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国家电网:“绿”动“一带一路”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19-05-08 14:10:14
热度:

国家电网:“绿”动“一带一路”中俄直流联网500千伏输变电工程2019年度检修近日开始,该工程是我国规划建设的从境外购电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输变电工程。张永奎/摄编者按今年是&

  中俄直流联网500千伏输变电工程2019年度检修近日开始,该工程是我国规划建设的从境外购电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输变电工程。张永奎/摄

  编者按

  今年是“一带一路”建设提出的第六年,电网企业尤其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凭借在特高压、智能电网、设备制造等领域的领先技术,依托在技术、资金、人才、管理、装备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在服务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因其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平台作用,带动了国内上下游企业、产业加大“走出去”步伐。这不仅提高了“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能源保障水平,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3月10日,巴西美丽山二期特高压输电项目全线贯通,这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服务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实践。国网董事长寇伟表示:“美丽山二期项目实现了中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电工装备和运行管理一体化‘走出去’,标志着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规范和标准在全球范围内进入实质应用阶段。”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国网境外投资额达210亿美元,管理境外资产总额超过655亿美元,境外工程项目合同额累计超430亿美元,境外投资项目运营稳健,全部盈利。

  让世界看到中国电网的创新力量

  巴西一次能源水电比重接近80%,水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西部、北部,圣保罗、里约等负荷中心却在东南部,输电距离超过2000公里,因此,美丽山水电站在建设前,曾因如何送出有过很大争议。

  当时,巴西相关部门设计了3套送出方案,其中2套是超高压方案,1套特高压方案。经过反复调研论证,特高压方案最终在3套方案中脱颖而出,巴西国调中心副总裁阿尔瓦罗认为胜出的重要原因是特高压在经济性上的优势,以及他在中国亲眼目睹的特高压在实际应用中的成熟性。阿尔瓦罗所说的“优势”,指的正是特高压输电技术占用线路走廊少、单位容量造价低、输电距离长、输送容量大、损耗小。

  凭借特高压的领先技术,国网分别于2014年2月和2015年7月中标美丽山水电站送出一期、二期两个±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这是该公司在海外中标并实施的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为国际能源合作的典范。

  由此可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正是有着特高压关键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国网才能把握机遇,拓展走向世界舞台的更大空间。

  除特高压外,依托国网的先进技术,埃塞俄比亚建成覆盖8个主要城市的智能配电网,最快1小时排除故障点……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为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同时,依托在技术、资金、人才、管理、装备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国网分别与巴基斯坦、埃及签署骨干输电网建设相关项目,并投资运营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希腊和香港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骨干能源网公司,完成了埃塞俄比亚、波兰等国家级电网总承包项目建设。据悉,这些项目均是倍受当地政府和民众瞩目、关系当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

  此外,国网凭借在智能电网等领域的领先技术,以及在大电网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为加快与相关国家电力互联互通提供了坚实基础和保障。截至目前,国网已建成中俄、中蒙、中吉等10条跨国输电线路,累计交易电量超过270亿千瓦时。

  开创两个“一体化走出去”新模式

  “走出去”,不仅是产品,更重要在标准。有了创新成果的支撑,制定行业标准、推广中国标准成为服务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

  据介绍,国网根据自身优势和国外市场需求,建立了“投资、建设、运营”和“技术、装备、标准”两个“一体化走出去”新模式。近年来,该公司累计主导制定国际标准65项,发布国际标准30项,推广262项中国标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电力建设中得到应用,特别是在菲律宾、巴西、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的电网建设和运行中广泛使用了中国标准,推动了中国技术优势向国际竞争优势转化。

  例如,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工程,也是“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协议中唯一的输变电项目,目前巴基斯坦±660千伏默拉直流输电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国网所属中电装备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决心把中国最先进的电力装备技术应用到项目中,通过采用先进技术、一流管理,打造中国输电技术和设备‘走出去’的样板工程。”

  据统计,国网通过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技术标准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走出去”的国际产能合作模式,带动我国电工装备、控制保护设备、调度自动化系统、高端电力电子设备等出口到103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18年底,该公司国际工程总承包、装备出口合同额累计超过430亿美元。

  推动深层次交流实现共赢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短短几行字,点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精髓——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同沿线国家谋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推动各国加强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

  为此,国网在“走出去”过程中,不仅开创两个“一体化走出去”新模式,还加强国际对标工作,积极引入国际经验。该公司组织系统内单位与境外所属公司形成双向交流机制,如引入国网澳洲资产公司运用智能电表及其数据资产提升配网运维管理水平、巴西CPFL公司全员参与全面监督的安全管理创新体系等经验和做法,碰撞管理理念,推动业务发展。“国际对标,是一个交流互鉴的过程。”国网国际公司一位专业人士谈到,“通过国际对标,查找公司与境外电力企业在电力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差异,可有效挖掘出海外投资项目的无形资产价值。”

  成立联合研究院,也是汲取国际经验的有效手段。如国网与葡萄牙国家能源公司(REN)合资成立研发中心,通过与葡萄牙相关机构的交流和参与REN的经营管理,充分借鉴葡萄牙在可再生能源应用方面的先进经验,提高了该公司国内经营区的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水平,促进了国内可再生能源发展。

  实践证明,在“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双向交流中,国网品牌价值、内涵不断提升,赢得国际业务所在国家和地区政府、合作方及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尊重。

  据了解,在互学互鉴的基础上,国网还深耕细作,不断提升境外资产运营管理水平,探索出差异化的境外资产管理模式,对境外全资子公司全面加强计划、预算、绩效等关键环节管理;对控股公司,派驻董事和关键高管,加强重大事项决策管理;对参股公司,依靠派出董事行使股东权利。同时,强化国际业务风险管控,聘请国际知名的外部顾问,梳理分析经营风险,开展风险全过程管控。

  期间,国网不断探索境外项目资金结构优化方式,从直接投资、参与运营境外能源电力资产到搭建境外融资平台,多点突破,通过发行企业债券、银行信用贷款等方式,不断拓宽境外融资渠道,从单一资本市场向多个资本市场进军,降低了融资成本。

  条条银线将清洁能源送往万家

  2018年9月,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指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绿色之路。

  为此,国网紧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电力投资需求旺盛、合作前景广阔的契机,秉承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大电网延伸和清洁能源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积极保护当地生态;树立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和互利共赢的原则推进国际化项目;坚持市场化经营、长期化经营、本土化经营,严格守法经营,尊重当地文化、宗教和习俗,积极融入当地社会。

  其中,最典型的是埃塞俄比亚,从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发展为非洲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其清洁能源快速发展,朝着绿色可持续方向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2018年11月,埃塞俄比亚-肯尼亚±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埃塞段输电线路项目获得完工证书,将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不仅惠及肯尼亚,还将有力促进乌干达、坦桑尼亚、卢旺达等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此前,2015年12月22日,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水电送出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让数千万埃塞俄比亚人和邻国人用上了清洁的水电,实现了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

  不仅是非洲,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浪潮中,输送清洁能源的条条银线,同样在南美大陆、东南亚落地生根。

  当地时间1月13日,国网在海外首个独立投资建设的大型绿地500千伏输电特许经营权项目——巴西特里斯皮尔斯输电特许权二期项目投入商业运行,将特里斯皮尔斯水电站的清洁水电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东南部负荷中心,满足当地800万人的年用电需求;当地时间4月19日上午,老挝万象500/320千伏输变电项目开工,当地人民用上安全稳定清洁水电的日子指日可待……可以预见的是,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更多绿色工程将落地海外。

  实践证明, 一个个绿色工程,一条条输送清洁能源的电力大通道,在着力补齐基础设施领域短板的同时,促进了绿色技术和产业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

  如今,国网正在更大范围释放更多温暖的能量,沿着“一带一路”建设的轨迹不断延伸。(记者 王旭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