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清洁能源 保卫城市蓝天
用好清洁能源 保卫城市蓝天
相变储能产品发布会现场 为促进富裕电能消纳,破解弃风弃光难题,优化能源结构,扩大电力消费,提高电气化水平, 2019年5月17日,全国清洁能源供暖技术
相变储能产品发布会现场
为促进富裕电能消纳,破解弃风弃光难题,优化能源结构,扩大电力消费,提高电气化水平, 2019年5月17日,全国清洁能源供暖技术交流大会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的200多位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参会,对清洁能源供暖的政策导向、发展趋势、技术突破等相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此次会议召开在“一带一路”的时代大背景下,力求通过新技术解决冬季供暖与环境污染的矛盾,顺应城市能源变革,探索城市节能减排增效新模式,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陕西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
现状:冬季供暖面临的“能源难题”
每逢冬季供暖,能源紧张、供暖失衡、大气污染等种种问题相伴而来。目前,我国大气严重污染的核心矛盾在于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和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之间的冲突,尤其是一次能源产出端在“空间”与“时间”上与需求端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在国家蓝天保卫战的统一规划下, “煤改气”与“煤改电”初见成效,但问题不少。“煤改气”难以承担主要采暖任务,因其在能源安全以及对基础设施的依赖性上存在根本性问题,所谓“气荒”就是因此而来;同时,天然气燃烧形成的氮氧化物排放就是雾霾重要成因。“煤改电”设备选型混乱,技术先进性不够,运营成本高,大量的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居民“用不起”,部分地区屡屡出现空气源热泵低温停机现象。
变革:储能供暖新技术提供“破题方案”
交流大会现场,西安领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清洁能源供暖新技术:相变储能供暖技术。这是一种创新的高效蓄热技术,它利用夜间廉价低谷电价储热,在白天将热量释放,充分做到节电节能,清洁供热。
西安领享新能源总经理胡大卫先生现场介绍相变储能产品及新能源供暖方案
公司总经理胡大卫表示,能源的生产与需求在时间、空间的不平衡,决定能源的有效双向流动离不开高效能的储能设备。高效储能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大气污染治理,可再生能源消纳与电能替代等领域。
会上,中国节能协会碳交易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柴博先生表达了对领享相变储能产品的认可,看好未来电采暖形势。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邵高峰副研究员也为参会嘉宾解读了我国建筑储能的相关政策。
公司通过多年研发,开创了世界领先的高密度、低成本、高效能的大规模相变储热技术 (相变储热原理是利用材料相变(固态-液态)时能吸收或释放大量潜热的特性),储能密度与动力锂电池相似,但成本只有其1/20。西安领享新能源在材料开发方面的最大贡献是解决了相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问题,材料循环使用7000次以上无衰减,测试结果获得了国内和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 通过领享新能源的“高效储热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以上供需矛盾。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大规模补贴也可实现经济效益。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郭立江博士向到场嘉宾介绍了相变储热的技术原理,及实际应用。
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后,可以为电力供给侧的深度主动调峰、电网灵活性改造和用户侧储能调峰发挥巨大作用,从而实现大量“废弃电”的使用,尤其是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优化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能力,实现火电厂热电解耦,从而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有效解决了现有电网供需的结构性问题。此外,还能大规模利用工业余热。所有的这些举措不但解决了新常态下对于能源结构调整的要求,并且将从根本上大幅降低大气污染。
相变储热设备热库,集安全、清洁、灵活、耐用、低成本于一身。由此相继开发了智能分布式谷电储热供暖系统、移动热库系统、农村户用供暖系统等,可利用峰谷电差价,大幅降低用户运行费用,也可通过存储、搬运工业余热至客户端用于供暖。热库采暖技术在运营成本和初期投资上都具有很好的市场竞争力,初始投资相比市政采暖或燃气管网配套费低5-30%,运营成本相比传统方式相比则可以节约15-65%。
此外,大规模的热库阵列还可以在热网末端起到有效调峰作用,根据大连热电1400万平米采暖数据,如果使用热库阵列进行需求侧调峰优化,可以在不增加锅炉和管网能力的情况下多供10%左右的面积,并增加热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全国70亿平方米的集中供热面积来测算,可额外增加7-10亿平方米的供热能力,有效解决中小型燃煤锅炉取缔后的热源补充问题,相当于节约投资800亿元。
目前,热库已经成功实施了近200个热库分布式供暖项目,供暖面积超过500万平米,涉及大型商业综合体、写字楼、学校、医院、酒店、住宅小区、农村分散院落等。已建的所有系统不需要热力或燃气管网基础设施、无燃烧无排放、常压运行、自动实时监控,平均每年消纳谷电1.5亿千瓦时,减煤10万吨,在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实现节能减排。
储能供暖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会助力城乡居民生活变得更加清洁、安全、便捷,生活品质大幅提升,也让节能减排效果更加明显,全力服务美丽中国、美丽陕西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