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警惕无序发展导致弃风弃电
海上风电:警惕无序发展导致弃风弃电“发展海上风电将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战略支撑。然而,我国海上风电起步较晚,基本都位于滩涂、浅水区域,存在各自为政、无序发展的现象
2018年我国海上风电总装机445万千瓦,在建647万千瓦,成为仅次于英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海上风电国家。预计到2035年总装机将达1亿千瓦,2050年达2亿千瓦。
但是,专家表示,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和挑战。
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支撑
海上风电在全球风电领域的占比正日益提高。“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全球能源转型路线图2050》的预测,2050年,全球总发电量的35%将来自风能,而2018年仅有5%的发电量来自风能。”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约60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约为10亿千瓦。
专家表示,我国海上风电正成为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的新动力,而海上风电对我国能源转型的支撑作用也将越来越显著。我国海上风电储量大,5—50米水深、70米高度的海上风电可开发资源约5亿千瓦(水电约6.6亿千瓦)。与陆上相比,海上风速高15%—40%,年运行小时数达4000以上,能多发50%—70%的电能。
刘吉臻分析,我国中东部陆上分布式电源开发潜力仅有1.7亿千瓦。而海上风电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且靠近东部负荷中心,就地消纳方便,发展海上风电将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战略支撑。
多种问题影响持续健康发展
尽管我国发展海上风电优势明显,但仍面临着多重挑战。
“我国东部地区陆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潜力有限,要想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本地化开发和就地消纳,必须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特别是资源和储量更好的远海风电,而对于海上风电的发展尚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刘吉臻说。
海上风电涉及行业部门众多,国家层面的宏观统筹与整体规划缺乏。“目前,对于海上风电的开发缺乏宏观的统筹与整体规划,海上风电开发大部分都由地方政府或者单一企业主导,与其他行业和部门之间缺乏协同,这样的局面未来有可能会导致弃风弃电等现象的出现。”刘吉臻不无担忧。
与此同时,海上风电接入问题突出,缺乏海上电网顶层设计。“海上风电现在多位于近海,后续随着规模增大和向远海发展,将涉及海上组网和输送等问题。而由于海上风电处于分散式、独立式发展状况,没有统一规划,这将对未来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刘吉臻说。
“目前海上风电开发均由发电企业自行完成,电网公司一直未介入,海上风电接入大电网的地点、容量、性能的选择缺乏统一规划,未来可能会对东部地区电网安全、可再生能源消纳带来严重影响。”而且,刘吉臻认为,海上风电对电网格局和电力流的影响也缺乏系统研究。
刘吉臻说:“除此以外,海上风电属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装备研发能力和工程技术力量不足。由于海上风电对可靠性和智能化等性能的要求较高,使得目前的设备主要还是依赖进口。同时,我国对于远海风电使用的大容量风机、直流换流平台、海上施工运输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也较少,与国外技术差距较大。”
不少专家还表示,对于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经济性和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评价也缺乏深入研究,一般的投资回报率仅仅涉及对发电和输电成本的考虑,缺乏从整个产业发展的角度对海上风电的技术经济性进行总体评价。
在秦海岩看来,未来我国海上风电还面临着电价降价带来的投资收益的挑战,以及整个产业尚未形成成熟规模经济产业链的挑战。
“建议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共同努力,进行全产业链地深度融合;整个行业则应该认识到在海上风电价值链上,风电机组、电力送出、支撑结构、施工、运维等各个环节要同等重要,需全面均衡发展;同时,海上风电行业还应加强有效的国际合作,尽快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能力。”秦海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