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变绿洲,清洁能源让生态与经济齐发展
荒漠变绿洲,清洁能源让生态与经济齐发展“风沙逼走了不少住户,还严重影响着不远处的黄河生态安全。”地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境内的塔拉滩,曾受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影
“风沙逼走了不少住户,还严重影响着不远处的黄河生态安全。”地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境内的塔拉滩,曾受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常年被风沙侵蚀,植被覆盖率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困难。
而现在,当你重新踏上这片土地,一排排闪着蓝光的光伏板下是茵茵的绿草地和悠闲的羊群。这里已由沙化土地的“不毛之地”变为国内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
依托于我省境内每年1600小时左右的平均日照时间,多年以来,青海光伏以平均每年100万千瓦的速度有序增长。2012年,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落户塔拉滩,创造性地引入“牧光互补”模式,用大面积的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板代替了光秃秃的沙石地面,并结合当地土壤、水质,在光伏板下种植了雪菊、紫苏、透骨草等高原生态作物。
“光伏板有益于降低风速,降低水分蒸发,对植被起到了庇护作用。”中利腾晖共和新能源有限公司运维部站长李峰介绍,通过种植植被,使光伏板下的风速减小了50%以上,水分蒸发量减少了30%以上,空气湿度增加近5%,植被高度也增加了14厘米,水源涵养量大大增加,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遏制。发展光伏产业,是当地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的重要原因。
但日益长高的草场对光伏发电产生了影响,除草又是一笔巨大的费用,因此,园区企业想出了让羊群“处理”草长太高的问题,积极帮助当地群众养起了“光伏羊”。既解决了影响发电量的问题,又消除了火灾隐患,降低了成本。
当地人把一块块光伏板称为荒漠上的“太阳”,它在带来生态效益的同时,还为贫困群众带来稳定收入。据了解,光伏发电给海南州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超过了该州经济总量的50%。同时,全州5县11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均在光伏产业园集中建设,收益达到6000万元。净收益的60%用于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发展,40%用于公益性岗位,扶持贫困人口就地就业。
我省是清洁能源大省,水电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得天独厚,风资源居全国前列。自2017年以来,连续实施绿电7日、9日、15日活动,不断刷新供电时长记录。2020年5月9日启动绿电三江源百日系列活动,青海电网连续100天对三江源地区16个县和一个镇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实现用电零排放。
从全球单体最大的光伏电站到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再到全球首个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大通道,从资源开发向新能源、新材料转型,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今天的青海,无论是着眼于新老环境问题交织的挑战,还是瞄准建设美丽青海的目标,都在持续加快生产生活的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