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丽江2023年能源重点任务:开工建设25个光伏发电项目和绿氢零碳智慧制氢工厂
云南丽江2023年能源重点任务:开工建设25个光伏发电项目和绿氢零碳智慧制氢工厂4月3日,丽江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通知提出,绿色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强引擎
4月3日,丽江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通知提出,绿色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强引擎,隆基一期、二期单晶硅项目提质增效,隆基三期年产13GW单晶硅项目即将投产;石英坩埚二期建成,五星石墨二期开工;上海迪赛诺整合重组映华集团并完成一期改扩建;“新能源+绿氢”产业项目全面推进,开工建设新能源项目203.8万千瓦,开工建设25个光伏发电项目和绿氢零碳智慧制氢工厂,云南省首座加氢站在丽江建成投运。15对保留煤矿取得项目核准批复,10对煤矿复工建设;“丽江云”二期扩容、丽江智慧城市古城区试点等数字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2%。消费市场持续恢复,电子商务网络交易额增长5.29%,商贸物流产业规模达290亿元;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净增43户;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2.7%。
构筑硅光伏产业集群,发展氢燃料电池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成立华为丽江数字化建设专家工作站,推进丽江智慧城市建设,打造丽江华为东数西算绿色算力基地、云南省智慧城市标杆。
原文如下:
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代市长李刚代表市人民政府在2023年3月22日丽江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作报告》已经大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抓好贯彻落实。
2023年3月25日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3月22日在丽江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代市长 李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稳中求进,难中求成,五届市人民政府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五届市人民政府履职的第一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工作要求,攻坚克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了五届市人民政府工作良好开局。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结构优化。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增速排名全省第4位,分别比全国、全省高3.1、1.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7%,增速连续2年排名全省第1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增速排名全省第5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增速排名全省第5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5%,增速排名全省第4位。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较2021年提高2.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成效明显。170个在建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总投资2328.7亿元;集中开工项目114个、总投资1090.5亿元,开工率、入库率、投资完成率均居全省前列,6次获得2022年度省固定资产投资“骏马奖”。
——产业发展加快转型、绿色凸显。产业投资增长47.8%,建筑业总产值增长23.1%;能源工业投资增长138%,绿色能源产业比重持续提高;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1%,制造业占工业比重持续提高。“风光水储”一体化、“新能源+绿氢”、生物医药等绿色产业正在由理念变成现实。
——文化旅游提档升级、蓄势复苏。丽江入选全国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产业工作激励10个城市之一。完成旅游业投资47.34亿元、增长97.36%。A级景区从19个增加到35个,累计建成28个半山酒店、22个国家级旅游民宿。丽江观光火车一期建成,全球首列全景观光山地旅游列车空载试运行。旅游恢复势头强劲,接待人数和总收入分别增长58.6%、67%。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质量提升。华丽高速丽江段、宁永高速实现通车。丽江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加快推进。完成国道353长水至拉市段和玉甘路改造提升。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58公里,建成绿美农村公路230公里。实施重点水利项目33个,投资27亿元。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速推进,建成中济海运动休闲公园,花园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民生福祉保障有力、稳步提高。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73.4%。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农村危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全面推进。发放救助资金4.3亿元。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5250元、增长16.0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2.7%、6.9%,增速分别排名全省第7位、第6位,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2022年,面对疫情严重影响、房地产市场大幅下行、服务业长期承压等严峻形势,市人民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开拓进取,部署实施系列三年行动,坚定不移抓项目、抓投资、抓产业、抓招商、抓市场主体、抓营商环境,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六稳”“六保”有力有效。始终坚持科学精准防控疫情,适时优化调整防控措施,积极应对暑期旅游高峰疫情防控,确保了疫情防控不同阶段平稳过渡,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千方百计助企纾困,办理留抵退税31.04亿元,为192户企业提供调头资金22.8亿元。“金融超市”助企纾困模式全省推广,贷款净增66亿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11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94万人、增长38.94%。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惠及职工3.5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增长4%,实现“18年连增”。基本医疗保险执行率达100.63%,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药机构645家。争取到位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33.21亿元、增长8.6%;“三保”支出90.67亿元。10件惠民实事全部完成。
(二)统筹旅游品牌提升和恢复发展,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加快推进。为文旅企业兑现奖补、纾困资金3.8亿元,发放贷款34.66亿元。丽江古城智慧小镇案例入选全国文旅数字化创新实践优秀案例,老君山黎明景区认定为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拉市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丽江市旅游条例》颁布实施,创建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2家,新增17个省级非遗项目。推动丽江旅游商业综合体TOD项目、丽江雪山旅游观光火车项目建设,完成市游客集散中心、玉龙雪山冰川博物馆、狮子山景区夜游、世界记忆遗产纳西东巴古籍文献馆等项目建设。推出木府·奇遇夜、红谷坡地艺术区、星托邦营地等新产品,甲子村、玉湖村、均良村农文旅发展模式全省推广,重启丽江雪山音乐节,举办“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国际汽车拉力赛等品牌赛事和“神彩飞扬首届丽江写生双年展”活动。
(三)统筹城乡建设和人居环境提升,城乡发展更趋协调。完成市级国土空间“三区三线”划定。实施城市更新,改造老旧小区9个376户,新建公共停车位5200个,新增城市绿地12.1公顷。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玉龙县被命名为“云南省美丽县城”,省级美丽县城达2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排名全省第6位。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226个、编制率93%,实施农房抗震改造2215户。实施乡村振兴“2+6”等试点项目79个;永胜县美丽三川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入选“2022全国乡村振兴旅游目的地”名单,60个乡村列入全省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示范乡镇、精品村、美丽村庄名单。移民后期扶持发展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动态监测帮扶4.9万户,投入各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6.63亿元,上海援助资金1.6亿元,整合财政涉农资金9.01亿元,年收入7000元以下脱贫人口全部清零。
(四)统筹保护优先和绿色转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取得明显成效。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7年保持100%。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完成泸沽湖、程海“两线”划定,严格“三区”管控;成立高原湖泊研究中心;泸沽湖、程海、金沙江干流丽江段、漾弓江流域水质稳中向好,拉市海水质持续提升,13个地表水国控断面和21个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丽江市被命名为2022年度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无废城市”创建扎实推进。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森林覆盖率达72.14%;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10个、省级森林乡村84个;创建绿美乡镇5个、绿美村庄10个。完成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开工建设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扎实推进,乡镇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五)统筹产业发展和新能源开发,绿色经济新动能持续增强。高原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建设高标准农田13.68万亩,粮食生产实现“18连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净增31户;东方希望生猪养殖项目建成投产;三川实业集团、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宁蒗县被列为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华坪县、玉龙县被列为省“一县一业”特色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9%。绿色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强引擎,隆基一期、二期单晶硅项目提质增效,隆基三期年产13GW单晶硅项目即将投产;石英坩埚二期建成,五星石墨二期开工;上海迪赛诺整合重组映华集团并完成一期改扩建;“新能源+绿氢”产业项目全面推进,开工建设新能源项目203.8万千瓦,开工建设25个光伏发电项目和绿氢零碳智慧制氢工厂,云南省首座加氢站在丽江建成投运。15对保留煤矿取得项目核准批复,10对煤矿复工建设;“丽江云”二期扩容、丽江智慧城市古城区试点等数字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2%。消费市场持续恢复,电子商务网络交易额增长5.29%,商贸物流产业规模达290亿元;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净增43户;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2.7%。
(六)统筹项目建设和有效投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持续完善。落实重大项目推进常态化调度制度和储备工作机制,项目牵引作用持续发挥,投资潜力进一步释放。争取到位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44个,到位资金8.9亿元;新增政府债券资金34.23亿元。古宁高速、玉维高速、四川稻城至丽江高速拉伯至大东段、都香高速宁蒗至香格里拉段建设加快推进;丽香铁路丽江段具备通车条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城乡供水一体化、滇中引水丽江段及配套工程、龙蟠提水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建成220千伏里程碑输变电、110千伏白沙输变电等电网工程。城镇燃气管网、“智慧丽江”建设不断优化提升;新建5G基站950个。
(七)统筹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激发。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国资国企、财税金融、教育医疗、殡葬、统计、供销等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政府公信力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显著提高,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化交易电量27.9亿千瓦时、增长56%。新登记市场主体3.42万户、增长18.23%;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6.4%,增速排名全省第4位,占GDP比重达58.1%。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51场次,实施国内合作项目182个,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增长25%。新设立外资企业增长30.77%,进出口总额增长6.7%。推进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滇西北野生植物基因库等创新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达31户。获认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新建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9个;深化“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培养产业带头人360人;发放人才服务绿卡644张。
(八)统筹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持续巩固。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74所;完成市一中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建设,丽江润泽高中招生办学;基础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市一中综合改革等全面推进;中考、高考各项重点指标稳中有进,义务教育“双减”“双升”有力有效;建成丽江职教园区,设立丽江职业技术学院;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扩建、丽江师专改扩建及专升本工作有序推进。市人民医院祥和分院、市中医医院建成投用,市人民医院荣华分院加快建设,进一步扩大了医疗资源供给。成功举办云南省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养老服务、儿童福利体系不断完善。完成宁蒗县“1·02”地震恢复建设。平安丽江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强化;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安全生产和风险防范化解等责任,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积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提高。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国防教育、兵役征集、民兵建设、支援边境疫情防控、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扎实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统计、外事、侨务、史志、广播影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妇女儿童、慈善社工、残疾人、红十字等工作不断加强。
一年来,我们持续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践行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认真践行“三法三化”和“三个马上”,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厉行勤俭节约。开展“争一流、促跨越”行动,推动各行业领域争先进位。严格依法行政,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完成7件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备案。出台《丽江市人民政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实施细则》,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165件、市政协提案235件。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丽江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承受了巨大压力。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拼搏奋进,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省前5位,成绩来之不易、成之惟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社会各界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丽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人员和各条战线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支持丽江的中央、省属驻丽单位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支撑丽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特色产业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科技、教育、人才对产业发展支撑力不足;市场主体总量不大、竞争力不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还需持续提高;财政金融、安全稳定、自然灾害等风险不容忽视。受疫情严重影响,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差预期目标2.9个百分点。我们要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挖潜力、保安全上下功夫、见成效。
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上坚毅笃行乘势而上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进丽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融入和服务大局谋发展,主动融入国家“两步走”战略和云南落实“三个定位”重要要求、推进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的系列部署,结合实际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分阶段谋划、分步骤实施好市委“三年大提升、八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的奋斗目标,确保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省前列。要抓住机遇谋发展,抓住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系列政策和加快经济恢复发展等重大机遇,抓住省委省政府大抓产业、大抓工业等重大机遇,深化补短板、谋项目、找资金、防风险,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谋划储备开工一批高质量、能落地、效益好的重点产业项目。要用好政策谋发展,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个坚持”“六个更好统筹”“五个重大问题”和“五个方面的政策取向”,落实好省2023年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主动研究政策、掌握政策、运用政策,抢抓政策窗口、精准有效发力,将政策措施转化为推动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项目、真金白银,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一是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建设产业研究院和技术创新中心。做强创新主体,着力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科技引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选拔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充分释放创新驱动发展活力。培引精深加工企业,打造高附加值系列产品。
二是坚持产业强市战略,优化经济结构。实施产业强市三年行动,围绕工业拓展转型升级、金沙江绿色农业提质增效、旅游业创新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发展,打造文化旅游、绿色工业和现代建筑、金沙江绿色农业、数字经济、大健康、商贸物流等重点产业,加快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加快形成支撑有力、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绿美丽江。发挥绿色能源优势,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打造云南省“风光水储”多能互补基地、“水电硅材一体化”产业示范基地、氢能应用试点城市、绿色储能示范城市。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努力创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培育绿色发展动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建低碳零碳智慧示范产业园区,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四是坚持弘扬开放包容,优化营商环境。紧盯比较优势精准招商、紧盯产业优化升级靶向招商、紧盯产业链价值链合力招商、紧盯现有企业以商招商,增强招商项目的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引进“链主”企业、总部企业。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市场、创新、政务、法治、人文“五大环境”全面提质的标杆州市。
五是坚持共同团结进步,促进共同富裕。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落实好“枝繁干壮”“石榴红”工程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广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补齐医疗卫生短板,增强社会保障服务能力。大力推进乡村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三、奋进新征程,勇担新使命,不断开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推动党的二十大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努力开创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是今年工作的鲜明主题。我们要扛牢使命、勇于担当,干出新作为、展现新气象。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和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提振发展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全力稳增长、强产业、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推动全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力推动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乡村振兴示范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取得新进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建议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城镇调查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
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10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品牌和实力提升,全力打造全国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推进旅游提质增效。精准对接国家关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工作激励的机制和政策,积极推进丽江古城、玉龙雪山创建世界级景区,推进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加快泸沽湖控湖转坝和摩梭小镇建设,推进泸沽湖、老君山创建5A级景区,加快拉市海4A级景区创建步伐。推进旅游住宿业提档升级,引进、建设一批品牌酒店、高端民宿。挖掘民族特色餐饮,打造“丽江美食”品牌。制定《丽江市旅游条例实施细则》,推进文旅发展法治化、规范化;持续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构建友好亲和的宜游环境。推进旅行社集团化,做大做强本土文旅企业,引进文旅龙头企业。加强旅游人才培引和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服务能力。发挥好智慧丽江文旅分中心作用,提升旅游智慧化水平。
大力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优化提升“一体两翼、一带两区、四环多点”总体布局,推动丽江旅游从古城雪山游向全域旅游拓展。统筹规划老君山保护开发,格拉丹景区今年5月实现运营。发展永胜康养旅游度假区、华坪康养旅游休闲区,加快拉市镇、白沙镇与中心城区的同城化发展。推进雪山旅游观光火车、九子海沉浸式原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加快100个旅游营地建设,实施西山、环九子海、东巴谷至九子海、甘海子至珍珠湖等森林健身步道建设,实施环程海、拉市海生态廊道建设。
打造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新品牌。推进国家级休闲街区、文明旅游示范单位、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推出一批金牌旅游村、最美乡村(乡愁)旅游地,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重要门户和发展先行区。加快推进丽江旅游商业综合体TOD项目建设。抓住后疫情时代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新需求,大力发展健身、康养旅游,发展以“候鸟式”“疗养式”“田园式”旅居养老为代表的健康养老服务产业,推动城旅融合、农旅融合、体旅融合、康旅融合、商旅融合、科旅融合发展,丰富休闲度假、研学旅游、生态旅居、森林康养、户外健身运动、会议会展等产品供给。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创建,提升“文化丽江”品牌。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物、革命文物、东巴文化数字化保护和开发,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持续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丽江段建设,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品牌文化产业园,大力发展具有鲜明丽江元素的高端文创产品,打造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业态、新产品、新市场。繁荣文化事业,创新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数字智慧丽江文化服务网络,推进融媒体、“丽江市公共文化云”平台等建设,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倡导全民阅读;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推动文艺精品创作,打造音乐、美术、文学、电影等文化新地标。
全面提升文化旅游综合效应。加强文创商圈、夜间经济集聚区建设,打造多元化夜间经济形态。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加入“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城市联盟”,拓展旅游客源市场。打好遗产牌、文化牌、旅游牌,继续办好雪山音乐节、格兰芬多自行车节等节庆赛事活动,促进全世界遗产地、知名旅游城市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落实好旅游恢复发展政策措施,提振文旅市场信心,促进文旅消费,推动旅游从门票经济、观光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变,实现旅游人数的合理增长和旅游收入的显著提升。
(二)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防止返贫监测预警,落实“一户一策”精准帮扶举措,强化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坚决防止整村整乡返贫。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善衔接补助资金“联农带农”机制,提高脱贫人口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确保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6%以上、年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脱贫人口清零。深化沪滇协作和定点帮扶,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不断提升脱贫质量和成色。
扛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建成高标准农田18.55万亩以上,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92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51万吨以上,储备粮食2.2万吨。完成国土综合整治4万亩。健全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提升粮食生产、储运、加工、流通等应急保障能力。
全面加强乡村建设。落实好“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科学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打造一批省级示范乡镇、精品示范村和美丽村庄;深化“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大力培养产业带头人。切实加强以产业和宜居为重点的移民后期扶持发展工作。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实施12814座农村卫生户厕、72座卫生公厕改造建设,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活垃圾处理。实施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00公里。实施农村“亮化”工程。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和农村电网巩固提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林业、供销社等改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农村移风易俗,提升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强化“三区三线”空间管控,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加快荣华片区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建设;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6个3410户、城镇棚户区600套,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504套。新增公共停车位5000个、城市绿地30公顷。力争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城市,争创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扎实做好迎接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复检复审工作。加快城中村改造,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全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平稳发展。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左右。
(三)聚焦绿色低碳发展,高质量推进绿美丽江建设
提升污染防治质效。坚决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泸沽湖、程海“两线”“三区”管控,做好湖泊保护立法工作,持续改善流域生态和湖体水质。加强金沙江丽江段、漾弓江等重点河流保护治理,加快中心城区污水系统综合治理,建成市第三污水处理厂,修复改造污水管网80公里。全面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强化固体废物、医疗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品处置监管,促进治污减排,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抓好土壤、地下水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积极推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持续加强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治理,抓好面山造林绿化和岸线复绿。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地监管,强化湿地保护恢复,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落实林长制,深化天然林保护,持续推进森林丽江和国土绿化行动。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融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和省“1+N”政策体系,推进碳汇项目开发,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引导重点行业深入实施清洁生产行动,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统筹推进绿色低碳机关、家庭、学校、社区、商场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快发展低碳交通,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90%以上,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约车占比达80%以上。
高质量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古城区要全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推进花园城市建设,玉龙、永胜、华坪、宁蒗县要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抓手,积极打造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和地域特色鲜明的绿美城市。各县区至少建成1个以上绿美乡镇、建设不低于10%的绿美社区和绿美村庄,全市建设612公里绿美公路、5条(个)绿美河湖、10个绿美校园、2个绿美园区、7个绿美景区。
(四)聚焦特色优势,加快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
推进金沙江绿色农业全链条升级。古城区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玉龙县打造滇西北中药材产业区域集散地,永胜县打造全省食用菌产业重点县和出口贸易领先县,华坪县打造中国芒果产业第一县,宁蒗县打造滇西北重要马铃薯优质种薯产区和优质苹果产区。新增农业产业龙头企业42户。提质养殖业及加工,确保上海东方希望丽江生猪养殖全产业链项目建成投产;抓好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实施金沙江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链、加工园区建设,推动农业生产端和加工端增值增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75:1。
加快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以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业为主的绿色工业。开工建设新能源项目100万千瓦,新增装机150万千瓦。推进阿海—梨园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组建三峡丽江低碳城市能源科技创新研究院,推进“新能源+绿氢”项目建设,确保绿氢零碳智慧制氢工厂投产,实施束河、白沙氢能智慧小镇建设,推进旅游大巴、雪山旅游巴士等氢能汽车推广应用,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确保单晶硅三期投产达产,推进五星石墨二期建设、谋划三期,推进石墨双极板、氢燃料电池、膜电极和催化剂等项目建设。加快新能源项目并网和数字电网项目建设。
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推进16对保留煤矿“五化”升级改造。推进砂石行业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现代建筑业,落实《丽江市促进建筑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六条措施》,加快建筑产业园建设,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优化建筑业发展环境,积极引进央企、省企及市外优秀建筑业企业来丽落户,建筑业产值增长25%以上。加快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园、玉龙县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建设。创建绿色零碳和智慧示范园区,力争华坪产业园区总产值达250亿元以上,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产值达50亿元以上。
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引进物流、冷链等供应链管理企业,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加快发展壮大物流、商贸、网络货运总部经济,推进古城区、永胜县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业发展。创新消费场景、释放消费潜力,强化消费政策供给,支持住房改善、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养老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有序发展直播带货等新消费业态。
(五)聚焦项目投资,加快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抓实重点项目投资。坚持每季度调度重点项目开工和推进情况,坚持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重点项目、重点产业现场观摩活动,营造“比学赶超、大干快上”的浓厚氛围。积极争取和用好中央、省预算内资金、政府债券资金,强化用地、用林、用能等保障,狠抓开工率、入库率、投资完成率,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接续推进10大重点项目建设,抓牢工业、农业、文旅、绿色能源、交通、水利、乡村建设投资,稳住房地产投资,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支撑经济平稳增长。撬动社会资本和民间投资,保持重点领域投资较快增长。加强产业类项目谋划,充实完善重点产业链项目库,加大产业类项目投资力度,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力争产业投资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古宁高速、玉维高速、四川稻城至丽江高速拉伯至大东段、都香高速宁蒗至香格里拉段建设,做好宁蒗至华坪至永仁、永胜至鹤庆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国省道干线公路和乡村公路建设改造。推动丽香铁路建成通车。配合做好大丽攀铁路开工建设。全力推进丽江机场三期改扩建和强基拓线,新增国际国内航线7条,通航城市达95个。推进金沙江中游库区(丽江境内)航运基础设施综合项目建设。
加快水利能源网络建设。加快推进滇中引水丽江段及配套工程、南瓜坪水库、黑白水河引水丽江坝水生态修复等项目建设,加快永胜、华坪大型灌区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建设500千伏太安输变电扩建等8个电网项目,推进华坪产业园区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燃气输送管网。
加快通信物流网络建设。推进5G网络向农村覆盖,新建5G基站600个。推进“智慧丽江”建设。健全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加强冷链、航空、智慧物流网络建设,推进公路、铁路、航空承运多式联运并行发展。
(六)聚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政府系统机构改革。加快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强化预算和绩效管理,推动财力下沉,支持基层落实“三保”。推进重点产业市场化投资运作。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和改制试点工作。持续深化水价、能源、农村、统计、供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等领域改革。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依托丽江航空口岸优势,拓展国内国际和周边旅游环飞航线,争取丽江机场开展航空口岸签证业务。加快推进空港经济区建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和泛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圈、滇川藏等区域合作。加快跨境电商发展,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推动外贸进出口取得新突破。
推动市场主体提质增量。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抓好纾困、培引、双创、改革、服务等重点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优化服务,着力做多增量、优化存量、壮大体量、提升质量,激发大众创业活力,保持市场主体平稳较快增长。落实领导干部和部门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
强化精准招商引资。突出资源优势招商、产业链招商、“一把手”招商,着力引进“平台型”产业运营商和“链主”企业,积极承接符合丽江发展需求的产业转移,跑出精准招商加速度。建立重点产业链招商专班,重点围绕文化旅游、绿色能源、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全面提高签约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率,省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增长15%以上。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严格落实营商环境条例,深入推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全面提升各环节审批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提高服务市场主体的能力和水平。深化拓展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一部手机办事通”,持续推进“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新环境。
(七)聚焦科技创新引领,不断激发跨越发展新动能
切实推动创新丽江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三年行动,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全市研发投入增长17%以上。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30户以上。积极争取重大科技项目、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丽江。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进云南泽维甾体激素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二期改扩建,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构筑硅光伏产业集群,发展氢燃料电池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成立华为丽江数字化建设专家工作站,推进丽江智慧城市建设,打造丽江华为东数西算绿色算力基地、云南省智慧城市标杆。培育发展信息技术、绿色环保、健康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新建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加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科技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和扶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持,加强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支撑丽江特色优势产业创新示范。
(八)聚焦基本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继续实施好《丽江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建设,深化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基础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等系列改革。打造“张桂梅思政大讲堂”,推进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推动张桂梅师德教育实践培训基地建设。组建丽江职业教育集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联合办学,完成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三、四期改扩建,推进丽江师专专升本,丽江职业技术学院实现招生办学,打造拥有2所本科院校、1所职业专科院校的丽江高等教育新格局。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
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深化医保、医疗、医药联动改革,推进古城区人民医院改扩建和玉龙县中医医院、永胜县人民医院分院建设,推进中医药振兴和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多层级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确保基层诊疗率达65%以上,县域就诊率达90%以上。持续实施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扎实抓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细化落实国家“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围绕“保健康、防重症、优服务”,新增33张重症ICU床位,建成市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加大医疗资源供给,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做好重点人群服务保障,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全面推进健康丽江建设。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服务体系;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推进医养结合的高端综合性医疗服务机构建设,打造健康养老示范区和特色健康养老集聚区,布局一批集休闲旅游、康体养老等于一体的综合养老项目。实施生育支持工程。组建体育发展集团,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推动体育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加快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国际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建设,举办全民健身和民族特色体育赛事。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多渠道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1.2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400人,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43万人以上。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严厉打击各类欠薪行为,保障好劳动者合法权益。
全面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健全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4000人以上,社会保险执行率达到100%。进一步落实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结算、门诊共济等便民惠民政策。落实低保、特困、优抚等特殊群体救助政策,充分保障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合法权益。
(九)聚焦平安丽江建设,持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强化平安丽江、法治丽江建设。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健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持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开展新一轮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发生。深入实施防灾救灾减灾重点工程,强化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工作,加强森林消防和消防救援力量建设,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强化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监管,抓好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申报创建和复审工作。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安全生产、意识形态、民族宗教、生态环境、社会稳定、财政金融、房地产等方面,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监测预警,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积极稳妥推进政府债务化解,强化企业债务化解和约束,守牢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规模性返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底线。
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持续推进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做好国防教育、兵役征集、双拥共建、优待优抚、退役军人事务、军事设施保护、军民融合等工作,不断巩固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
同时,进一步做好参事、史志、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决策咨询、侨务、外事、气象、水文、红十字、慈善等工作,支持群团组织发展。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继续办好10件惠民实事。
(十)聚焦作风效能提升,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强政治建设。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站稳人民立场,锤炼忠诚品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加强法治建设。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查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强化司法、审计、统计监督,重视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加强诚信建设。全面落实和兑现招商引资承诺、对企业的承诺、扶持企业发展政策措施,依法依规推动政务失信专项治理,推进政务诚信、社会诚信、商务诚信和司法公信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政府讲诚信,赢得企业的信心、群众的安心。
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大力践行“三法三化”和“三个马上”,深入开展“争一流、促跨越”行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为群众办实事、为丽江尽心力作贡献成为全市各级政府鲜明的实践品格。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巩固精文简会成果、改进督检考事项,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
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省纪委全会精神,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自觉,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和清廉丽江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对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监督,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一刻不停、一严到底、一以贯之,以全面从严治党保障高质量发展。
各位代表!重任在肩,更须砥砺奋进;使命在肩,更须踔厉奋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团结奋进,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丽江新实践!
附件1
2023年10件惠民实事
一、实施城乡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
目标任务:一是建成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增加污水处理能力2万立方米/日;改造提升中心城区污水管网80公里;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二是建设10个口袋公园,提升改造5条城市绿道,创建40个园林式居住小区(单位),新增城市绿地30公顷,新增中心城区停车位5000个。三是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个3410户、农房抗震改造2513户,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504套;新建城镇燃气中压管网10公里。四是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00公里。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目标任务:一是完成市人民医院荣华分院一期主体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二期项目,加快推进医养结合的高端综合性医疗服务机构建设。二是新增33张重症ICU床位,有效提升重症救治能力。三是深化县级公立综合医院专科能力提升工程,80%县级公立综合医院设立精神科、眼科、老年病科。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区)人民政府
三、稳定和扩大就业
目标任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1.2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43万人以上。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四、实施“惠老阳光工程”
目标任务:加快构建“十五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建设“老年幸福食堂”3个;实施500户困难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五、促进教育体育发展
目标任务:丽江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并招生;资助学生20余万人次以上;办好“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
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六、保障农村供水安全
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农村供水保障项目建设,解决供水保障人口2.3万人。完成永胜县9个、华坪县10个、宁蒗县14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
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七、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目标任务: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12814座农村卫生户厕、72座卫生公厕改造建设。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八、持续关爱残疾人
目标任务:完成残疾儿童康复训练100例;为3000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为1000名重度肢体、精神、智力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
责任单位:市残联,各县(区)人民政府
九、拓展法律援助服务
目标任务:开展各级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和办理法律援助400件,开展免费法律援助咨询1万人次。
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十、切实保障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目标任务:做好2023年度冬春救灾资金的争取和发放工作,向上争取中央及省级冬春救灾资金1000万元,为受灾群众发放救灾资金,切实保障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责任单位:市应急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附件2
2023年10大重点项目
一、推进丽江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总投资72.94亿元,2023年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古城区人民政府
二、推进4条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建设都香高速公路宁蒗至香格里拉段、古城至宁蒗高速公路、玉龙至维西高速公路、四川稻城至丽江高速公路拉伯至大东段。总里程425.45公里,总投资948.92亿元,2023年完成投资170亿元以上。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古城区、玉龙县、宁蒗县人民政府
三、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丽江旅游商业综合体TOD项目、丽江雪山观光火车、丽江玉龙雪山—九子海风景区原乡生态旅游项目。实施4条森林健身步道建设、2条生态廊道建设。观光火车总里程约60公里,森林健身步道约100公里,生态廊道约60公里。总投资约115亿元,2023年完成投资35亿元以上。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林草局、玉龙雪山管委会,古城区、玉龙县、永胜县、华坪县人民政府
四、推进金沙江中游库区(丽江境内)航运基础设施综合项目建设。建设金沙江中游库区航运基础设施综合项目一期、二期工程,云南便民交通码头丽江三股水浮码头项目以及金沙江石鼓至虎跳峡旅游文化航道工程。总投资26.4亿元,2023年完成投资9亿元以上。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五、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推进南瓜坪水库、黑白水河引水丽江坝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总投资60亿元,2023年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
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古城区、玉龙县、永胜县、宁蒗县人民政府
六、建成投产隆基三期年产13GW单晶硅项目、加快推进五星石墨二期工程、推进16对保留煤矿复工建设。总投资81亿元,2023年完成投资21亿元,新增产值30亿元以上。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能源局,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县人民政府
七、推进“新能源+绿氢”产业项目和“风光水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建设。总投资440亿元,2023年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新增产值4亿元以上。
责任单位:市能源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八、推进重点教育设施项目建设。推进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三期、四期扩建工程、丽江师专基础设施改扩建工程。总投资19亿元,2023年完成投资7亿元以上。
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九、开工建设丽江晟创生物产业园。总投资18亿元,2023年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玉龙县人民政府
十、实施泸沽湖、程海生态环境治理及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总投资22亿元,2023年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
责任单位:永胜县、宁蒗县人民政府,泸沽湖管理局
-
国产太阳能液态电池有望2017年面世2024-08-16
-
六月订单猛增 太阳能电池厂调涨售价2024-08-16
-
中欧太阳能争端或要“滚雪球”2024-08-16
-
印度打造太阳能火车 替代柴油2024-08-16
-
移动技术+太阳能给非洲带来变革2024-08-16
-
重点服务风电等新能源送出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开工2024-08-16
-
生物质颗粒推动我国绿色能源向前发展2024-08-16
-
2016年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补贴标准公布 2.5万起2024-08-16
-
400公里续航新能源车年内面世2024-08-16
-
分子石墨烯架构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2024-08-16
-
淮安骏盛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开启奠基2024-08-16
-
南存辉:新能源+储能 能源互联网时代“未来已来”2024-08-16
-
新能源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还没毕业就被企业抢订!2024-08-16
-
宝剑锋从磨砺出 ——紧扣储能脉搏的昆兰新能源2024-08-16
-
锚定下沉市场,首推经纪人协作,汇通达如何卡位新能源下沉赛道?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