产直燃发电机组发电效率单位电量原料消耗量1.37kg/kwh计算,这些能源林每年每公顷可供发电7300-8760kwh;若按照进口直燃发电机组发电效率单位电量原料消耗量1.05kg/kwh计算,则每年每公顷可供发电9500-11430kwh。   如果以竹柳作为分析对象,在超高密度(150000-20000万株/hm2)、超短期轮伐(轮伐期1~2年)的情况下,其每年每公顷平均的生物量生产可达37.8t以上,相当于94.5m3木材或15.12m3燃油,约合94桶原油。受目前全球金融风暴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暴跌,按照当前跌后价格平均43美元/桶计算,每年每公顷产值4042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7500元(汇率6.8)。如将所产的生物量用来发电,按照我国国产直燃发电机组发电效率单位电量原料消耗量1.37kg/kwh计算,这些能源林每年每公顷可供发电27560kwh;若按照进口直燃发电机组发电效率单位电量原料消耗量1.05kg/kwh计算,则每年每公顷可供发电36000kwh。电价按照0.5元/kwh计算,每年每公顷产值为13780-18000元。   此外,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社会积极行动,先后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许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发展和国际减排压力。通过植树造林活动吸收二氧化碳,抵减部分工业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是最可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由发达国家出资到发展中国家购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额外减排量的“碳汇交易”机制已经在我国逐步形成,由于森林、湿地等可以快速、大量地吸收、汇聚和储存二氧化碳,林业资产的CO2负排放,未来企业建造丰产速生林就有机会通过出售排放权就可以直接获得投资收益。   以建设竹柳能源林为例,其碳汇方面还可产生额外收益:有关资料表明人工林每生长1立方米约吸收1.83t二氧化碳,释放1.62t氧气,每立方米木材折合含碳量约0.25t。高密度竹柳能源林每年每公顷可生长木材约94.5m3,折合含碳量约23.6t。按照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碳价格是10美元/吨,每年每公顷竹柳能源林碳汇收益有236美元,约合人民币1600元(汇率按6.8计算)。   七、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相关政策及前景   在人类对能源消耗不断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应付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我国决定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当前重要的工作,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提出,“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将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液体燃料纳入其燃料销售体系”,并于2006年1月1日生效。对此,国家林业局能源办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立项,开展了“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研究”。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提出,“加快开发生物质能源,支持发展秸秆、垃圾焚烧和垃圾填埋发电,建设一批秸秆发电站和林木质发电站,扩大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生产能力”。同时为了鼓励扶持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政府已出台若干政策,对相关产业进行税收减免、财政补贴。   为进一步推动生物质能源的稳步发展,2006年9月,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林业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发展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在风险规避与补偿、原料基地补助、示范补助、税收减免等方面对于发展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化工制定了具体的财税扶持政策。此外,自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生效后,酝酿中与之配套的各项行政法规和规章也开始陆续出台。财政部2006年10月4日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对专项资金的扶持重点、申报及审批、财务管理、考核监督等方面做出全面规定。该《办法》规定:发展专项资金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依法设立,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包括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通过中央财政预算安排。   许多业内专家也提出了促进生物质发电的政策建议:   1.建议加大对生物质发电的政策支持力度。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根据项目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合理调整生物质发电的上网电价。同时,加快出台有利于促进生物质发电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例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贴息贷款等。建议国家将生物质发电列入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范围。建议按照《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给予生物质发电企业3年~5年所得税免征的优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机部门应将生物质发电燃料收储运相关设备纳入农机补贴计划。   2.建议加强规划指导和项目管理。国家以及各省应根据区域总体规划及生物质能资源分布特点,在资源评价和环境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结合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规划,制定生物质能发展规划,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要加强项目管理,完善技术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市场进入的技术和资金门槛,强化技术监督,优化产业结构,防止“一哄而上”。   3.建议完善生物质能利用产业链。加大科研投入,促进技术进步。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重点支持研究开发适合于生物质燃料收集、加工、储存、运输的装备,支持重点锅炉制造企业提升设备制造能力和工艺水平。完善生物质能利用相关的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支持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   维护和保持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是基本国策之一。发展林木质能源不仅是发展能源的新方向,又是发展林业的新方向,既可缓解能源危机,也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发展林木质能源可使处于废弃和自生自灭状态的资源有了用途和效益,从而促进农民对森林抚育、林木生长、荒山绿化的积极性,并增加农村的收入,这是脱贫致富的一种行之有效途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