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光伏系列报告:OCI韩国多晶硅产能将退出 全球份额加速向国内龙头集中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20-02-13 09:03:15
热度:

光伏系列报告:OCI韩国多晶硅产能将退出 全球份额加速向国内龙头集中:韩国OCI由于硅料成本与国内龙头差距逐步拉大,在硅料价格位于低位的近6个季度,basic chemicals部

:韩国OCI由于硅料成本与国内龙头差距逐步拉大,在硅料价格位于低位的近6个季度,basic chemicals部门持续亏损,群山工厂大幅计提减值。OCI公告群山工厂产能将大量转为生产电子级多晶硅,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其韩国太阳能级多晶硅料的生产。持续亏损将迫使OCI为代表的韩国硅料退出,进而减少全球近10%产能供给。同时,激烈竞争也导致国内硅料二三线企业加快退出,市场份额将向通威、大全、新特等国内硅料龙头集中,特别是通威股份,近期继续加码扩产。此外,近期由于疫情影响部分硅料运输,叠加韩国OCI硅料产能开始进入检修(后续有可能逐步退出),硅料整体供给偏紧,价格有上涨态势。总体来看,硅料行业的格局在未来6个季度将逐步向好。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新产业研究” ID:jiaxun-you)

摘要

1.持续亏损迫使韩国硅料产能退出。由于韩国OCI硅料成本与国内龙头差距逐步拉大,叠加“531”后多晶硅料价格大幅下降,其basic chemicals部门在过去几个季度持续亏损,群山工厂大幅计提减值。OCI公告称群山工厂在常规检修完成后,部分P1产线的产能将转为生产电子级多晶硅,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其韩国太阳能级多晶硅料的生产。OCI、韩华多晶硅料的产能产量占全球的10%左右,并且长期都是国内单晶硅片用致密料的重要供应方。如果韩国多晶硅料持续退出,将带来近10%的有效供给缺口。

2.国内硅料洗牌进行时,二三线加快退出。2018-2019年,硅料价格大幅下降,目前国内二三线硅料企业普遍亏损,主流硅料企业的老产线也已不盈利。2019年除5大厂以外的国内其他厂商出后约7-8万吨,2020年该部分有可能下降到2-3万吨,市场进一步向大公司集中。

3.国优势企业竞争优势突出并坚决扩产,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国内头部公司通威、大全、新特等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过去两年都投建了较大规模的低成本新产能,综合的成本优势将进一步扩大。2019年,通威、特变、大全、中能、东方希望合计出货在国内占比约78%,2020年有可能提升到近90%,特别是通威股份,昨日又发布扩产计划:计划在4年内将硅料产能扩张2倍达到25万吨,如果扩产实现,将拉开与其他企业的差距。

4.硅料价格有望回升,中期格局持续向好。中期看,多晶硅料受金刚线改造的影响已经结束,需求增速接近下游装机增速;而供给方面,预计未来6个季度内,硅料格局的有效供给增加非常有限。静态看,目前多晶硅产业盈利水平降到低位,大全毛利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瓦克、OCI、REC,EBITA/收入下降至了负数。由于疫情影响了部分硅料运输,叠加韩国OCI硅料产能进入检修(后续可能逐步退出),整体供给偏紧,硅料价格有上涨趋势。

投资建议:推荐通威股份,推荐或关注:特变电工、美股大全新能源、三孚股份(化工)、合盛硅业(化工)。

风险提示:国内竞争力激烈导致盈利短期无法恢复;疫情影响国内市场,或海外光伏需求低于预期。

1.jpg

一、硅料国产化持续加速,优势企业竞争优势不断扩大

1.1持续亏损有望倒逼韩国硅料产能退出

多晶硅料业务导致OCI亏损进一步加大。由于2018年“531”后多晶硅料价格大幅下降,中国低成本产能持续扩张, OCI的多晶硅料成本与国内优势企业差距拉大,导致其basic chemicals部门在过去6个季度中有5个季度 EBITDA与收入的比值为负。OCI在2019年4季度对其群山工厂计提减值7505亿韩元。受此影响,OCI2019年4季度税前利润、净利润分别为-8476、-6626亿韩元,亏损进一步加大。

同时,OCI公告,其群山工厂在常规检修完成后,部分P1产线的产能将转为生产电子级多晶硅,最大限度的降低其韩国太阳能级多晶硅料的生产。

韩国硅料产能有望退出。另外,根据外媒BusinessKorea报道,韩国多晶硅制造商OCI和韩华正在考虑退出市场。根据行业消息来源,两家公司之一已经做出决定,并将在今年内宣布。

目前中国硅料需求10%来自韩国进口,如果韩国产能退出可能带来一定的供给紧缺。韩国OCI、韩华多晶硅料的产能产量占全球的15%左右,剔除OCI在马来西亚的产能后,占比在10%左右。如果韩国多晶硅料产能亏损导致其产能持续退出,可能会对多晶硅料产业的供给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1.2国内硅料洗牌进行时,二三线加快退出。

硅料国产化接近尾声。目前,光伏晶硅产业链上,除多晶硅料外,其他产品国内生产比例均超过70%。如硅片、电池、组件国内生产占比分别达到91%、71%和74%。随我国光伏产业链竞争力持续加强,国内优势硅料产能快速投放,我国的多晶硅料产能正在快速替代进口,多晶硅料产量占全球占比从2009年的26%上升至50%以上。

国内多晶硅料进口率持续下降,2018年多晶硅料进口量开始首次出现下降,同时,进口率也下降到了40%以下,国产替代的速度在加快。

国内硅料洗牌进行时,二三线加快退出。2018-2019年,硅料价格大幅下降,目前国内二三线硅料企业普遍亏损,主流硅料企业的老产线也已不盈利。2019年除5大厂以外的国内其他厂商出后约7-8万吨,2020年该部分有可能下降到2-3万吨,市场进一步向大公司集中。

国优势企业竞争优势突出并坚决扩产,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国内头部公司通威、大全、新特等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过去两年都投建了较大规模的低成本新产能,综合的成本优势将进一步扩大。2019年,通威、特变、大全、中能、东方希望合计出货在国内占比约78%,2020年有可能提升到近90%,特别是通威股份,昨日又发布扩产计划:计划在4年内将硅料产能扩张2倍达到25万吨,如果扩产实现,将拉开与其他企业的差距。

“后发优势”魔咒破除,行业壁垒越来越清晰。多晶硅料基本可以看成标准的化工产品,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成本方面,而成本中,电费、折旧占比最高。在多晶硅产业发展的数十年中,新进入者往往凭借着新投产能具备更低的初始投资成本,低电价区域建厂获得更低的电价降低电费成本来获得很强的后发成本优势。

当前,多晶硅产能单位投资额已从2007年的98.5亿元/万吨下降到了2018年的11.3亿元/万吨,10年下降了89%。目前,多晶硅设备国产化已经基本完成,设备降价空间有限。而根据CPIA预测,至2025年多晶硅的单位投资额可能下降到8.5亿元/万吨,未来7年下降幅度不超过25%。后发产能难以单纯的通过初始投资额降低来获得成本优势。另外,国内的产能单位投资额一直低于海外产能。

电费方面,本轮投放的低成本产能主要在内蒙、新疆等低电价区域建厂,而低电价地区有完备工业配套的区域已经不多。行业的新进入者也很难通过低电价来获得成本优势。综上,行业的“后发优势”基本已经不存在了,行业的壁垒将变得越来越清晰。

粗放式发展模式已过,“剩者为王”的时代开始来临。国内的多晶硅主流企业大多集中在2010年以前进入行业,之后,产业只有东方希望一家新进入者。多晶硅行业属于精细化工行业,生产工艺复杂,流程众多,而目前主流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已经进入行业多年,对行业Know-How积累已经很深,产业已经形成很强的技术壁垒。我们判断产业粗放式的发展时代已过,格局已经开始稳定。

微信图片_20200213074200.jpg

1.3优势企业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增强

低成本多晶硅料成本构成。不考虑金属硅、硅芯等原材料成本,目前多晶硅生产成本主要由电费(32.9%)、折旧(16.7%)、人工(7.6%),蒸汽(5.4%)等构成。而由于目前低成本产能基本为新投产能,一般都建在电价地区,各产能折旧、电价差异不大。企业的能耗水平、产能利用率水平将会成为成本差异的主要来源。

微信图片_20200213074203.jpg

优势企业成本优势明显,仍在快速下降。国内优势公司通威、大全、新特等具备很明显的成本优势,与海外一线厂商瓦克、OCI相比,成本、毛利率水平过去几年一直处在领先水平。

同时,通过新投产能、低电价区域建厂、持续工艺优化、精益化管理,优势公司的成本在过去几年以及未来几年都保持快速下降的趋势。大全多晶硅生产成本从2013年的17.8美元/kg,下降到了2018年的8.9美元/kg,六年下降了50%,以及2019年1季度3B项目达产后,电费将继续降低,成本可能达到7.5美元/kg。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