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气”遇上毛毛雨
“煤改气”遇上毛毛雨现阶段清洁供暖离不开天然气,“煤改气”还应推进,但要理性地推。7月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征求《关于解决“煤改气”&
现阶段清洁供暖离不开天然气,“煤改气”还应推进,但要理性地推。
7月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征求《关于解决“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供暖推进过程中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意见的函。
“这份文件是国家能源局对过去‘一刀切’的煤改工作的一种积极反思,但并不意味着将会延缓‘煤改气’和‘煤改电’工作。今后的‘煤改气 ’工作将会更加理性、科学、务实,有利于清洁供暖的长效发展。”中国石油油气储运专业高级工程师姜勇认为。
不尽如人意
2013年,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7年3月,环保部制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26”城市被纳入实施范围,全面加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地区散煤治理。“煤改气”持续加码。
“煤改气”政策一出现,其大举推进过程中就一直伴随着争议。由于气源紧张、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这些年大举推进“煤改气”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前期‘一刀切’式地推进‘煤改气’不太合理。因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部分地区煤改之后无气可用。”陕西省燃气设计院原院长郭宗华告诉记者。
近两年,学校“煤改气”后学生冬季被冻伤、操场跑步取暖等新闻屡见报端,还有地方政府挨家挨户发放电热取暖设备,均因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燃煤锅炉拆除后,配套实施不完善导致无法供应天然气。
“煤改气”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也值得关注。面对庞大的“煤改气”工程建设市场,“正规军”力有不逮。为了赶进度,大量不够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了这些关乎民生的工程建设任务,安全隐患重重。
“在京津冀周边考察,我们发现了很多安全隐患问题。有的地方燃气管线与电线穿插,有的地方管线铺设高度不够、安全标识不明,更有靠近道路的主干管线凸出易被来往车辆剐蹭……”南海新能源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于田磊忧心不已,“农村地区很多家庭只有老人小孩在家,一旦燃气发生安全事故,他们几乎无法妥善处理,后果十分严重。”
还应持续推进
毋庸讳言,“煤改气”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煤改气”对空气质量改善的效果无疑是显著的。
北京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煤改气”后燃煤对PM2.5的贡献由2014年的22.4%下降到2018年的3%。环保部门公布的2017年全国蓝天数据显示,全国31个省会城市共收获5634个蓝天,比2016年多206天。其中,“煤改气”政策最严厉的京津冀地区蓝天数增幅最大。北京市民近两年切身感受到的空气质量变化也是最好的证据。
面对不断承压的天然气供应问题和日益严峻的工程安全问题,“煤改气”的步伐是否需要停住,优先发展其他清洁供暖方式?
《通知》要求“因地制宜拓展多种清洁供暖方式,保障清洁供暖均衡发展”,“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然而,当下以气代煤无疑是较为适宜的选择。
姜勇认为:“天然气是优质高效、绿色清洁的低碳能源,是当下大规模替代燃煤的最佳解决方案。短期内清洁燃煤、生物质燃料、地热能等还无法替代天然气。”
郭宗华也表示,当前上述几种清洁供暖方式依然存在经济性、技术性问题,难以大规模发展。“清洁燃煤的烟气处理技术尚不成熟,大规模推广仍需时间;生物质燃料目前还未看到可供大规模推广的解决方案,且生物质收集的经济性太差;地热能同样存在技术瓶颈,干热岩高效开发技术尚未被掌握,还有待技术突破。”郭宗华说,“今年1-4月,生态环境部监测到我国雾霾天气有所增多,6月又约谈了保定、安阳等6个城市,就是因为‘煤改气’进程有所倒退。”
清洁燃煤、生物质燃料、地热能等多种清洁供暖方式应该推广,但当前更应加大力度持续推进“煤改气”。
提质是关键
随着2019-2020年采暖季的临近,天然气需求将攀升。与需求相对应的是天然气进口量的攀升。2018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首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对外依存度升至45.3%。据预测这一数字今年仍将上升。
“天然气需求虽会继续高速增长,但我国天然气供应无虞。今年年底俄罗斯天然气将进入我国,可以有效满足需求增长。”郭宗华表示,“随着‘煤改气’更加理性化地推进,今年天然气供应压力或许没有想象得那么大。”
目前,我国天然气产业上中下游已处于高效运行的满负荷状态。随着以“三桶油”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不计代价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保供”,我国天然气产量保持高速增长,储气库加大采气,积极筹措全球管道气、LNG进口,已做到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天然气供应应无虞,但业内专家提醒,应警惕天然气终端价格影响供气企业与消费者“煤改气”的积极性。
下游终端越发难以承担高昂的气价,上游的供气企业同样叫苦不迭。为弥补国内缺口,进口天然气数量增加,叠加进销价格倒挂,相关企业在这一环节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近日,中石油相关负责人就曾表示,2011年以来,中石油单在进口天然气环节已亏损超过2300亿元。
“长期的价格倒挂会打击供气企业的积极性。终端气价既不能让消费者难以承受,也不能让供气企业长期亏损。”姜勇建议,“应进一步优化完善‘煤改气’门站价格惠民政策,利用国家管道公司成立的大好契机,公平开放国家主干线天然气管道给非‘三桶油’企业自主采购委托运输更加便宜的国际天然气资源,提高供气企业积极性,减少居民冬季取暖费用,充分释放油气体制改革的红利。”
对于“煤改气”“村村通”的工程质量问题,姜勇强调:“要建立施工队伍准入机制,宜通过政府采购的招标形式来规范选择施工队伍;杜绝层层‘转包’和工程监理成为‘摆设’的现象,严格把关QHSE;引入第三方监管力量,鼓励天然气行业专家、退休职工等作为志愿者直接参与乡村‘煤改气’工程验收,并对已验收项目进行‘回头看’抽查监督,杜绝‘煤改气’民生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隐患。”
-
“数享生态,智创未来” 第二届燃气行业产业联盟·818峰会圆满成功!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