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有很强经受冲击的韧性
中国经济有很强经受冲击的韧性□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在疫情暴发初期就采取了坚决果断的措施,无论是疫情暴发程度还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全球都是相对较低的。□随着国外疫情蔓延,我国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在疫情暴发初期就采取了坚决果断的措施,无论是疫情暴发程度还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全球都是相对较低的。
□随着国外疫情蔓延,我国正面临着全球经济衰退所产生的影响,就业压力还可能持续一段时间。解决就业等民生问题是维护经济稳定的重点,也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
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究竟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
记者:您认为,应该如何看待疫情对今年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哪些方面的挑战需要重点关注?
刘伟:疫情对我国和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影响。自疫情暴发以来,世界主要国际机构、各国政府与金融机构都在不断调整疫情下经济增长的预期,而且存在较大分歧。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不仅对我国下一步制定经济政策有重要参考价值,也对全球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要正视疫情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受疫情影响,我国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低的季度增幅。其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受到较大影响,分别下降9.6%和5.2%,第三产业下降幅度低于第二产业。从总需求来看,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下降19%和16.1%,这表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供给与需求都造成了很大影响。
应该看到,疫情影响是世界性的,对各国经济都造成了沉重打击。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在疫情暴发初期就采取了坚决果断的措施,无论是疫情暴发程度还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全球都是相对较低的。
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最新经济预测来看,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会下降到-3%。其中,发达经济体下降幅度将达到6.1%,美国下降5.9%、欧盟下降7.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率下降1%;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是1.2%的正增长。同时,IMF预测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9.2%。不管IMF预测精确程度如何,可以发现,国际社会对疫情对我国经济冲击相对较小是有基本共识的。疫情结束后,我国经济也将率先进入复苏。
就业等民生问题是在抗击疫情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今年3月份,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上月下降了0.3个百分点。应该注意到,这个数据并不包含农村就业人口和农民工,全社会面临的就业形势可能更加严峻。随着国外疫情加剧,我国正面临着全球经济衰退所产生的影响,就业压力还可能持续一段时间。解决就业等民生问题是维护经济稳定的重点,也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
记者:您认为,我国经济能否经受住疫情的冲击?
刘伟: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抗击疫情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我们有充分的信心能够战胜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
第一,中国经济历来具有很强的韧性。从历史经验来看,我国经济在历次全球性与地区性经济危机中都表现出较好的韧性,在危机之后也都出现了相对较快的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越是经济困难时期,我国经济表现相对越是出色。
1997年战胜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迎来了近10年的高增长、低通胀发展黄金时期。2008年战胜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我国GDP总量仅相当于美国的40.4%,但到了2019年我国GDP已相当于美国的67%。
第二,与上月相比,一些重要经济指标正在积极改善。在复工复产方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实现了比较全面的复工复产。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微幅下降1.1%,比前两个月大幅收窄12.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产出水平基本恢复到了去年同期水平。
在保障居民生活方面,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同比名义增长0.8%。我们注意到,一季度名义GDP约为20.6万亿元,同比下降。在名义GDP增速下降的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实现了微幅上升,这说明党和政府在疫情防控期间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由于一季度消费物价水平同比出现了较快增长,导致扣除物价因素之后居民实际收入下降了3.9个百分点,但随着物价水平逐步恢复平稳,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将会进一步回升。根据最新数据,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速已经从2月份的5.2%回落到4.3%。随着生猪生产与食品行业供给能力改善,物价水平还将进一步企稳。
记者: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您认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宏观政策应如何作为?
刘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这同时也是战胜国内暂时性经济困难的最有力武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战胜过度悲观预期,形成全社会共同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决心和共识。一季度数据表明,我国经济韧性要远好于早前的市场预期,具有通过积极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基础。
第一,宏观政策要形成合力。目前,中央各部门和地方都根据本部门和本地方实际出台了很多经济刺激计划,需要统筹安排,以切实起到统筹推进和充分稳定预期的应有效果。中央各部门和地方要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增强政策的感知度,提升政策有效性。
第二,宏观政策要有底线管理思维。虽然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依旧面临输入型疫情冲击、外部经济压力和第三产业复工复产困难等多重不确定性。宏观政策应当从过去“保增长”的数字目标转向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内涵的底线管理。宏观政策要有充分的预案,使我们的政策在基准判断的基础上具有可调性、弹性、可扩张性和多元组合性。
第三,针对疫情的巨大冲击,宏观经济政策需要打破常规、积极创新,切实有效提升政策作用力度与效率,切实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前一时期我国未进行强刺激,这为采取进一步强化政策举措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四,实事求是客观科学地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一方面,在抗疫的同时,如期实现决胜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目标,并以此作为工作指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必须客观准确判断具体经济增长和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深入阐述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切实符合实际。
上一篇:供应过剩担忧致国际油价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