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北京四项大气主要污染物齐降
上半年北京四项大气主要污染物齐降北京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7月22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0年上半年,细颗粒物(PM2.5)累计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
北京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7月22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0年上半年,细颗粒物(PM2.5)累计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5%,数值在2+26城市中达到最低;在其他空气污染分项指标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累计浓度均同比降19%以上。
“上半年,全市累计优良天数为130天,同比增加17天;累计空气重污染天数为10天;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I-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64%,动态达到年度目标;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生态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协同共治合力更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更加完善,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区域联防联控更加深入。
在各项落地举措中,北京全市移动源管控有突破。京津冀三地协同立法,《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5月1日正式实施,8项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区域联动、部门协作进一步加强,重点查处逾期未复检合格又上路行驶违法行为;4.2万辆重型柴油车实施在线监控,4万余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完成编码登记。
在扬尘源管控方面,工地出入口道路尘负荷监测压实“门前三包”责任,道路清扫保洁水平进一步提升,卫星遥感监测行业施工裸地,在受到3月、5月多次外来沙尘影响的情况下,上半年全市降尘量同比下降4.3%;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更精细。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68家,开展61家重点企业深度治理,累计完成1.5万家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登记,燕山石化重点环节完成两轮泄漏检测修复,淘汰国三汽油车1.7万辆。
在全面推进碧水保卫战方面,城乡统筹共促减排。累计完成污水管线建设改造2000余公里,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43.7万立方米/日;编制印发入河排污口分类分级管控技术指南,完成试点区域内现状排口排查;172个建制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52个村污水治理工程开工建设。
同时,实施永定河生态补水,沿线地下水位普遍回升;启动百项节水标准规范提升工程、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建设;流域上下协作共治。实施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出境断面水质有所改善。
在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方面,强化农用地分类管控。全市耕地全部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清单,受污染耕地采取了安全利用措施;深化建设用地风险管控。8个受污染地块完成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实现安全利用。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核算试点工作顺利完成;狠抓污染源头管控。66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开展隐患排查,并采取土壤污染预防措施;累计整治完成150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农业污染防治。
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科技支撑更加有效。据介绍,北京开展VOCs形成特征分析、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技术研究等;科技助力“点穴式”执法,令执法监管更加有力,固定源查处1369起、处罚3200余万元,检查重型柴油车107万辆次,查处近6万辆次,施工扬尘处罚1.04万起,公安部门破获非法倾倒建筑垃圾刑事案件12起、非法储存柴油案件1起;公众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