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安全事故进入高发期
风电安全事故进入高发期在全员抢装的心态下,生产、施工、管理等环节漏洞极易显现,这成为安全事故的根源所在。与传统的火电、核电、煤炭相比,作为新兴产业的风电行业来说,安全文化有待进一步
在全员抢装的心态下,生产、施工、管理等环节漏洞极易显现,这成为安全事故的根源所在。与传统的火电、核电、煤炭相比,作为新兴产业的风电行业来说,安全文化有待进一步完善。只有让安全标准和规范,内化为安全意识,变为行动自觉,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
近日,一则某风电场发生吊车折臂事故的图片刷爆各大社交平台,此次事故造成叶片及风电主机全部损坏,预计损失高达千万元。
这一事故并非个案。今年以来,风电安全事故呈现上升态势。业内分析认为,风电抢装叠加疫情影响,使得原本就不宽松的施工周期变得更为紧张。在此背景下,一心抢工期、抢进度、抢并网,可能致使安全生产这根弦有所松懈。
安全事故敲响警钟
当前,我国风电行业正值抢装期,风机吊装市场一派火热。全国新能源消纳检测预警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伴随着复工复产持续推进,我国风电装机增速较上季度提升61.2个百分点,新增装机428万千瓦,同比增加12.3%。
与此同时,新增投资仍然强劲。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风电行业完成投资854亿元,同比增长152.2%。
相关业内专家认为,风电装机量爆发式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受政策影响,自明年起,国家不再补贴陆上风电。这也就意味着,只有今年内实现项目并网,才能搭上国家补贴的最后“一班车”。
另外,今年以来,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第一季度风电施工基本处于停滞阶段。随着疫情形势好转,第二季度陆续实现复工复产,这使得原本就不宽松的施工周期变得更为紧张。为此,只能加紧步伐,争取把失去的进度抢回来。此前,业内曾多次呼吁,适当延长并网节点,但并未获得相关部门的回应。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全员抢装的心态下,生产、施工、管理等环节漏洞极易显现,这也成为安全事故的根源所在。
据预计,陆上风电抢装将持续到今年底,海上风电抢装将持续到明年底。当前,安全事故抬头之势已经给行业敲响了警钟。
抢装潮下更不能掉以轻心
根据在建开工项目统计,2020年风电吊装量有可能突破40GW,刷新历史纪录。一位业内专家指出,在抢装的节奏下,一些深层问题开始显现。比如,低价竞争、质量不稳定、运维脱节、管理缺位等,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造成安全隐患。“由于风机零部件众多,发生轻微损坏若未及时发现,长时间带‘病’运行将造成机组不可逆的损伤,严重时甚至引起倒塔等事故。”
风电机组体积大、重量大,一些大部件重量达数吨,甚至数十吨,靠人力根本无法完成工作,必须借助相关机械设备或工装。这不仅增加了操作的难度,也对操作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风场一线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施工环节的安全事故主要原因在于,吊装组装的工艺工序没有把控好,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技能水平不高,运维管理不到位。“对于吊车这类的特种设备,不是随便找一个人就可以进行组装,无资质人员的操作、指挥都会造成安全隐患。”
从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来看,桨叶、轮毂、主轴、齿轮箱轴系、联轴器、发电机转子等部件旋转可动,转速高达1800转/分钟,本身就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尤其是固定部件和转动部件的连接处更是安全事故发生的高危区。
“风电机组安装在百米左右的塔筒顶部,受塔筒刚度的限制,机组存在一定程度的摇晃,特别是舱外工作,机舱顶部为开放空间,一旦忽视安全,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抢工程进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安全规范没有做细、做实,存有侥幸心理,容易埋下安全隐患。”上述工作人员说。
让安全文化落地生根
记者了解到,风场施工作业一般通过转包或外委的形式进行。针对安全事故抬头的形势,有的企业已经出台了外委单位的“十必须,两严格”管理制度,包括大件运输车辆的审查、吊装工序的审查、吊装车辆及操作人员的日、周、月检查和审核等,确保工序合理,消除安全隐患。
“从风场施工环节来说,首先,要保证塔吊司机必须持证上岗,风机高处安装作业人员必须持有高空作业证和低压电工证。其次,作业前,要严格检查吊装车辆的检验合格证是否在有效期内,吊装作业工具是否完好。最后,对作业现场环境也需格外注意。”上述一线工作人员解释说,“天气的能见度、风速、是否会出现雷雨天等,任何一条不满足吊装作业的要求,就必须立即停止吊装工作。”
另外,有业内人士认为,与传统的火电、核电、煤炭相比,作为新兴产业的风电行业来说,还没有完全建立起适应自身行业特点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安全文化有待进一步完善。“只有让安全标准和规范,内化为安全意识,变为行动自觉,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
“牢记血的教训,将安全工作做细,万万不能以牺牲安全换取抢装和并网速度。”该业内人士提醒说。
上一篇:全年将为市场主体减负1.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