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张家港高新区创新成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19-09-23 08:08:37
热度:

张家港高新区创新成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  “智能小车”来回穿梭,机械臂“马不停蹄”地抓取、移动……在江

  “智能小车”来回穿梭,机械臂“马不停蹄”地抓取、移动……在江苏张家港协鑫集成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业4.0示范车间内,不会累的“机器人”代替了数百名工人,24小时高速运转。

  “机器换人”只是张家港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2015年年末,张家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筹建。4年来,“规划先行”“产城融合”“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成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规划先行”引领高质量发展

  眼下,沙洲湖中央商务区和南横套滨水生态廊道的两个建设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一大批初创企业的项目落地正在洽谈。

  作为“长三角”都市圈的几何中心,房地产业无疑会成为不少地方政府发展GDP的便捷选择。坚决“不搞房地产大开发、不搞工业聚集”,张家港高新区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筹建之初,借鉴国内多家出色园区的发展经验、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当地专门请了国外知名专家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还立下“君子之约”——在规划清楚前绝不动一砖一瓦。

  他们打破了长期以来“一边建设、一边规划”的思维惯性,打破了“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的形式主义,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和“产城融合发展”两大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化合物半导体、绿色能源等四大产业。

  在当地的规划中,居住用地只占了其中的四分之一,剩下的产业研发用地、公共配套用地、公共绿地用地各占25%。当地还出资32亿元专门改造了生态廊道,让环境更美。

  近年来,张家港高新区成为张家港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排头兵”。

  智能化生产破解劳动力困局

  火力发电起家的协鑫集成是国内首家尝试智能化改造的光伏材料制造商。目前,协鑫集成所在的高新区智能制造基地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产线兼容性最强的太阳能组件生产基地。

  “张家港的总体产业偏向重工业,智能制造是跟上发展节奏的重要一环。”张家港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2017年8月,协鑫集成张家港组件基地的智能化车间顺利投产,实现了真正的工业4.0示范车间改造。集信息通信技术、数字控制技术、智能装备于一体的全流程智能车间,为企业节省了40%以上的劳动生产力,在线操作工人由以前的25人降到6人。

  如今,越来越多制造型企业都在加快智能化生产的步伐。目前,张家港高新区政府正与德国博世集团联合打造智能制造平台,为企业转型提供诊断、设计、建设等全体系解决方案。而总投资25亿元的沙洲湖科创园也聚集了众多研发中心,为更多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高精尖产业助推高质量发展

  张家港高新区前瞻性地瞄准了国外尚未形成完整产业链的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并提出打造“化合物半导体世界之都”。目前,该区已自主培育国家级专家7名,区域内集聚相关企业20余家,形成了设计、制备、封测、集成的全产业链条。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氮化镓材料研发、生产的高科技企业——江苏能华微电子科技发展公司就落户于此。如今,越来越多专注化合物半导体的研究人才与企业选择“扎根”高新区。

  此外,张家港高新区引进社会资本,设立了总规模超200亿元的各类产业投资基金。未来三年,高新区计划再引进国内外化合物半导体和集成电路领军企业50家,专业人才超800名。

  近些年来,国内众多城市的氢能产业发展竞争激烈。张家港发展氢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来自钢铁、石化等企业的工业副产氢每年超30万吨,涉氢企业达30余家,基本覆盖了氢能产业链的各环节。

  丰富的产业资源、较为完备的配套要素,不仅帮助当地找准发展氢能产业的定位,也为此后专注氢能源电池系统和装备的研发提供了基础。如今,源源不断的创新研发成果正在这片热土上迸发。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于2015年8月入驻张家港高新区,2017年9月成立了氢能燃料电池重大创新平台。目前,由这里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即将进行装车、试测,走向产业化。

  2018年,张家港高新区经江苏省政府批复正式成为省级开发区,成为当地吸引高端人才和企业的“金名片”。(记者 李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