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供不应求,事关企业生存
绿电供不应求,事关企业生存撰文 | 马玉洁;编辑 | 郭郭→这是《环球零碳》的第253篇原创自从去年9月我国绿色电力(绿电)交易试点启动以来,绿电成了一个热词,市场交易量不断攀升,
撰文 | 马玉洁;编辑 | 郭郭
→这是《环球零碳》的第253篇原创
自从去年9月我国绿色电力(绿电)交易试点启动以来,绿电成了一个热词,市场交易量不断攀升,参与的企业越来越多。
“现在绿电是供不应求,询价的企业越来越多。对很多企业来说,不是绿电与火电的溢价问题,而是涉及企业的生存问题。” 江苏景融售电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绿电交易专员宋昱对《环球零碳》表示。
景融售电是远景科技集团旗下远景能源的售电服务企业,在全国主要用电大省开展售电业务,合作用户超过2000家、管理用户电量超过100亿度。该公司特别侧重用户的绿电供应业务,是江苏省内首批参与2021年全国绿电交易试点的售电公司之一。同时,景融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指定华东地区、华南地区绿色能源科技合作伙伴,为其用户落实绿电采购试点。
宋昱说,自2021年9月全国绿电交易试点启动以来,景融售电的绿电销售量已近1亿度。
宋昱解释认为,很多企业之所以对绿电这么热衷,主要是因为国内政策的引导和要求,以及受到来自国外产业链和欧洲碳关税等外部压力。特别是一些外向型企业,要跟跨国公司接轨国际供应链,生产过程如果不采用绿电,不成为绿色供应链的一部分,就可能拿不到订单,这可能影响企业的生存。
01 政策频出,鼓励绿电交易
景融售电的绿电销售量,只是全国绿电交易市场的一个缩影。从浙江、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和用电大省来看,绿电交易也呈现大幅上涨。
2021年-2022年,广东绿电交易规模达13.3亿千瓦时。其中,2021年为0.3亿千瓦时,2022年交易电量13亿千瓦时,增长幅度非常巨大,省内市场化绿色电力需求旺盛。业界预计,到十四五末期,广东可再生能源市场交易规模可达百亿千瓦时级别。
在江苏,2022年年度绿电成交电量9.24亿千瓦时。从月度绿电成交量看,也是逐月上涨。其中2月绿电成交量0.047亿千瓦时,3月成交电量0.53亿千瓦时,4月成交电量0.68亿千瓦时,5月成交量0.72亿千瓦时。
浙江方面,2022年绿电交易累计电量已达到10.077亿千瓦时。根据浙江电力发布的“双碳”实施方案,绿电交易的市场规模还将不断扩大,预计到2025年,浙江绿电交易规模将达到新能源发电量的10%。
绿电交易量攀升,大背景是当前碳中和已成为全球的主流,国内外碳定价机制对高碳行业的约束日益趋紧。
中国方面,“双碳转型”目标下,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能源2030年全面市场化目标出台、可再生能源补贴逐步退出、煤电价格全面市场化等战略、政策和措施都将利好绿色电力交易的发展。
2022 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 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绿电和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已整装待发。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发布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明确了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25年,显著提高跨省跨区资源市场化配置和绿色电力交易规模,初步形成有利于新能源、储能等发展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到2030年,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
在这些政策中,有些提出要“建立绿色电力交易与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挂钩机制”,有些提出“研究在排放量核算中将绿色电力相关碳排放量予以扣减的可行性”......这些政策引导都有利于驱动绿电消费。
此外,国家或地方层面出台的一些文件,为绿电消费赋予了强制性的要求。一方面,绿电交易与能耗考核挂钩《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加强高耗能企业使用绿色电力的刚性约束。江苏最近发布的《江苏省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到2025年绿电占比不低于30%,浙江省发布征求意见稿提出全面推行省级绿色电力积分,构建绿电积分与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碳排放量、能耗的抵扣机制;另一方面,绿电交易与碳效评价结果挂钩,比如浙江湖州出台的《湖州市绿电交易与碳效结果应用细则(试行)》将把绿电交易纳入企业碳效评价体系,而“碳效码”评价结果会影响银行贷款、管理评价体系指标体系等多个重要环节。
02 更多高耗能企业将进入绿电市场
在欧洲议会前不久通过的碳关税版本中,首批纳入征收的产品包括钢铁、水泥、化肥、铝、电力、有机化工、塑料和氢等行业,很多都是高能耗行业。此外,在产品的碳足迹范围方面,把外购电力的碳排放也将纳入征税范围。
可以预计,随着全国碳市场扩大行业范围、一些地方出台对高能耗企业的用能限制,以及欧盟碳边境调节税启动,将有更多高碳高耗能企业进入绿电市场。
像一些钢铁传统工业企业,期待用绿电生产推动转型升级,响应国家政策节能减排,提升新能源使用比率。
购买绿电,就是降碳成本在企业用能成本中的一种反映。高耗能企业、高科技企业购买绿色电力的意愿会更强。
根据《中国电力统计年鉴 2021》的数据,铝冶炼、化工、钢铁、水泥、石化加工、互联网相关企业的用电量合计为 17543.28 亿千瓦时,假设上述行业中企业有 10%的绿电需求,则对应的绿电需求量为 1754.33 亿千瓦时,可以预计未来绿电交易规模将不断扩大。
03 产业链和企业生存的需求
绿电已成产业能够继续在国际供应链扮演重要角色的必要条件。过去一些企业认为绿电是成本问题,只是一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可有可无,但现在看,这不只是成本问题,也不只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而是企业生存问题。
目前,全球不少企业纷纷加入保护地球的行列,加入“RE100倡议”,承诺在2020-2050年间达成100%使用绿电的过程,并逐年报告使用进度。
在这些企业中,很多都是头部跨国公司,比如科技巨头苹果、谷歌、微软、Facebook等,金融业 高盛、瑞士信贷、花旗银行等,都有加入。
这些皆为国际具影响力的企业,不仅本身大量采用再生能源,同时也向其供应链施加压力、要求减少产品或服务的碳足迹。
苹果宣布,超过 110 家制造合作伙伴将在苹果生产线中改为采用 100% 再生能源,目标在 2030 年前于所有业务、制造供应链和产品生命周期内实现碳中和。
包括宝马汽车、巴斯夫股份公司在内的一些跨国制造企业,也提出在未来十几年内实现100%绿色电力生产或碳中和的目标,根据来自总部的要求,目前在华欧企的迫切需求之一,便是在中国须获得足够的清洁能源。
巴斯夫位于中国上海、江苏以及广东的六个生产基地,将参与直接采购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交易。
对于我国许多出口型企业而言,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都对出口企业产品碳足迹排放有要求,使用绿电能够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未来更容易让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还降低了被征收碳税的风险。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资本市场对ESG和可持续都有要求,购买绿电也是形势所需。
所以,对于绿电的需求,不只是一个形象问题,显然已经涉及企业的生存问题。如果一家企业生产过程不采用绿电,不成为全球绿色供应链的一份子,就很难拿到国际优质订单了。
(参考文献详见阅读原文)
关于我们
原文标题:环球零碳 | 绿电供不应求,事关企业生存
-
国产太阳能液态电池有望2017年面世2024-08-16
-
六月订单猛增 太阳能电池厂调涨售价2024-08-16
-
中欧太阳能争端或要“滚雪球”2024-08-16
-
印度打造太阳能火车 替代柴油2024-08-16
-
移动技术+太阳能给非洲带来变革2024-08-16
-
重点服务风电等新能源送出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开工2024-08-16
-
2016年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补贴标准公布 2.5万起2024-08-16
-
400公里续航新能源车年内面世2024-08-16
-
分子石墨烯架构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2024-08-16
-
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吗?2024-08-16
-
淮安骏盛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开启奠基2024-08-16
-
南存辉:新能源+储能 能源互联网时代“未来已来”2024-08-16
-
新能源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还没毕业就被企业抢订!2024-08-16
-
宝剑锋从磨砺出 ——紧扣储能脉搏的昆兰新能源2024-08-16
-
锚定下沉市场,首推经纪人协作,汇通达如何卡位新能源下沉赛道?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