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1月全球新能源销量榜:理想ONE成为全球最畅销插混车型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21-03-05 11:08:54
热度:

1月全球新能源销量榜:理想ONE成为全球最畅销插混车型延续去年底的超强走势,2021年开年全球新能源市场继续高歌猛进,剔除2月的春节偶然因素,我们预计这种走势会持续一段时间,就看国

延续去年底的超强走势,2021年开年全球新能源市场继续高歌猛进,剔除2月的春节偶然因素,我们预计这种走势会持续一段时间,就看国内新的商业模式能否顺利衔接上。

按照EV SALES统计的数据,1月全球新能源销量达到32万辆,同比增长112%,连续4个月实现翻倍式增长。其中,中国市场依然占据大头,份额高达54%。在中欧关于第一新能源市场的争夺上,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韧劲十足。

市场份额方面,1月全球新能源车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为5%,比去年平均4%高一个百分点,比去年底最高6.9%低两个百分点。EV sales预计今年将达到6-7%,2022年来到10%。

动力类别上,1月纯电动市场同比增132%,而插混则同比增长80%。1月插混市场最大的黑马是理想ONE,这家中国互联网造车新势力拿到了全球最畅销的插混车型美名,值得铭记。

理想ONE夺魁插混车型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前几年,全球插混第一名既不是混动技术独步天下的丰田、本田插混,也不是大众弱爆的P2插混,而是名不见经传的三菱欧蓝德PHEV,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市场大本营不在日本,而在欧洲。

直到去年,在欧洲巨额新能源补贴的强力推动下,欧洲用补贴意志杀死了三菱欧蓝德PHEV这个梦魇,捧起了大众帕萨特PHEV,让后者拿下2020年全球插混冠军,但在整个新能源车型榜单也只是排第十二,大众插混用补贴都扶不起。

然后就是2021年开年首月,理想ONE进入1月全球新能源车型销量榜第八名,和宝马5系插混一起成为TOP10插混独苗,而理想ONE也因此拿到全球最畅销的插混美名。也许声名短暂,但足够绚烂,这是拥抱用户的胜利。

在全球插混技术的竞逐上,美日欧皆有过尝试,美国的增程式、日系的HEV+、欧洲的P2,可谓枭雄辈出,理想ONE的增程式+技术也许不被众大佬认可,但市场表现可谓是最有力的回击。

在美国退出增程式、日系HEV+半声不响后,欧洲P2还在艰难潜行,但目前的增长更多依赖欧洲的强力新能源补贴,所以补贴后呢?终究是一地鸡毛。插混还得看中国。

昨天,长城拆解了柠檬DHT混动技术,据说首款SUV车型的B工况百公里油耗为4.7升,而且分为大小电池/快慢充的组合,这是自主插混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长城DHT将和比亚迪DM-i、理想、岚图一起,扛起未来几年中国插混的主要增量。

蔚来、小鹏和理想首次进入前20

宏观分析去年新能源主要增长点,主要来自三个市场:中国的电动车刚需市场——以五菱MINI、欧拉黑猫、零跑T03为首的小微型代步车,中国互联网新势力蔚来、小鹏与理想构筑的智能电动车用户阵营,以及靠补贴撑起的欧洲新能源市场。

由于每月全球榜单是由累计销量评定,而五菱和这三大新势力几乎是在去年下半年开始爆发,所以他们的威力在去年前20榜单并未集中体现。直到今年1月,大家都只有一个月的数据,五菱和三家新势力才一起登榜,成就一段辉煌。

其中五菱直接干掉特斯拉,拿下第一名。从2019年到现在,在销量层面,特斯拉早已独孤求败,此次被五菱狙击,可以认为是传统车企一个反攻的信号。

不过,考虑到特斯拉每个季度末才是爆发期,而且全球月均销量在5万辆左右,所以五菱这个地位并不牢固,五菱输在只根植中国市场。对于五菱这种亏本卖车的模式,发力海外市场并不明智,特斯拉综合实力还是不容忽视。

新势力方面,蔚来目前有三款车型,而且每款销量都不错,所以去年就已经进入全球榜单,此次拿下第14名刷新了新高。小鹏和理想目前单车销量也不错,但车型矩阵还不够丰富,在小鹏第三款中型轿跑车P5下半年到来后,小鹏汽车将取得更显著的排名提升。

三家互联网新势力此次齐入全球榜单,这是车企拥抱用户模式的胜利。其实,纵观1月榜,中国新能源车企已经“旧貌换新颜”。

长期关注全球新能源销量的应该记得,四五年前榜单里的中国品牌是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众泰、知豆、康迪这些,而现在,许多品牌已经消失。所以一两年前的全球榜单,中国品牌日渐式微,国外品牌纷纷挤进,那会业内有云:补贴褪去,中国新能源果然不行了。

再看今年1月榜,一共有9个中国品牌进入前20,其中5个、超过半数是新势力,分别是长城欧拉、广汽埃安、蔚来、小鹏和理想,4个是传统品牌,五菱、比亚迪、上汽和奇瑞新能源,如果奇瑞新能源将蚂蚁家族正式改名为蚂蚁品牌,那么新势力再多一员。

所以,无形中新势力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的旗帜代表。更重要的是,新势力的内核不是为补贴而生,而是为新四化而来。

我们不打算为众泰、比亚迪、北汽新能源这些为补贴而做新能源的品牌费更多唇舌,只感谢发改委、工信部当年为新势力打开造车大门,让新鲜血液激活中国汽车业,这不是一汪绝望的死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