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中国制造的优秀样本 通威太阳能强势崛起之路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19-11-19 09:02:54
热度:

中国制造的优秀样本 通威太阳能强势崛起之路:六年前,当通威太阳能第一批年轻人来到江淮湖畔,为创建通威太阳能生产基地,以8.7亿元购入了位于安徽合肥的全球单体规模最大太阳能电池片工厂

:六年前,当通威太阳能第一批年轻人来到江淮湖畔,为创建通威太阳能生产基地,以8.7亿元购入了位于安徽合肥的全球单体规模最大太阳能电池片工厂时,他们可能没有想到,这里将走出一家全球最大晶硅电池生产企业。六年后,通威太阳能成都四期3.8GW项目投产,成都基地成为全球首个10GW电池基地,见证通威太阳能发展迎来新的里程碑。

1.webp (1).jpg

通威太阳能成都四期项目第一片电池片下线

六年来,通威太阳能始终把握住战略定位,瞄准光伏新能源产业链中游的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实现从零起步、从无到有、从有到大,历经“跟着跑”、“并着跑”、“领着跑”的“三级跳”,并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参与者和主要推动力量。

总结六年发展史,通威太阳能的成功有“天时”、有“地利”,更有“人和”。中国乃至全球清洁能源获得巨大的发展,光伏在能源转型及中国能源革命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这是“天时”;依托通威新能源和农业和谐共生、相互扶持的产业优势,这是“地利”;在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带领下,通威既有攻坚克难的创业精神,又摸索出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以及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这是“人和”。

六年来,通威太阳能生产经营规模和盈利水平连年大幅增长,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成绩。在通威太阳能身上展示出的,不仅是一家光伏企业的成功探索,更是中国制造强势崛起的优秀样本。

战略决胜千里

古人云:“智者谋于未发,明者达于先机”。2006年,中国光伏建设进入“黄金期”,产业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通威集团在刘汉元的布局下进入光伏上游高纯晶硅领域,出于对自身长远发展的考虑,通威开始整体布局光伏产业链,最终决定以并购的形式进入太阳能电池片领域。

2013年,许多电池片生产企业,都陷入经营危机甚至破产倒闭,光伏行业的发展陷入寒冬。而刘汉元敏锐察觉到光伏产业不会持续走低,此时入局正是最佳时机,以8.7亿的价格拿下当时合肥全球单体规模最大太阳能电池片工厂,并委任年仅29岁的谢毅担任负责人,承担起新公司、新产业的筹建工作。

创业维艰,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在现实面前遭遇了阻力。除了一片荒芜的厂房和原工厂仅剩87人外,竟再无其他资源。无经验、无背景、无技术,为了不让机遇溜走,也为了弥补没有基础的“先天不足”,在董事长谢毅的带领下通威太阳能开启了“疯狂学习模式”,然后就是招揽人才、学习经验、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市场培育、管理创新等等。

事实证明,这个战略是正确的,实践是成功的。仅仅两年时间通威太阳能就实现了扭亏为盈,在产业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2015年,就在公司为逐渐走上正轨并一跃成为晶硅电池出货量全国第一、全球第三感到欢呼雀跃时,通威高层从集团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开始布局新的战略基地。

随后,通威开始启动成都双流电池片项目,2015年11月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5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到2016年6月30日第一片“成都造”电池片下线,仅仅7个月余,刷新了全球单车间产能规模最高纪录,项目3个月后实现满负荷生产,建成首年即实现千万元盈利,这一创举让通威太阳能产品产业进一步明晰,并成功开拓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通威速度”神话正由此而起。

市场总是瞬息万变的,“531”袭击下,光伏市场热度骤降,产业链上各种光伏产品价格都开始暴跌,也让通威太阳能遭遇了困境,然而通威并未因此收缩固有战略,而是不管行业如何变幻,尽全力把自己的事做到行业最好。2019年3月成都四期3.8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的开工,全球首个10GW电池基地投产,让通威全球最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企业的地位更加难以撼动。

成长永远伴随探索与抉择,紧要的几步尤为关键。正是通威太阳能的决策者在每一次在关键的时间节点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使得企业在短短六年时间取得了飞速发展。

现代企业样本

一家表现卓越的企业背后,必定有一个催人奋进的企业文化、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以及一套引得进留得住的人才机制。通威太阳能继承了通威集团“岁月不居,天道酬勤”的勤奋基因。

正是有着这样勇往无前的只争朝夕精神,六年来通威太阳能始终有着锐意进取的昂扬气魄,能够忍受超常规的工作负荷。在回顾创业初期,谢毅对当时全体干部职工艰苦创业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六年间通威太阳能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难忘的奋斗故事数不胜数,难能可贵的是这样的创业精神始终保持如一。刘汉元表示,通威太阳能要永远保持创建初期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事业的赤诚之心。只有这样,才能迎接未来更艰巨的挑战。

文化不能止于传唱,必须深入到企业的每一个执行环节,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多年的实践中,通威太阳能提炼出“每天进步1%”,专注于每一个细节的成功逻辑,并以此指导实践。

生产一线员工以文化为指引,找目标、找差距、找不足,管理人员将目光聚焦在生产中的每个细节,特别要求各个环节特别是员工的精气神每天进步1%,谢毅每次跑完市场回公司,也都要去车间转悠,要么一大早,要么晚上。不是大张旗鼓地例行检查,而是一个人悄悄在车间里明察暗访,谢毅认为“针对的是员工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行为,这才是员工思维观念的真实反应。”

企业的核心是人才,创新的主体是人才,人才工作是所有工作的生命线。通威十分重视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目前拥有从事研发与试验发展的技术人员600余人,研发团队中博士、硕士比例在80%以上。同时通威太阳能制定了一套公平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发挥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基层员工只要进步表现突出,公司就及时奖励。及时奖励的制度分两种,一是合理化建议,二是工作在班组里取得优秀。员工只要提建议,公司评定下来可以采纳就奖励,这项激励制度开始实行的第一年,基层员工合理化建议就贡献了近6000万元的利润。

在完善的激励机制指引下,通威太阳能的创新能力得以快速释放。六年来,创新研发实力获得各界高度认可,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电子信息行业创新企业、四川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能力100强、2019 年成都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级企业重点创新团队,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等诸多殊荣。

力拓新未来

在成绩面前,通威始终头脑清醒,更多的是看到问题、差距。曾经多次指出,未来没有留给今天的每一个生产经营参与者全部生存下去的机会,只留给了优秀者、领先者、佼佼者发展下去的机会。目前企业发展已是棋到中局、船至中流,这个时候挑战更强、压力更大、风险更多,“我们需要不断反思、不断提高,平时要少谈成绩多谈问题。”

目前,光伏产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已发生质的变化。从宏观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中国乃至全球清洁能源必将会获得巨大的发展。从光伏产业而言,在平价时代,中国光伏产业将再次进入一个新的整合周期。

面向未来,通威太阳能清醒地认识到,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为核心,制造产业将迎来又一次重大变革。作为行业较早与智能制造接轨的企业,通威太阳能积极探索智能制造,建成全球首条无人电池生产线,为全球光伏行业智能制造开创了新征程。与传统太阳能电池片生产企业相比,通威太阳能同等产能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在人员用工方面可以降低62%,在生产效率方面可以提高161%,在能源消耗方面可以降低30%。

2.webp (1).jpg

通威太阳能智能制造生产线机械臂

以建成投产通威太阳能成都四期项目为例,生产线全部为全自动无人生产制造,实现了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该产线与传统产线相比产线采用全自动无人生产线(IGV智能小车)。今年底,通威电池总产能将超过20GW,将连续3年成为全球产能规模和出货量最大的太阳能电池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有望达到10—12%。

阳光与水是通威事业的根基所在;绿色农业与绿色能源,是通威坚持不懈的发展愿景。通威太阳能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生产,通威太阳能生产的每张晶硅电池生产过程仅排放碳0.04千克,投入使用后,25年可持续发出绿色清洁电力,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33千克以上,是生产制造环节碳排放的3300倍。

市场风云变幻莫测,通威太阳能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刘汉元开诚布公地表示:核心竞争力在哪应该是每个企业主体思考和必须回答的问题。在现代工业分工和市场机制下,应是拿自己的“长板”和对手拼“木桶”,因为每一个组织的能力和投资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只有聚焦在自身最善长的领域中,最大化地发挥好核心价值,同时彼此认同,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才能够带给行业更多的价值和认同,才能营造具备理性竞争的商业生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