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没订单的“鬼”,是谁养出来的?
储能没订单的“鬼”,是谁养出来的?近日,一篇题为《储能新鬼故事已经开始没订单了》的文章横空出世,掀起行业诸多热议。文章内容显示,在欧洲大户储市场,亚非拉储能“边角料”市场,国内大储
近日,一篇题为《储能新鬼故事已经开始没订单了》的文章横空出世,掀起行业诸多热议。
文章内容显示,在欧洲大户储市场,亚非拉储能“边角料”市场,国内大储、工商储等储能市场里,一众储能厂商打着打着价格战,一回头发现,一只叫“储能没订单”的鬼从门里钻了出来,这扇门的钥匙叫“内卷”。
具体来看,欧洲天然气等能源价格下跌,户储性价比骤降,各路户储厂家为清空库存,纷纷开启价格战,客户对新货没兴趣,户储市场没订单了;储能行业的“边角料”市场——亚非拉市场,一年新增五六十家的储能品牌打价格战,电池价格半年暴跌了一半,“连华为都被卷出了南非市场,暂停了户储销售”;同时,国内火热的工商业储能似乎也在挤出泡沫,甚至变得有价无市。
对此,有人乐见其成,快意的表示“哈哈哈,挺好。是该死一波没有核心技术混日子产能过剩的企业了。”
有人稳坐钓鱼台,一脸从容的说“行业洗牌而已,无须太过焦虑。”
也有人抚今思昔,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样子道“想起当年的VCD,DVD。卷起来全行业无赢家,多输格局了。”
总体来看,对于储能逐渐没订单的现象,大家好像都是一副预料之中的样子。仿佛所有人都预料到了,早晚有一天这只叫“储能没订单”的鬼会从门里钻出来。
储能系统报价0.72元/Wh,卷死你们!
“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这只鬼是一众储能企业,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念头,在储能市场上疯狂内卷,打价格战后结出来的果子。
这场价格战疯狂到了什么程度呢?从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2023-2024年储能系统框架集采开标公示中可见一斑。
华能4.1GWh储能集采分三个标段,标段一采用集中控制式电化学储能系统,预估容量为2.5GWh(2h、4h系统);标段二采用分散式模块化、组事式电化学储能系统,预估容量为1.5GWh(2h、4h系统);标段三采用1C电化学储能系统,预估容量为100MWh(1h系统)。
48家企业参与标段一的投标,最高报价为0.92元/Wh,值得注意的是,标段一的最低报价达到了惊人的0.724元/Wh,打破了储能系统招投标的历史最低价。
要知道,从成本核算角度分析,以目前电芯市场报价较低的0.45元/Wh计算,再加上从电芯到直流侧集装箱集成的成本在0.2元/Wh左右,以这个企业0.72/Wh的均价,留给交流侧的成本空间仅剩0.07元/Wh。
储能系统报价0.72元/Wh,数字里满满的都是一个词——“卷死你们”,不知道报价企业是哪家,但不得不说,是真的狠。
储能三大趋势,揭秘谁养的鬼
在你小区的门口,两家新饭店同时推出了一道菜品,而且都色香味俱全,饭店服务之类的也都差不多,你去吃哪家的?哪家便宜吃哪家呀!
从今年上百场储能展会展出的产品来看,储能市场发展大致有三大发展趋势。
其一是,工商业储能赛道成了香饽饽,谁都想伸出手抓一把。
现在,工商业储能赛道上挤满了人,包括听风而来,看好工商业储能赛道,并重金押注的跨界企业。在大储、户储等细分赛道上有收获后,想在工商业储能这条新兴赛道上分一杯羹的企业。为扩大产品应用场景,瞅准了工商业储能动力电池企业。在光储融合大道上迈步前行的光伏企业。已经在储能电池、PCS、BMS、箱体、系统集成等领域站稳脚跟的储能上下游企业。
其二是,储能产业链界限正在变得模糊。
受美国、欧洲等对我国企业进行恶意制裁影响,我国企业都患上了“被卡脖子恐惧症”,储能企业都很怕被人卡脖子,想要把整条产业链都握在自己手里。
现在的储能市场,尤其是工商业储能市场,电池企业、BMS企业、PCS企业等企业在做集成,集成商在想着自研核心零部件。产业链上任何一环的厂家,再见面可能供应商和客户的身份逆转了。比如,供应商想从下游客户处换取订单,就要帮其获得项目;同时,整条产业链上的任意一家企业,都有可能成为工商业储能项目的开发方,成为集成商、资金方的客户。
其三是,光储融合加速,光储充一体化未来可期。
随着光伏装机量提升,光储融合的前景看起来非常光明,一众光储企业纷纷推出了光储一体化相关产品。
新赛道就那么两条,可我国现在有超过14万家储能企业,狼多肉少。储能企业想多吃肉,提升产品质量、创新储能技术这条路不好走,大家你追我赶的,进度都差不多。这个时候,只能打价格战了。尴尬的是,之前储能挣钱的时候,各大储能市场产品库存过多,这两年产能又疯狂爆发,市场供需极度不平衡。结果就是,大家一起含泪亏本大甩卖,卷死谁算谁,反正停不下来。
降价严重,内卷激烈,大家都知道,继续下去,早晚要逼出一只叫“储能没订单”的鬼。不过,“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最后的结果就是,真的见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