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24年力争电池片100GW/年+组件20GW/年以上
云南:2024年力争电池片100GW/年+组件20GW/年以上北极星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网获悉,7月6日,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2022—20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7月6日,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2022—2024年)》。政策中提出以高端化、集聚化、绿色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巩固提升主导环节优势,着力推动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形成绿色低碳、集聚集约、链条完备、创新引领、竞争力强的国内一流、世界领先光伏产业集群。
到2024年,全省光伏产业链加快向终端延伸,力争高效电池片产能达100GW/年以上、高效组件20GW/年以上。
原文如下:
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2022—2024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壮大实体经济规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动产业强省建设,决定实施本三年行动。
一、发展优势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的趋势下,在国家构建“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云南产业发展具有五大突出优势。
——产业基础更加夯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产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业撑起全省经济总量半壁江山,工业结构转变为烟草和能源两大支柱产业双驱动,绿色铝、硅光伏等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标杆。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由瓶颈制约向基本适应的根本性转变,实现县县通高等级公路,滇中引水工程全线开工,中缅油气管道建成运行,为云南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
——要素优势更加突出。云南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是享誉国内外的“有色金属王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是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技能人才规模持续扩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富集的劳动力,为云南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要素保障。
——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云南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是“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交汇点,大通道大物流建设步伐持续加快,推动各类要素在云南高效流动、交汇循环,将有力支撑云南加快形成以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的发展格局。
——生态优势更加明显。云南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第二,好山好水好空气造就了云南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绿色已成为云南产业发展的鲜明底色和重要竞争力,世界10大水电站4个在云南,全省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达85%,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深入推进,有利于充分彰显云南绿色低碳优势,助推云南促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拓展云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空间。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云南有着源远流长、兼容并蓄的厚重历史,自强不息、和合共生的文化基因,热情好客、重商厚商的人文特征,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大抓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政府服务效率和水平加快提升,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构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国家对西部地区、边疆民族地区的大力支持,都为云南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产业强省与企业兴省、就业稳省,把市场主体培引作为重中之重,树牢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理念,以低碳化、集群化、数字化、高端化为方向,以重点园区为载体,以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聚焦重点产业招大引强,着力做深做精做特做优,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努力在产业强省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把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强省富民的根本抓手。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提升服务效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为企业入滇投资兴业提供优质服务,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全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推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发挥优势,融入全局。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国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找准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推动成为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
——创新引领,人才支撑。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增加制度供给,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构建创新生态,着力突破一批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多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绿色低碳,集约发展。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高起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高土地、水资源等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数字赋能,提质增效。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主线,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促进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合理布局,集群发展。增强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立足各州(市)资源、区位、产业特色,调整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依托各类产业园区、开放平台,促进要素合理配置,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形成功能布局合理、协调联动的发展格局。
(三)总体目标
到2024年,全省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更加优化,优势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支撑产业强省建设的作用持续增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绿色能源与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绿色铝谷、光伏之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烟草、绿色能源、文旅康养、现代物流等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发展优势持续巩固,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出口导向型产业等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产业布局持续优化。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服务产业发展的平台功能不断增强,优势产业向重点产业园区集聚趋势日渐明显,初步形成优势互补、产业联动、区域协同、错位发展、链条完备的发展格局。
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明显提升,绿色能源与绿色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取得明显突破,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显著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加突出。
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各类市场主体较快增长,龙头企业、“链主”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新产品、新业态蓬勃发展,产品质量持续改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企业品牌创新力、影响力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提高。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一批优质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上取得积极成效,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实现突破。
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扎实推进,一批企业达到能效标杆水平。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
三、重点产业
(一)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1、发展方向。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以绿色生态为引领,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聚焦“1+10+3”(“1”:粮食;“10”:茶叶、花卉、蔬菜(含食用菌)、水果、坚果(核桃、澳洲坚果)、咖啡、中药材、牛羊(含奶业)、生猪、乡村旅游;“3”:烟草、甘蔗和天然橡胶)重点领域,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推进云南向现代农业强省迈进。
2、三年目标。到2024年,全省粮食产量稳定在1930万吨,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287万亩,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3以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500亿元,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9万亿元,农产品市场占有率、附加值、品牌影响力、持续创新力显著增强。
3、重点任务
(1)打造“绿色云品”。发挥云南光、热、水、土、气候等生态和资源优势,在生产、加工、流通全流程实现绿色生态转型,建设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以“九湖”和“两江”流域为重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推广化肥农药减量、有机肥替代、绿色种养循环、土壤污染防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争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制定完善重点产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引导农民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进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绿色发展,确保农业绿色有机高质量发展。持续抓好绿色有机认证和奖补,力争到2024年,全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效认证数量达到8000个以上。
(2)做特“优势精品”。发挥比较优势,挖掘特色产品,培育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品牌。培育优质奶牛种群,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打造奶源生产大县,持续扩大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强化科技赋能,打造绿色、有机乳品,塑造优质民族乳业品牌。提高精制茶比重,规范名山茶管理,加强产地溯源管理,实施“消费者信赖行动”,持续扩大“云茶”市场影响力。加快高端花卉商业化育种,提升品质和品牌,稳固“云花”在全国乃至亚太地区行业“定价权”。提升精品咖啡比重,建设全球重要的精品咖啡生产基地,构建集种植、加工、交易、研发、培训、旅游等为一体的咖啡全产业链。加快培育蓝莓、树莓等小浆果,早熟葡萄、冰糖橙、软籽石榴、晚熟芒果等优质果种,打造全国中高端水果“一流产区”。延伸核桃等坚果产业链,开发油脂、乳品、果仁等精深加工食品。加快野生食用菌提质增效,发展有机生态特色栽培食用菌,推进“云菌”品牌建设。培育优质蔬菜品种,推进绿色生产基地建设,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推广小包装净菜,建设国家重要的“菜篮子”保供基地。
(3)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科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组织形式、人才、资金等现代生产要素有效导入农业,构建“小农户+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引导、服务、保护工商资本投资农业,招引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打造全产业链。提升产地初加工能力,统筹发展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加快从“卖原料”转变为“卖产品”。做精乡村休闲旅游,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乡村旅游重点村重点镇,发展创意农业、康养农业、体验农业等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物流通道,健全产销衔接、线上线下融合、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农产品供应链。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力争2024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超500亿元。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农业合作,支持合作农产品返销进口。
(4)建立健全富农惠农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完善龙头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把产业链增值收益尽量留给农民。制定农村土地流转指引,引导各方合理确定利益分享及动态调整机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引导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就业带动、利润返还、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带动农户共同发展,对农民利益分享占比高、投资强度大、土地产出率高的企业给予奖励。支持村集体经济盘活整合土地、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等资源性资产。支持农户自愿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入股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企业共同发展、增加收入。持续加大财政金融支农力度,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二)绿色铝谷
1、发展方向。以轻量化、智能化、高端化为发展方向,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延链补链强链为路径,打造绿色低碳、集聚集约、链条高端、创新引领、竞争力强的绿色铝产业集群,推动形成价值链趋向高端、产品链趋向终端、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一流高端铝产业体系。
2、三年目标。到2024年,全省铝合金化率达到90%左右,率先打造形成2—3个绿色低碳高端铝产业园区,绿色铝产业链产值力争达到3500亿元左右,成为国家重要的铝产业基地。
3、重点任务
(1)重点推动铝精深加工发展。严格执行电解铝总量控制要求,严控电解铝产能规模。瞄准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环节,引导龙头企业发挥产业生态主导作用,带动铝合金材料设计、加工、制造、应用等领域优势企业集群落地、集约发展。重点聚焦建筑结构、交通轻量化、包装容器、电力电子、耐用消费品等领域,加快发展高强度建筑铝型材、建筑模板系统、汽车及轨道车辆等交通轻量化车体型材、铝合金轮毂、航空航天用铝材、包装用铝板带箔、光伏型材、新能源动力电池箔、铝制家具等产品。鼓励铝加工企业与电解铝生产企业加强合作,培育壮大“链主”企业,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链条完整的现代企业组织体系。鼓励绿色铝产业链“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牵头开展产业链合作,招引重点铝加工企业、配套企业和研发、基金、人才、工业互联网等关键节点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绿色铝产业链发展。
(2)着力打造世界级绿色铝产业园区。以文山州、红河州为重点,以主体集中、区域集聚、绿色低碳、产品高端为方向,打造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绿色铝产业园区。推动文山州加快向下游延伸产业链,把推动全产业链技术升级、精深加工、终端产品制造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建设建筑及工业铝型材、交通运输用铝材、电力电子用铝、包装用铝、高端铝基新材料、铝制家具等项目,到2024年,绿色铝创新产业园成为国内铝产业集群发展标杆。推动红河州加快推进泸西电解铝项目建设,把发展铝精深加工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建设轻量化铝挤压材及结构件、光伏及全铝家具铝型材、市政建设用铝型材、高性能泡沫铝构件、高端装备铝部件等项目,到2024年,力争电解铝产能全部建成,同步实现铝深加工配套,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成为国内铝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标杆。
(3)加快提升创新发展能力。营造产学研用一体的绿色铝协同创新生态,支持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国家级绿色铝技术创新中心。支持绿色铝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围绕原铝低碳冶炼创新技术,铝电解槽余热回收技术,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等,加强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支持铝合金材料生产、应用企业联合科研单位,围绕高性能铝合金材料、铝基新材料、铝精深加工产品等方面协同攻关。围绕铝冶炼、铝材精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等方向,策划绿色铝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加强绿色铝标准技术体系建设,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支持铝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
(三)光伏之都
1、发展方向。以高端化、集聚化、绿色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巩固提升主导环节优势,着力推动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形成绿色低碳、集聚集约、链条完备、创新引领、竞争力强的国内一流、世界领先光伏产业集群。
2、三年目标。到2024年,全省光伏产业链加快向终端延伸,力争高效电池片产能达100GW/年以上、高效组件20GW/年以上。
-
中欧太阳能争端或要“滚雪球”2024-08-16
-
印度打造太阳能火车 替代柴油2024-08-16
-
移动技术+太阳能给非洲带来变革2024-08-16
-
借鉴树根结构 日企开发出适用于光伏电站的简易斜桩基础2024-08-16
-
五月光伏产能达6.4GW创新高2024-08-16
-
上能集散式光伏逆变器再获殊荣,业内首款通过中国效率认证2024-08-16
-
生物质颗粒推动我国绿色能源向前发展2024-08-16
-
分子石墨烯架构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2024-08-16
-
【两会】关于落实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的三方面建议2024-08-16
-
2015年我国各省光伏装机数据排名及分析2024-08-16
-
国家能源局要求推进风能开发 增强光伏扶贫力度2024-08-16
-
华北地区掀起的户用光伏潮,正泰为你打call2024-08-16
-
光伏新政突拉“电闸” 专家直言:呼吁撤销新政2024-08-16
-
2019年光伏发电电价预测浅析2024-08-16
-
晶科科技:探索光伏制氢的“中国方案”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