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大量的废弃口罩正在伤害海洋动物的生命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21-03-17 10:09:20
热度:

大量的废弃口罩正在伤害海洋动物的生命新冠疫情当下,口罩成了人类日常工作生活的刚需品,废弃的一次性口罩已经成为塑料垃圾中最常见的物品之一,甚至引发严重的塑料污染问题。大量的废弃口罩正

新冠疫情当下,口罩成了人类日常工作生活的刚需品,废弃的一次性口罩已经成为塑料垃圾中最常见的物品之一,甚至引发严重的塑料污染问题。

大量的废弃口罩正在伤害海洋动物的生命

据海洋保护组织OceansAsia发布的数据,2020年至少有15.6 亿个废弃口罩流入海洋,相当于生产了4680~6240吨海洋塑料污染。废弃口罩的污染严重威胁到海洋生物的生存,口罩挂绳成了猕猴、海鸥、螃蟹、章鱼无法挣脱的夺命索,被缠绕窒息死亡;难分解的口罩布被鲸、河豚、企鹅、海龟和鱼类等动物当作诱饵而误食,导致其消化道堵塞,因无法摄食而死亡,甚至有濒危生物物种灭绝的可能;沉入海底的口罩会导致珊瑚礁大面积白化,最终造成海洋生态失衡,生物多样性降低。

大多数的口罩都是由不可生物降解的化学物品聚丙烯制造,如果当中有1% 处置不当,随着洋流进入海里,要花费450年才能降解,还容易滋生细菌传播病毒。口罩在守护人类健康的同时,却成为新一轮海洋生态的污染源。

海洋塑料污染长期存在,新冠疫情之下更是雪上加霜

塑料污染是海洋生态长期存在并且日益成为最严重的威胁之一。自1907年“塑料工业之父”里奥·贝克兰第一次大批量生产塑料,全球正式进入“塑料时代”,由于全球塑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每年进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多达800-1100万吨,覆盖至海岸线、海滩、海床、表层海水、深海海底,全球深海中约有1400万吨微塑料污染物,是海洋表面塑料污染总量的两倍以上。预计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的重量合计将超过鱼类的总重量。

海洋塑料垃圾的来源,一部分来自陆源垃圾和生活污水,由于人类自身环境意识的淡薄,形成诸多破坏环境的不当行为如塑料生产和消费的增长、垃圾处理不规范、废弃物随意乱扔、资源过度开采、能源消耗巨大、科学技术的肆意滥用等。另一部分来自海船和渔业垃圾,其中包括浮标、鱼线、渔网、水桶、水瓶和塑料袋等。据统计,大型塑料只占海洋塑料总数的7%。许多塑料制品在阳光和海浪的冲击下通过生物或物理作用逐步积累,最终分解为微米乃至纳米级的“微塑料”。

微塑料无处不在,多位科学家在人迹罕至的领域发现塑料微粒,包括赤道海域、南北两极和白雪高原,在太平洋垃圾带漂浮的微塑料面积甚至上达百万平方公里……由于微塑料的粒径较小,容易进入生物体内,常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其次,微塑料本身含有增塑剂等添加剂,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此外,微塑料还能附着微生物,从环境中吸附化学毒物,可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造成外来物种入侵以及病原体的传播。

海洋塑料危机是一场持久之战,原有累积下来的塑料经历着分裂、破碎、侵蚀、风化、迁移至微小的过程。新冠疫情给这场乱局加了码,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的大量使用加剧了新的塑料垃圾源源不断的产生,本就脆弱的海洋环境,新旧塑料污染的叠加无疑是雪上加霜。

微塑料污染无孔不入,已伤害到人类自身

微塑料通过进入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各个层级,向高营养级传递,最终会成为佳肴回到人类的餐桌上。迄今为止,全球 233 种海洋生物(包括 100% 海龟物种、36% 海豹物种、59% 鲸鱼物种、59% 海鸟物种,以及 92 种海鱼和 6 种无脊椎动物)的消化道内皆发现有微塑料颗粒的存在。不止海洋,日常环境里人类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各种微塑料:啤酒、蜂蜜、蔬菜等产品中均检出了微塑料颗粒;全世界83% 的自来水样品中含有塑料微粒;一个成年人每年从盐中摄入的微塑料约2000个;常用的洗面奶和沐浴露、甚至刹车噪音里都被发现存在大量塑料微粒;日本和巴黎的空气里也检测出了浮游的微塑料颗粒……

微塑料这种潜在的危险由于肉眼看不见,一直没有被人类重来,对人类的健康损害却极大:塑料纤维可以穿透肺深部, 过多接触会导致呼吸系统出现症状甚至增加癌症发病率;微塑料大量聚集在人体内脏、血液循环系统,影响肾脏、肝脏和甲状腺功能,增加糖尿病、代谢紊乱、神经系统疾病及肝炎的风险;纳米级别的塑料微粒会穿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最新研究发现,人类胎盘中含有微塑料,可携带对胎儿造成长期损害或破坏其免疫系统发育的化学物质。

人类对海洋的污染已经反作用到人类自身上了。数据显示,全世界每个人每周平均摄入约2000个微塑料颗粒,约为5克塑料。世卫组织向全球发出警告,由塑料制品衍生的微塑料,将会是人类下一个公敌。

微塑料污染严重影响了全球社会经济

塑料垃圾不仅给生态和海洋系统带来灾难性破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生活,另一边对社会经济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海洋塑料垃圾每年给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30亿美元。此外,大量漂浮的海洋塑料垃圾会造成海洋、沙滩的严重视觉污染,减低自然景观的吸引力,影响当地旅游业的收入;另一边,海面漂浮和水下悬浮的垃圾还会影响近岸海水养殖产业,严重则会危害航运安全,造成船舶事故等。

2020年7月,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与一家环境智库做了一项分析,如果人类不采取任何措施来应对塑料产量和消费量的预期增长,预测未来20年海洋塑料垃圾的数量将变成现在的三倍,从1100万吨增加到2900万吨——相当于全球每米海岸线上都有50公斤塑料。由于塑料在海洋中保留了数百年,而且可能永远不会真正降解,到2040年海洋中塑料的累积总量可能超过到6亿吨。

更为糟糕的是,这样的循环,不会因为新冠疫情的结束而中止。倘若疫情趋于平缓,口罩的需求将下降,过剩的口罩产能将面临较大的调整,目前已存在的废弃口罩依然会源源不断地碎解为微塑料,尔后进入生态食物链与人体。倘若疫情长期存在,口罩的使用将趋于常态化,基础原材料的需求量和废弃口罩的数量仍在激增,微塑料带来的灾害比此前会更甚,人类必须重视废弃口罩的处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为了保护海洋而提倡不用塑料的说法显然不对,废弃塑料的产生归根到底还是塑料的不合理使用,以及人类针对塑料回收的习惯还没养成,各种塑料需要合理计划使用、集中回收处理。人类不应在保护健康和保护环境之间做出选择,不应以牺牲一方换取另一方为代价,这一举动是不实际的。

塑料污染所造成的伤害是永久的。人能够创造环境,环境也能制约和反作用于人的健康。疫情之下,没有一个个体能够独善其身。新冠疫情是自然界给我们敲响的警钟,这不仅仅是一场健康危机,更是一场环境危机、经济危机、全球危机。当遭遇健康与环境双重打击时,人类关于生态的觉醒就显得非常重要——人类需要将健康与环境作为整体进行思考,既要解决社会生态的危机,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发展;也要挽救自然生态的危机,保护和恢复环境、控制和减少污染与不造成生态系统失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