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15-03-05 16:59:21
热度: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今年上半年的超日债违约事件,除使人们见证了中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被打破之外,更进一步引发了各界对我国光伏产业现状的关注。 自2011年下半年起,由于国内产能过剩

今年上半年的超日债违约事件,除使人们见证了中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被打破之外,更进一步引发了各界对我国光伏产业现状的关注。

  自2011年下半年起,由于国内产能过剩、欧洲市场需求下降与贸易壁垒等多重因素叠加,用进入寒冬来形容我国光伏行业毫不为过。期间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即是在2013年3月,全球最大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尚德电力宣布其在中国的主要子公司破产。无锡尚德的破产进一步暴露出全球太阳能行业的糟糕境遇。在此之前,西方太阳能行业发生一连串倒闭事件,包括德国的Q-Cells和美国Solyndra的破产事件。一连串企业倒闭尤其是大型企业倒闭,可以理解为行业见底的重要标志。遭受欧美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与国内产能严重过剩双重考验的中国光伏产业,是否还能迎来自己的第二个春天引人深思。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能高度集中于中游生产环节,关键技术设备需进口

  一般而言,光伏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大环节。其中,上游包括技术研发、硅材料和其他材料的提炼生产,中游包括硅片、电池片及组件的生产制造,下游则是指光伏系统安装建设及运营与维护。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对技术、投资与资本规模要求差异较大。资金与技术问题所产生的壁垒,使得硅材料提纯与光伏终端应用环节的价值量相对更高,而中游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与组件封装环节因进入门槛较低,导致其竞争激烈,产业价值量也最低。

  我国光伏企业则恰恰集中在产业链中游低附加值、低利润回报率的电池和组件制造环节,而在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和产业链下游的光伏发电环节,发展还比较滞后。自2007年起,我国的太阳能电池产量便稳居世界第一位,是全球名副其实的光伏电池制造中心,如表1所示。低端产业链生产环节的重复建设,对产能扩张的盲目追求,使得产量严重过剩,为光伏产业的发展埋下了极大隐患。

  虽然我国在太阳能电池产能与产量方面位居世界第一,但行业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其他发达国家的手中,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许多关键技术和设备对外依存度很高,如薄膜电池生产线、四氯化硅闭环回收装置、自动电焊机等设备都主要依赖进口。这种技术设备方面的差距,导致光伏产业发展缺乏稳定的基础,直接致使我国光伏产品的生产成本偏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此外,虽然与使用传统能源相比,使用太阳能产生的固体废物少、能源消耗低,作为绿色能源的代表其在应用环节具有无污染、无排放的环境友好型特征,但并非光伏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是无污染的。光伏电池的生产与制造环节是存在严重污染问题的,尤其是太阳能多晶硅的生产和铸锭、切片所需的能源消耗较大,环境影响也较大。对于我国光伏企业而言,集中于电池制造环节且尚未掌握产业清洁发展技术的现状,除了带来低端生产环节的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外,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有悖于绿色新能源应用的初衷。

  (二)原材料高纯度多晶硅进口依存度高

  多晶硅是光伏产业最主要的原材料。我国多晶硅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但早期发展并不景气。近年来随着光伏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多晶硅产业获得迅速发展,产量也得到迅速扩张,从2005年到2013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从41吨迅速增至8.2万吨,如图1所示。

  我国硅矿尤其是优质石英硅矿储量丰富,可以为多晶硅的生产提供丰富的原材料,但生产高纯度多晶硅不仅对技术水平要求高,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存在着较高的技术壁垒和资金门槛。目前,生产多晶硅的主流技术是改良的西门子法,但是该法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日本的几家大型厂商手中,国内除少数大型企业突破了技术限制外,大部分厂商是从国外引进技术。核心技术的缺乏,直接导致我国大部分厂商所生产的多晶硅产品质量较差,生产成本略高,因此每年仍需从国外进口大量高纯度多晶硅(见表2)。原材料的高度进口依存度,使得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风险大增,制约着整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产品销售严重依赖国外市场

  1.国内市场需求不足

  相对于我国光伏产业产能与产量的增速来说,我国国内的光伏市场需求还不足以支撑产能的高速扩张。我国是太阳能电池等光伏产品的生产大国,但仍是光伏发电市场应用小国,我国光伏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在90%以上(见图2)。

  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发电装机方面仍然以欧洲、日本和美国为主,相比之下我国光伏装机容量占世界光伏装机容量的比重非常小(见表3)。

  2.欧洲市场萎缩

  光伏发电成本远高于常规能源,因此目前各国光伏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政府补贴。自2011年起,受国际金融危机尤其欧债危机的影响,作为全球光伏组件最大需求地的欧洲多国不断削减太阳能政府补贴,使得欧洲光伏市场开始不断萎缩,在其国内各光伏企业不断倒闭的同时,也给中国光伏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欧洲市场需求原本占据世界光伏装机规模的70%以上,更占到中国光伏电池出口规模的80%,欧洲市场的萎缩,使得中国巨大的产能无法消化,企业处境困难,在竞相降价抢占市场的过程中利润大幅下滑。

  此外,欧盟于2012年9月开始,对中国出口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2013年8月,中欧双方经过多轮谈判后决定,以价格承诺的方式达成友好解决方案,中国企业每年可向欧洲出口7GW的组件配额,配额内的产品将不征收双反税率,但需要承诺产品价格不低于0.56欧元/瓦,自2013年12 月6 日起,将对未参与价格承诺的中国太阳能板生产商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至此,虽然中欧光伏争端落下帷幕,但价格承诺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组件配额对出口规模限制、较高的双反税率与政府补贴削减共同带来的欧洲市场萎缩已成定局。

  3.美国双反雪上加霜

  2011年10月19日,SolarWorld牵头其他6家美国光伏企业向美国政府提起调查申请,指控中国公司对美倾销多晶硅光伏太阳能电池,并收受中国政府的不当补贴,要求美国政府发起 双反调查。这对90%的光伏组件需要出口的中国企业而言无疑雪上加霜。

  在反倾销调查终裁结果中,主要被告尚德电力和天合光能被判定倾销幅度为别为31.73%和18.32%,与初裁结果相比,倾销税率由31.14%下调至18.32%;在反补贴方面,尚德及其关联的10家公司被判定接受补贴14.78%,天合为15.97%,其他光伏进口商和制造商为15.24%,反补贴税率大大高于初裁的2.9%至4.73%。随着当前光伏组件价格不断下降,组件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非常小,高额的关税将把国内很多光伏企业的产品拒之美国市场门外。

  4.新兴市场上升空间有限

  受贸易摩擦影响,2013年上半年中国光伏电池片及组件对外出口额锐减30.97%至65.22亿美元,其最核心的原因是出口价格下降41.07%(尽管出口量增长17.02%)。对欧洲、北美、大洋洲的出口额大幅下滑,但对亚非拉出口有所增长。其中,对亚洲出口同比增长1.5倍(150.49%),提升至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二(37.99%),超过原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对非出口保持连续快速增长,同比增长近5倍(499.73%)。

  在新兴市场的成绩亮眼,并非由于这些市场需求猛增,而是因为欧美市场萎缩,中国光伏产品被迫转向。日本是2013年全球光伏领域增长最快的市场。日本市场的异军突起事出有因——福岛核泄漏发生后日本国内反对核电站的呼声,加上2012年7月开始实施的新能源补贴法案《可再生能源法》,为日本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产品市场迅猛增长提供了良好契机。但由于夏普、三菱等大企业基本垄断了日本国内光伏市场,日本国民对外国产品又比较挑剔,中国光伏企业开辟日本市场并非易事。

  我国光伏产业陷入产能过剩困境的原因

  (一)国内市场未全面启动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直接诱因是国内市场需求过小,国外光伏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的发展对我国光伏产业有重大影响。我国光伏应用市场发展缓慢,并远远落后于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以2011年为例,我国当年太阳能电池产量为13GW,而新增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仅约2.2GW,超过80%的太阳能电池要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其他应用国家,对国外市场依赖性过大使得光伏产业缺乏稳定的市场基础,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影响,产业发展具有较大脆弱性。

  1.应用成本偏高使得市场竞争力有限

  经济性是产品是否被市场接受的最重要因素,从现阶段的各种发电成本来看,光伏发电成本仅低于生物质能发电成本,高于新能源中的风能与核能,约为传统的化石能源发电成本的2~4倍。此外,火力发电的年运行时间可高达5000h,风力发电也可达到2000h,而光伏发电平均却只有1300h。即使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达到1元/kwh左右,也远高于火力发电与风力发电的上网电价,上网电价问题成为制约集中式光伏电站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于分布式电站来说,由于就地发电就地使用,因而上网电价不是突出问题,其面临的是初期投入较高的问题。以每天有效光照时间在3~4 h的光照三类地区为例,若安装一个2kW光伏电站,补贴后的费用约为1 万元,每天发电6~8kWh,按现行居民用电价格计算,7年时间收回成本。而光伏系统寿命一般在20 年以上,理论上家庭安装光伏电站是划算的。但是1 万元的初期投入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并且,居民用电的高峰在夜间,而光伏发电是在白天,在不能并网的情况下,用户还需要购买储电设备(目前的价格非常高),否则只能浪费大部分电量。此外,电站能否安全有效运行20年,期间会不会产生其他费用,消费者仍存在很大顾虑。

  2.产业补贴政策效果欠佳

  我国光伏产业政策可分为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与其他政策三大类。其中,财政政策包括太阳能屋顶计划、金太阳示范工程、上网电价补贴政策与地方政府财政政策支持等方面,税收政策包含所得税优惠、关税优惠与增值税优惠等,其他政策则指土地、设备、资金方面的要素支持类政策及政府采购政策、价格补贴政策等。这些产业政策在支撑我国光伏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国内光伏市场的扩张与发展。

  第一,现有产业政策造成光伏产业链发展不均衡。现有的光伏产业政策对产业链中制造环节的激励作用较大,致使该环节发展速度很快。这一结果导致中国光伏产业制造环节产能巨大,消费侧则需求不足,大部分光伏产品需要依赖国际市场来进行消化。

  第二,现有政策对光伏产业技术研发的支持明显不足,只有少量针对技术研发阶段的条款。当前,中国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产业大体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取得经济成本上的优势,必须要加紧光伏产业的技术研发并积极推动产业化进程。

  第三,现有政策缺乏关于光伏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二)地方政府投资冲动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各级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会产生重要影响,而地方政府对新能源产业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则是追求GDP所带来的地方政府政绩。为了在任期内创造更多的产值,地方政府的决策往往具有短期性,热衷于见效快的所谓的政绩工程。光伏产业因其用人多、投入大,一方面可以创造GDP、带动就业,另一方面其更是与清洁能源、高新技术密切关联,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政策要求,因而备受地方政府青睐。

  在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把新能源的代表——光伏产业和风电产业列为优先扶持发展产业,全国600个城市中有300个选择发展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产业,其中100多个建设了光伏产业基地。这其中,有个别城市确实具有一定资源优势,但更多城市并无明显优势,甚至其现有技术水平和发展能力远达不到产业需求,但短期内也能靠投资增量带动GDP和就业增加。另外,由于地方政府纷纷将光伏产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为其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因此企业对于进入门槛很低、有钱就能建生产线的中游加工制造环节趋之若鹜。据中国新能源商会提供的数据,2011年我国光伏产能已达到30GW,但同期全球市场需求却只有27.6GW,国内光伏产能已经大大超过全球市场需求。因此,地方政府基于GDP驱动的投资冲动,是造成我国光伏产业陷入产能过剩困境的根本原因。

  政策建议

  (一)危机中蕴含机遇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产能迅速扩张与市场需求缓慢增长致使光伏产业产能过剩,同时外需增长乏力、双反政策扑面袭来等,各种国内外不利因素涌现,我国光伏行业走到了十字路口。从表4可以看出,我国光伏行业主要企业净利润在2010年之后明显下降,整个光伏行业陷入困境,到2012年末亏损最为严重。从2013年的净利润指标来看,光伏行业有回暖趋势但仍不乐观。

  目前看来,中国光伏产业已进入洗牌期。笔者认为,在适当时机进行洗牌不一定会阻碍产业发展,反而有可能为相关行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我国宏观政策来看,银监会今年年初下发的《关于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中,将光伏产业定位为产能过剩行业。而人民银行今年下发的2014年信贷政策工作意见指出,要发挥信贷政策导向,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支持信息消费、集成电路、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光伏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从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对光伏的定位来看,产能过剩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似乎相互矛盾,但笔者认为也都有各自的道理。光伏产业作为清洁能源行业的代表,其现阶段也确实处于产能过剩的状况之中,亟需改善其供求关系来实现均衡发展,但其在我国未来能源行业中必然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危机中蕴含着一定的发展机遇。

  (二)政策建议

  1.引入市场机制,改变经营理念和模式,实现优胜劣汰

  在我国光伏产业过去的发展中,投资大,需求少,产业高度集中于低端环节,这与我国政府强力干预经济有关。有形的手通过提供各种优惠产业政策刺激投资,短期内创造了供给,带来了地方GDP增长,但是最终的需求并没有被改变,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也带来了光伏企业发展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因此,要实现光伏产业的真正可持续发展,必须减少政府干预,让无形的手真正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首先,真正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光伏产业结构调整、优胜劣汰、优化布局及开发利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其次,对不同光伏企业实行区别对待,重点支持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骨干优势企业发展,淘汰劣质企业。

  2.转变政府补贴方式,改善政策补贴效果

  我国现有的光伏产业政策对产业链中制造环节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一方面直接导致我国光伏产业制造环节产能巨大,另一方面由于补贴政策而带来的产品超低出口价格,也成为我国近几年多次陷入国际贸易摩擦的直接原因。因此,应尽快调整产业政策,把政策重点转到培育与扩大国内市场方面,如将补贴装机量改为补贴发电量、将补贴发电端改为补贴用户端等,促进光伏产业从生产到消费的均衡与全面发展。

  3.加强技术创新能力,降低光伏生产成本

  面对我国光伏产业当前的困境,必须把加强光伏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放在重要位置。要使太阳能发电成本低于普通发电成本,光伏生产成本就得降低,这就要靠技术创新。必须认识到,仅停留于技术跟风状态的产业在未来是没有前途可言的。

  4.重视光伏产业人才培养

  光伏产业尚属一项新兴产业,我国现有的光伏产业政策中缺乏关于光伏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光伏产业人才的培养能力明显不足,人才紧缺将成为我国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最大的制约瓶颈。一方面应积极探索光伏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实行产学研结合,在加强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高光伏专业科学研究水平,为光伏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政策支持。(王瑶   韩镇 作者单位:锦州银行 责任编辑:罗邦敏  廖雯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