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之“死”
储能之“死”储能是2022年火的,2023年埋的?2022年,全球新型储能产业如一匹脱缰的野马,肆意狂奔。一年时间,其新增投运规模首次突破20GW,达到20.4GW,是2021年同
储能是2022年火的,2023年埋的?
2022年,全球新型储能产业如一匹脱缰的野马,肆意狂奔。一年时间,其新增投运规模首次突破20GW,达到20.4GW,是2021年同期的2倍。
受俄乌战争影响,欧洲电价和天然气价格暴涨,户储市场于2022年遇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机遇。2022年全球户用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15.6GWh,同比增长136.4%。
具体来看,2022年,海外户储龙头派能科技2022年营收暴增191.55%;专注户储业务的艾罗能源和无锡旭浦更是一夜暴富,前者净利润增长453.86%,后者净利润增长更夸张,高达6142.18%。
2023年四季度,“储能寒冬”来了
2023年,四季度来临之前,看上去一副鲜花着锦之盛。中国储能市场半年时间便完成了此前十年的储能装机量。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新投运装机规模约8.63GW/17.72GWh,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
进入四季度以来,储能市场一系列问题陆续浮出水面,步入大众视野。
进军储能行业的企业愈来愈多,市场竞争渐趋白热化,为抢单、扩大市占率,相关企业盲目扩充产能,储能产品价格战也日趋激烈。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也在看不见的地方发生,最后表现在储能电站安全问题频发的问题上。
大家都知道储能市场出了问题,可都在装瞎、装聋,一年举办上百场展会,展商展品却大同小异,趋于同质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景一点踪影也看不到。
储能企业不通过升级产品、迭代技术进行创新,只想着投机取巧抢风口,捞一笔就跑路。“储能寒冬”可不就来了。
今年成立储能企业超5万家,1年更比3年强
通过在企查查平台上搜索“储能”关键词,勾选“企业名”、“经营范围”及“企业简介”后,维科网储能发现,我国成立年限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17日范围内的企业一共53436家。
从不同省份来看,今年新增储能企业最多的省份地区从多到少前5名依次是广东省(6932)、江苏省(4733)、北京市(3627)、浙江省(3425)和安徽省(2778)。正是近年我国储能产业发展比较好的几个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2022年新成立的储能企业数量是39719家,2021年和2020年更少,分别是9128家和5700家。2020-2022年累计成立储能企业数量为54547家。
可以看出,2023年还没结束,今年新增的储能企业数量是2022年的1.35倍了,与前三年累计成立数量相差无几。储能市场竞争渐趋白热化,大家开始“不择手段”了。
产能过剩+价格战=谁也别想好
基于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储能市场一派烈火烹油的盛景,宁德时代、比亚迪、瑞浦兰钧、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等动力电池企业,海辰储能、楚能新能源、宝丰集团、盛虹动能、三一锂能等新崛起的储能电池企业,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阿特斯、协鑫集团等光储融合企业,南都电源、鹏辉能源、派能科技、中天储能、海基新能源等储能老兵前仆后继的加入了“扩产潮”之中。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3季度末,储能厂商已公布扩产计划有87项,总投资5314.29亿元(部分项目含动力电池产能),规划储能电池及系统总计扩产产能超900GWh。
产能过剩,产品还要卖,为抢占市场份额,一众储能企业打起了价格战。
2023年四季度以来,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储能系统最低报价低至0.9元/Wh,直流侧低至0.66元/Wh,甚至有的企业喊出了0.45元/Wh的低价。对比往年,这样的价格完全是对半砍,跌穿了“地板”。
产能过剩叠加价格战,最后的结果就是,储能行业里,谁也别想好!
劣币驱逐良币,结果是储能事故频发
据企查查显示,目前,我国储能企业累计突破144484家,14万家储能企业工具一堂,其中必然良莠不齐,总会有企业动歪心思,企图劣币驱逐良币。
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储能电池自身的危险性,带来的结果就是,全球储能市场,火灾、爆炸事故接连不断。
10月,在德国中部 Hesse 州的 Lauterbach地区,一个30KWh 户用电池储能系统发生爆炸。
9月,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发生储能系统起火及爆炸事故8起,包括美国Valley Center储能项目电池储能单元起火、澳大利亚Bouldercombe电池储能项目起火、法国养鸡场光伏储能装置爆炸等。
8月,珠海市香洲区屏北二路广通物流园内储能柜突发起火,珠海市消防救援支队在抵达现场后30分钟内扑灭明火,随后将有爆燃风险的电池柜转移至空地进行9小时的冷却降温,现场无人员伤亡。
尾声
储能是储能是2022年火的,2023年埋的?
这话说的过早,四季度以来,储能市场遇冷,更像是“破而后立”。
2022年到2023年四季度以前,全球储能行业猝不及防的赶上了风口,大家都很急,急着抢占市场份额,急着打出名声,急着立稳脚跟。这个过程里,速度就是一切,其他的很难兼顾。
四季度以来,储能行业“遇冷”,这是一件好事。
“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在行业遇冷的时候,大家也有了喘息、思考和纠错的时间,有的放矢的提升高质量产品产出率,并加速产品性价比提升。成为储能新浪潮来临后的弄潮儿。
毕竟,新能源装机量还在继续增加,今年前8个月,非化石能源重点项目投资在全国能源总投资中的比重超过四成。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额超过3500亿元,部分省区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速均超过200%。
新能源发电渗透率快速攀升,其出力波动加大,负荷侧不确定性随之增加,市场对储能的需求只会日益高涨。市场就在那里,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