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百家院所扎根 苏州高新区创新产业行稳致远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19-12-03 10:12:00
热度:

百家院所扎根 苏州高新区创新产业行稳致远  创新一线看“六稳”  流式细胞仪、共聚焦显微镜、血栓弹力图仪等10多项自主创新医疗器械顺利转化,成功孵化了项目公

  创新一线看“六稳”

  流式细胞仪、共聚焦显微镜、血栓弹力图仪等10多项自主创新医疗器械顺利转化,成功孵化了项目公司55家,吸引社会投资2.6亿元……“回顾10年发展历程,我们无疑是幸运的。”11月29日,在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园十周年大会上,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书记杨洪波说道。

  引进一个大院大所,培育一个新兴产业。作为最早落户苏州高新区的大院大所,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已成为医疗器械产业的稳固支撑。

  10年引进百余家大院大所,与院所合作成为苏州高新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优化产业结构、激发人才红利、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2018年年末,该区各类科技领军人才达1200多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0多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8%。今年1月至9月各项经济指标稳中向好,其中新设外资项目40个,实际使用外资6亿美元、增长58.8%,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达55.2%、增长136.6%。

  帮助创新型企业穿越“死亡之谷”

  大院大所落地,如何才能体现价值?苏州高新区以产业为导向,实施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双轮驱动,通过搭建工程化平台,帮助创新型企业穿越“死亡之谷”。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所长唐玉国说,医疗器械从实验室样机过渡到可批量生产的工程化阶段,因投入大、技术精、风险高,被称为企业的“死亡之谷”。

  面对挑战,苏州医工所组建近百人的专业化工程技术队伍,完成100多项成果转化项目。自落户高新区以来,苏州医工所与企业成立各类联合研发机构30多家,带动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企业300余家,产业产值年增长20%以上。

  通过合作交流,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大院大所当作“金山富矿”,到院所“淘宝”已经成为苏州高新区企业界的一种新风尚。

  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具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多学科交叉、全球化等特点,并需要在全产业链条上布局深耕。缺少创新源头的支撑,无疑加大了企业失败的风险。

  为此,苏州高新区在创新端引进了一批中字头国字号的重大创新载体,充分发挥其领头雁的作用。

  “利用国产高分卫星,我们把天上的信息数据转化为地上的新兴产业。”中科院苏州地理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中科院院士周成虎介绍,2012年落地苏州高新区后,中科院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以中科院为带动,吸引10多家地理相关的研究载体和众多产业转化企业落户,形成了地理信息、智慧教育、地理文化并进的产业布局,一大批国家重点研发任务在这里陆续完成,全国首家PB级遥感大数据产品中心建成。

  创新资源密度提升创新经济浓度

  近日,14个项目相继入驻苏州高新区,这也是南京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落户苏州高新区后入驻的首批项目。这批项目以当地14家重点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导向,依托南京大学的支持,通过“产学研融创”深度合作方式,把该校的科技成果、创新人才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

  “开发建设之初,苏州高新区内鲜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教资源先天不足成为我们绕不开的创新发展瓶颈。”苏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李艰说,针对这个“先天不足”,10多年前,苏州高新区在核心地带划出25平方公里区域建设“苏州科技城”,引进拥有丰富创新资源的科研院所,自主培育创新源。

  如今,这个由科技部和省、市共建的大型研发创新基地,已成为高新区大院大所的主要集聚地。

  “8年前,我们选择了苏州高新区,就是看中这里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创新氛围。”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叶继术说,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精准聚焦“大健康”和“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两大领域,目前已建成14个研究中心和11个联合研发中心,孵化衍生出科技创新型企业上百家。

  目前,苏州高新区已集聚超百家“中字头”“国字号”院所平台和研发基地,人才总量达到2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3万余人。

  不断富集的科技创新资源,逐渐成为创新经济的稳固支撑。与此同时,苏州高新区还制定了4大类17个科技专项政策,帮助人才创业企业创新。

  一手抓创新、一手抓产业。近年来苏州高新区依托百余家大院大所,重点发展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大数据产业、新能源产业、大健康产业等5大先导产业。2018年年末,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6亿元,工业总产值3500亿元,各项发展指标在国家高新区中名列前茅。

  今年,苏州高新区瞄准创新转型大提速,专门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转化促进中心,结合区内金融、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功能,形成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路径。“越是关键时期,越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吴新明说,全区将以自主创新为新的发展引擎,实现全面创新突破。(本报记者 张 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