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丨萨希瓦尔电站的英国“海归”
一带一路丨萨希瓦尔电站的英国“海归” 在华能萨希瓦尔燃煤电站中,有一位巴基斯坦的英国“海归”,他本是巴基斯坦人,到英国求学、工作20多年,如今又与一家中国公司结缘。可以说,一个人
在华能萨希瓦尔燃煤电站中,有一位巴基斯坦的英国“海归”,他本是巴基斯坦人,到英国求学、工作20多年,如今又与一家中国公司结缘。可以说,一个人的经历串联起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故事。他就是华能萨希瓦尔燃煤电站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本地员工阿迪夫·詹(Atif Zeeshan)。
回国:祖国强大才有真自豪
阿迪夫·詹,33岁,NRP(非常驻巴基斯坦人),中等身材,大大的眼睛,俊朗的面庞,出生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拉合尔市。十几岁时随父母迁往英国并完成学业,在英国学习、生活、工作长达20多年,目前还是一个5岁女孩的爸爸。
有人曾经问过阿迪夫:“是什么让一个在英国长期生活成长的有志青年放弃了大不列颠的高薪工作,投身到自己祖国的建设当中?”他充满自豪地回答:“我有一颗民族自尊心,在英国发展得再好也不是自己的祖国,只有看到自己的祖国富强,才能够真正感受到自豪。”
随着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在巴基斯坦逐步落地实施,阿迪夫看到了祖国发展的勃勃生机。带着对祖国未来的憧憬,带着自身价值必然会在祖国得以实现的雄心抱负,他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拉合尔。后来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家来自于遥远中国的发电集团——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阿迪夫惊讶于中国有这么优秀的发电企业,坚信华能集团一定可以帮助自己实现人生抱负,通过电力带动国家的繁荣。经过华能萨希瓦尔燃煤电站的面试,其商务、交流、沟通、学历等各项考核指标优良,最后很荣幸地加入了华能萨希瓦尔燃煤电站,参与到了项目的商务工作中。
2017年6月8日,历时22个月零8天,比计划工期提前200天,萨希瓦尔燃煤电站工程顺利投产,填补了巴基斯坦1/4的电力缺口,创造了巴基斯坦电力史上的奇迹,被巴基斯坦政府授予“杰出贡献奖”。作为最早加入萨希瓦尔燃煤电站的巴籍员工,阿迪夫见证了项目从拿到中标通知书到投产发电的全过程。当阿迪夫的同学、朋友们得知他全程参与了萨希瓦尔电站项目的建设,都为他的正确选择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纷纷点赞。阿迪夫的家人也对他的优异表现感到非常自豪,他的女儿经常跟小伙伴说:“我的爸爸参与了萨希瓦尔电站的建设,现在每天都能发好多电,所以我们现在很少再用柴油发电机啦!”
融入:商务谈判展所学所长
说到阿迪夫的工作,华能的同事们都赞不绝口,一方面他的协调能力令人刮目相看,另一方面也十分钦佩他所展现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项目前期人手奇缺,中方人员对巴方环境不熟,很多事情需要当地人协调处理。阿迪夫虽然担任商务经理一职,但却是一个吃苦耐劳的多面手,小到租车、租房,大到项目谈判,能够把项目前期各种繁杂琐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即便是经常需要加班加点,阿迪夫也毫无怨言,并不像是在环境优越的英国长大的“海归”。
与中国人及传统的巴基斯坦人不同,经过英国的文化熏陶,阿迪夫拥有大方、绅士的形象气质,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技巧。项目前期主要需要与巴基斯坦购电方、旁遮普省电力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进行大量的沟通谈判。不论项目人员何时需要与巴方进行沟通,他都能及时的协调到位,并保证主要决策人及随行相关人员均能参加,对项目前期的谈判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保障、推动作用。
作为商务人员,阿迪夫自然免不了直接参与到相关谈判工作中,项目前期诸多谈判事项都需要阿迪夫深度介入。从购电协议(PPA)到实施协议(IA)再到煤炭铁路内陆运输协议(ICTA)用水协议等等,这些大大小小重要协议的谈判都少不了阿迪夫的身影。他思维灵活,在谈判场上阿迪夫能和技术专家,法律顾问及财务、税务顾问形成良好的配合并拥有较快的反应速度,这往往让谈判对手措手不及,有效地为公司在谈判中争取了更大的优势。项目购电协议附件一规定了萨希瓦尔电站从并网发电到商业运后容量、电量、电价的计算逻辑公式及调整因素,因此附件一的谈判极为重要。在谈判过程中,阿迪夫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财务理论,加之他对巴基斯坦电力市场进行了长期调研,发现了电价各元素的季度调节指数与巴基斯坦电监局批复的调节机制有较大差异。通过他的提议,谈判团队又进行了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了正确的电价季度调节指数规则。
项目的融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从项目开始获取实施协议要求的各项许可开始,到中间各项文件的起草、定稿,担保文件的注册,与私营电力基础设施委员会(PPIB)的各项沟通确认,到最后融资协议的签署,整个过程非常繁琐。而阿迪夫除了有良好的沟通技巧,更具备丰富的金融知识和专业的财务分析能力,为萨希瓦尔项目融资关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学习财务出身的阿迪夫缺少电力行业的相关知识背景,不过他具有快速的学习能力。他说,华能集团是一个大家庭,各方各面工作都有着专家人才,只要向他们虚心请教,很快就能补齐专业知识的短板。阿迪夫经常向周围的领导、同事询问发电相关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迅速融入到谈判的实际应用中,使得谈判进程更加顺利。
虽然工作中的阿迪夫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得淋漓尽致,但他坦言加入到华能大家庭后还是度过了一段适应期。巴基斯坦人和中国人守时的观念非常不一样,常常出现迟到的情况。自加入萨希瓦尔燃煤电站后,阿迪夫也很不适应,他认为只要今天的工作办完了,稍微晚点来是不是也可以。另外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参加会议的座次等很多习俗都和巴基斯坦不一样,这让阿迪夫甚至一度想退出萨希瓦尔项目。是相关领导耐心的谈话、沟通,才让阿迪夫慢慢找到了自己在华能大家庭中生活的“节奏”。中国的同事们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委婉地指出两国文化的不同,并用实际行动感染对方,让阿迪夫感受到即便是国籍、文化有所差异,但在华能这个大家庭里面,所有人都像一家人一样真正地相互关心、相互支持。解开思想“疙瘩”,阿迪夫开始更加注意尊重中国人的习惯和文化,这让大家的工作和生活都更和谐。现在,阿迪夫已经和中方员工打成了一片。
责任:从点滴助人到奉献国家
爱心悠悠,惟有付出一片真情才可丰裕心的喜悦。奉献爱心,帮助他人一直是阿迪夫为人处世的一个行为准则。阿迪夫说,自己从懂事到工作、成家一直保持着只要遇到乞讨者或者需要帮助的人,总会第一时间给予钱财或者帮助。“只有爱护他人、关心他人才能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我从英国回到巴基斯坦,不仅仅是为了工作,也是为了通过自身的爱心行动回报自己的祖国。”阿迪夫解释说。
萨希瓦尔电站的正式商业运营,将巴全国停电时间缩短了2小时,大大缓解了巴用电难的问题。视野开阔的阿迪夫深知稳定的电力供应对促进国家发展是何等重要,不但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而且对巴电力产业升级、电源结构调整、人员就业及增添经济发展新动力都将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阿迪夫坚信,“中巴经济走廊”是巴基斯坦梦,也是中国梦,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大批能源项目的建成投产,帮助巴基斯坦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巴基斯坦一定会越来越富强,人民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华能集团在实施国际化战略中还会遇到更多不同的国家,碰撞不同的文化,聘用不同肤色的员工。在国际化进程中如何适应当地文化,尊重当地习惯,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而阿迪夫的故事证明华能人有能力兼收并蓄,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国际化发展道路。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更精彩的故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