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超12万亿元市场中燃料电池将率先发力
氢能超12万亿元市场中燃料电池将率先发力“多煤少油缺气”是我国能源结构的现状,一直以来,如何摆脱对煤、油的过分依赖是我国能源应用中的一大痛点。诸如光伏、风能
“多煤少油缺气”是我国能源结构的现状,一直以来,如何摆脱对煤、油的过分依赖是我国能源应用中的一大痛点。诸如光伏、风能等皆是为解决该问题而做出的尝试。10月22日,同济大学国家智能型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余卓平教授在2020浦江创新论坛成果发布会上介绍了一种新可能:氢能。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产氢国,如果未来能好好发展氢气,对我们国家的发展会非常有利。”余卓平指出。2019年,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曾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为10%,年经济产值超过12万亿元。
上述会议现场发布的《氢能源未来发展趋势及研发应用》显示,现阶段氢能价值链还相对较小,未来会率先在商用燃料汽车领域取得商用突破。“上汽、潍柴动力、东风、长城等自主品牌均已布局燃料电池,上汽的燃料电池堆已达国际先进水平、自主车型正走向市场。”余卓平对《科创板日报》记者称。
为什么是氢?
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为10%,这一数字意味着什么?余卓平指出,目前,石油在能源体系中所占的份额在10%+,换言之,到了2050年,氢能或能部分取代石油。
“其实,从国际上来看,国际氢能委员会预计这一比例会达到18%。”余卓平称。之所以看好氢能,乃是因为一经跨过技术使用门槛后,氢能的使用效率会远高于风能、光伏等新能源。
“我们国家发展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速度非常快,但可再生能源大规模的应用一直受到制约。”余卓平指出,他曾到西部光伏电站做过调研,看到光伏电站的上网率在某些时段内会被控制在20%。
“也就是说可以发100%的电,但是只允许20%的电上网。可再生能源的电无法储存,受到电网不匹配、不稳定性等限制,这限制了能源的使用。”余卓平表示。但如果把可再生能源和氢能结合,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此外,氢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比如,它的使用是清洁无碳的;使用效力也远高于柴油、汽油等能源;应用场景也可覆盖汽车、轨道交通、船舶、无人机等。
现阶段利用有限
目前,全球各国的氢能使用仍然有限。“在国内,现阶段的氢能价值链还不能称之为‘氢能’,更多是被定义为一种危险的化工品,主要来自炼钢副产品、化工副产品。”余卓平称,在使用时,这些氢还需要经过特殊的技术处理,此外还存有安全性等挑战。
他进一步指出,直接由石化能源分解而来的氢气被称之为“灰氢”,而后还需使用碳捕捉处理技术,将多余的碳捕捉,进而实现废碳的再应用,经过这样一轮循环的氢,称为“蓝氢”。
“现在碳捕捉处理技术技术逐渐在成熟,但是捕捉下来以后的废料如何处理仍是一个难题。”余卓平表示。此外,欧盟还提出了绿氢的新概念。
持续看好燃料电池
余卓平指出,化工原料、航空航天、钢铁冶金、储能、加氢站、燃料电池发电供热、燃料电池汽车均是氢能的下游应用。其中,他最为看好燃料电池汽车。
一是基于市场规模。余卓平称,从纯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的情况来看,其50%的产量、50%的市场均在中国,因此,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潜力亦颇被看好。同时,全国各地方政府投入积极,纷纷出台了地方发展氢能战略,从具体措施来看,全国各地加氢站已超过90座。
二是技术壁垒逐渐形成。“上汽、潍柴动力、东风、长城等自主品牌均已布局燃料电池,而上汽走在了最前列,其燃料电池堆PROME M3H的整个系统完全自主研发,59个一级零件全部国产化,余卓平称。
三是区域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我们国家东部主要的经济发达地区在氢能的发展上的规划是最积极的。”余卓平表示,他已向上海市政府推荐,把国产燃料电池汽车作为网约车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