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产业不可急于求成
页岩气产业不可急于求成.TRS_Editor P{margin-top:1em;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
不同区域实行不同补贴标准 建设中国产能示范区
编者按
受美国页岩气的快速发展激励,中国也希望在本土复制成功。但与近二十年经验积累的美国不同,我国页岩气实则处在前期摸索阶段,还需更加有效的市场机制、规模化商业化开采和强有力的补贴政策支持才能有质的飞跃。
中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的诞生为行业各领域都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但为何包括三桶油在内的企业都呈现热情很大投入不够的态势?页岩气的现状值得探讨,不论是从政策、技术还是体制看,都表明页岩气发展不可一蹴而就。
7月30日,2014中国页岩气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多位与会专家表示,国土资源部正在进行相关评审工作,备战第三轮招标,且新一轮招标有望下放到各省具体执行,不再统一进行。随着勘查和开采技术的进步以及投资的加速,未来几年页岩气开发将提速。
市场机制是基础
大力发展页岩气既是能源需求更是节能减排之需,页岩气的快速发展需要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
多位与会专家表示,中国页岩气还处于前期摸索阶段,不能指望“大跃进”出奇迹,更不能急于复制美国页岩气的成功。虽然我国在立法和财政补贴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地质环境、勘探现场、技术、产业化程度、基础设施、矿权和气价等方面还不太具备美国页岩气发展的路径。
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朱凯认为,首要任务是分清发展页岩气到底是一个政治目标还是经济目标。目前我国页岩气国有企业为完成任务指标,将其当做政治任务完成。页岩气发展有规律可循,究竟按部就班地发展还是通过政府努力扭曲市场机制和发展规律来实现产业的繁荣发展,值得关注。“因此我们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技术路线结合自身特点,针对中国地质条件取得进展。”朱凯补充道。
页岩气发展的深化改革离不开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保障和激励,需要更高效率的体制提供支持。需要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有方便进入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美国的市场非常发达健全,直接面对市场竞争,有回报即可扩大投资,形成良性循环,即使破产依然有完善的体制机制退出。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和产权制度刺激人力资本市场更为活跃。
美国页岩气的发展有1/3的投资来自国外,与其资源开发的根本制度和相关的政策法规都有很强的关联。整个行业并不惧怕和排斥外来投资,这对美国页岩气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因此页岩气的快速发展需要更为健全和开放的市场,而不是一味的财政补贴。“虽然发展页岩气企业需要很多的财政补贴,但仅仅靠补贴是培养不出一个拥有自我发展能力的新兴产业,所以还应坚持市场化方向,建立一套有利于市场竞争的制度。但是,目前我们页岩气开发的整个体制还不太完善,并不利于企业靠市场进行打拼有所突破实现盈利。近几年政府认识到这一点,也在作相应的努力。”朱凯说。
统筹建立示范特区
美国页岩气开发成功,长期以来形成了成熟的风险投资机制和基金体系。但我国并没有形成成熟的规避风险流程,因此国家前期的区块勘探投入和承担风险的责任需被重视。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经济师徐博和中国石油和化工设备工业协会首席顾问赵志明都表示,国家投入前期勘探区块的资料完善工作并统筹建立页岩气示范特区是降低油气公司勘探成本及规避勘探风险的有效途径。
“地下地质复杂程度远大于地上,因此页岩气的前期勘探更像一场赌博,不知道下一张牌是什么。由于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还未形成规模化发展,因此较高的成本投入后没有产出,对于辛苦摸爬滚打的民企来说,风险过高”,徐博说,“因此政府应主动加入前期寻找页岩气有利区带的勘查,区块资料的不完善是导致第二轮页岩气中标企业进展缓慢的源头之一。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前期投入,国家承担一部分前期风险,在真正探明有页岩气以后,再让民营企业参与这些投资是最好的。”
页岩气的勘探开发需要地质调查费,征地借地费,技术使用费,许可评估费,钻机工程费等,若前期的区块资料完善就用去企业大部分精力财力,那之后将履步维艰。
上述二位专家还表示,要分类加大非常规页岩气先导开发示范区的建设,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技术体系、管理体制、机制和低成本有效发展的道路。优先川渝等地区加快页岩气先导开发实验区的建设,尽快形成规模产量,替代高危瓦斯区的煤炭,选择有规模,难动用的致密气储量区等,加快先导开发示范区的建设。
据介绍,示范区目前根据水资源和页岩气资源分配布局情况来看,国家确定了三个页岩气资源先导试验区。
“四川盆地和周缘地区的开发已全面展开,在此建立页岩气综合实验区,囊括四川、贵州、湖北、湖南、云南等省份区块,以中石油、中石化为主导进行突破,中小企业连带发展,以示范区的模式推进中国页岩气发展更为稳健。”徐博说。
中石油政策研究室战略处处长唐廷川表示,现在页岩气每口井产量较低,需要较长工期。在此情况下,如何规模化的开发取决于特定的地质条件和地表环境,也决定了中国页岩气规模开发利用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准备时期,需要通过分类建立若干个先导开发试验区,并进行页岩气基础研究和附近条件与分布规律的研究;开展适合中国特点的工程技术装备研发跟试验,以使技术达到优化成型配套。
赵志明认为,中国发展页岩气有较好前景,如何找到分担或少担风险的方法至关重要,最终才能推动政府、企业共同的努力完成页岩气目标任务。
以大带小均衡发展
“我国在涪陵等地区有一些商业化生产,但还无法达到规模化。虽然各界对页岩气持续关注,但目前逐步回归理性。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页岩气发展前景可观,但过程较为曲折。”唐廷川说。
他还指出,过度炒作页岩气及非常规油气可能会影响投资,引发石油市场重新出现油气供需紧张的局面,并影响下一步的油气供应。
美国页岩气产业的迅速发展靠8000多家的中小页岩气企业和相关服务企业共同协作。但是这些中小企业的规模在中国来说并不算中小,因此在联盟中小企业推动页岩气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回归理性结合本国国情,还需完善的管网和行业监管政策。
中国要想学习美国的技术和经验,应降低市场门槛,让国内的民企广泛参与页岩气的开发。此外还需加强国际合作,并出台扶持页岩气开采支持政策并加强国际合作。
当前页岩气开发应该重点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模式,走以大带小的路子。突破传统商业模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推动页岩气产业化和快速发展。
与会专家表示,美国的中小企业可以分散化进行打井,掌握技术后能够形成一定的作业模式,在特定区块不断勘探开发并进行后续招商,积累经验。但在我国,中小民企多数没有生产开发油气的经验,因此需要借助大型油气企业进行帮带,从而打开市场共同竞争。
“第二轮中标企业多数没有勘探油气经验,因此进展缓慢也在意料之中。这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勇气和运气。因此我们应该借助混合所有制改革这股东风,采用以大带小的模式,就是大公司拿出一些技术力量,跟小公司进行合作,然后进行勘探开发页岩气。”唐廷川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