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部公布渤海攻坚战进展:部分地区湿地修复项目进展缓慢
环境部公布渤海攻坚战进展:部分地区湿地修复项目进展缓慢9月18日,生态环境部公布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进展情况,2020年一季度、二季度,渤海近岸海域优良水质(一、二类)比例分别达79
9月18日,生态环境部公布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进展情况,2020年一季度、二季度,渤海近岸海域优良水质(一、二类)比例分别达79.4%和81.6%,同比增加9.4个、2.2个百分点;纳入攻坚战消劣行动的10个入海河流国控断面,全部实现消除劣V类的任务;修复滨海湿地面积超过3300公顷,修复岸线长度约58公里。但依然存在部分地区湿地修复项目进展缓慢,局部海域水质出现污染反弹,部分入海河流消劣成果尚不稳固等问题。
此前一天,生态环境部召开2020年前三季度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视频调度会,会上要求各地要聚焦重点目标任务,着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确保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胜利收官。具体要求,一是巩固提升海域环境质量。紧盯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和入海河流国控断面水质等关键指标,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近岸海域水质稳定改善。二是加快推进生态修复任务。将生态恢复修复与统筹谋划“美丽海湾”保护和建设结合起来,扎实开展生态修复,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感受到攻坚战成果。三是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工作。进一步整合应急资源,强化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四是积极谋划“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以攻坚战为基础,认真做好渤海“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其自然生态独特、地缘优势显著、战略地位突出,是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关键依托。
2018年11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通过3年综合治理,大幅降低陆源污染物入海量,明显减少入海河流劣Ⅴ类水体;实现工业直排海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完成非法和设置不合理入海排污口的清理工作;构建和完善港口、船舶、养殖活动及垃圾污染防治体系;实施最严格的围填海管控,持续改善海岸带生态功能,逐步恢复渔业资源;加强和提升环境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到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水质)比例达到73%左右。
-
助力“新基建”,万马爱充领跑充电桩生态融合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