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部门发文鼓励智能电网商业模式创新
山西五部门发文鼓励智能电网商业模式创新11月2日,山西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山西省能源生产和利用设施智能化改造实施意见》,根据《意见》目标,将建设一批智能化产业基地、培育一批智能化龙头
11月2日,山西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山西省能源生产和利用设施智能化改造实施意见》,根据《意见》目标,将建设一批智能化产业基地、培育一批智能化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智能化服务提升工程、建成一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能源生产和利用设施智能化改造试点示范项目。深化电力市场体制改革,构建平台开放、信息透明、公平竞争、诚信守则、创新活跃的电力市场环境。建立能源互联网所需跨行业、跨系统、统筹、包容、共享的高效监管体系。以山西科创城能源互联网综合试点示范项目、绿色云计算中心指挥能源示范项目等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为支撑,加大分布式清洁能源生产、存储、大规模间歇式能源并网、能量路由器、能源大数据的智能信息挖掘、处理等技术的应用及研发力度,在与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匹配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攻克一批能源生产和利用设施智能化改造先进技术,为能源互联网各主体无差别可靠接入提供重要支撑,初步形成创新驱动、服务导向、应用引导、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能源互联网发展布局。
此外,完成能源生产和利用设施智能化改造工作,保证多元互补为特征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与传统的集中式能源系统深度融合。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建立健全能源互联网标准体系,关键技术和关键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根据《意见》的重点任务,其一,建设电动汽车充电智能服务平台。推进电动汽车充电智能服务建设。鼓励充电服务单位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交通、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能量和信息双向互动,为用户提供充电导航、状态査询、充电预约、费用计算等服务。开展电动汽车运行及充电设施运营情况大数据分析,政府通过平台对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实时监管,实现补贴精准发放,为充电网络规划提供支撑,实现决策数据化。研究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参与削峰填谷,构建人—车—桩—网协调互动的能源互联网生态体系与商业模式。
其二,推动储能产业发展。在发电侧,加快推进包含大规模储能系统示范项目建设,实现电网用电负荷削峰填谷;在输电侧,建设储能调峰电站,提高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缓解电网调峰压力;在配电侧,配合配电网改造工程和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建设储能型变电站,缓解高峰负荷需求,延缓网络升级扩容;在用户侧,配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智能微电网建设,选择新建大型公共设施等适当区域,建设包括风、光、生物质等多种能源形式发电、储能、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电动汽车等为特征的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工程。通过大容量储能示范项目规模化实施,完善高性能、低成本电池储能关键技术,提高大规模储能电站设计、安装、维护、运营和管理控制能力,为大规模推广应用积累经验、创造条件。支持锂电池、燃料电池技术及氢能产业链的研究与发展。研究出台动力学电池储能独立上网电价政策。允许储能企业灵活参与电力调峰,减少弃风、弃光。
其三,推广智能计量技术应用,完善多元化计量模式和互动功能。加快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建设,支持需求侧管理预测分析决策、信息发布、双向调度技术研究应用。探索灵活多样市场化交易模式,建立健全需求响应工作机制和交易规则,鼓励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实现与电网协调互动。汇聚整合电力各项数据,深化电力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开展引导企业和居民进行能效管理、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优化运行等方面应用。
其四,加快建设智能变电站。加强新型材料在输变电设备中的应用,加快建设智能变电站,提高动态输电能力和系统运行灵活性。推广应用输变电设备的状态诊断及智能巡检技术,建立电网对自然灾害自动识别、应急、防御和恢复系统。依托山西主网架规划方案、成熟智能化技术,实现“变电设备智能化、系统高度集成化、高级应用智能化、设备检修状态化”总体目标。至2022年,全省智能化变电站比例达到35%以上。(国网省电力公司牵头,省经信委、省发改委配合)
其五,加强智能配电网建设。建设新一代智能配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加快配电自动化建设,鼓励发展配电网柔性化、智能测控、自愈控制等主动配电网技术,充分满足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等设备接入要求。开展智能配电网建设,提升配电网运行效率和精益化管理水平。至2022年,实现全省配电自动化全覆盖,全面建成网架坚强、结构合理、装备优良、安全可靠、开放互动、电能优质的一流配电网。(国网省电力公司牵头,省经信委、省发改委配合)
其六,创新发展智能电网技术装备。大力推广智能电网先进技术和能源互联网先进发展理念,建设互动服务管理平台。完善多元化、网络化、双向实时计量技术和用电信息采集技术,打造“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模式,完善多渠道互动服务体系,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创新发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关键技术装备、大容量输电技术、电力储能及新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等智能电网装备制造产业,推进智能电网装备产业向高端化、国际化、智能化迈进。(省发改委牵头,省经信委、国网省电力公司配合)
其八,创新发展智能电网商业模式。鼓励智能电网商业模式创新,探索构建多方共赢的市场运作模式。探索互联网与能源领域结合的模式和路径,鼓励将用户主导、线上线下结合、平台化思维、大数据等互联网理念与智能电网增值服务相结合。建立能源市场,开展能源交易,建立在线能源交易服务平台,融合碳交易市场,实时发布能源供应和需求信息,实现能源供给侧与需求侧信息对接,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协调匹配。推动用户基于电子商务的区域间能源交易,实现跨区配送和区域间备用共享,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对接。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区域电力交易平台试点,电厂、企业均可在平台上基于负荷曲线进行交易,电力价格由双边交易或竞价交易确定,基于互联网推送能源实时价格;依托智能电网实现按需配送,从而实现电力区域内优化调度和优化配置。(省经信委牵头,省发改委、国网省电力公司配合)
其九,全面提升新能源控制运行能力。推广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及调度运行控制技术、推广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与电网协调优化运行技术,增强服务和技术支撑,平抑新能源波动性。推广具有即插即用、安全并网特点的并网设备,满足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要求。加强新能源优化调度与评价管理,提高新能源电站试验检测与安全运行能力。(国网省电力公司牵头,省经信委、省发改委配合)
十,融合多种技术建设能源信息网络。融合多种技术,构建由移动通信网络、光纤接入网络、电力线载波等各项能源设施构成的基础接入网络,包括由大容量光纤网络构成的信息汇集和传输网络,以及由大容量高速路由器构成的核心信息交换网络。支持研究和发展固态变压器(SST)、能量路由器、主动配电网、多种能源协调互补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信息物理系统(CPS)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省发改委牵头,省科技厅、国网省电力公司配合)
十一,构建“互联网+”智能电网互动应用体系。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通信和智能控制技术,探索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等新应用,逐步构建“互联网+”智能电网互动应用系统,满足电网广泛互联、信息开放互动需求。整合电网企业数据和用户用电数据,开展基于“互联网+”用电互动服务平台建设,搭建电力服务与社会公用事业服务融合桥梁,推行停电信息在线查询、客户故障在线保修等服务,不断提升电力服务保障水平,充分满足“互联网+”背景下用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国网省电力公司牵头,省发改委、省经信委配合)
十二,开展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吸纳拥有分布式电源的用户或微网系统参与电力交易。大力扶持能够整合电力数据信息与金融服务及在碳交易等领域或能源服务领域有独特优势的企业。鼓励相关市场主体和第三方数据资源开发者依托能源互联网平台及其资源数据库,利用大数据技术完成海量数据筛选、分析及挖掘工作,发展能源大数据分析服务。引导售电主体创新服务,允许企业进行虚拟电厂运营和需求侧管理及服务,探索发展虚拟电厂调峰交易模式,提供包括合同能源管理、综合节能和用能咨询等增值服务。支持用户深度参与孕育新商业模式,培育形成广泛的用户与用户间电子商务(C2C)模式。大力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移动式新能源终端”,促进电动汽车入网技术(V2G)应用快速拓展。综合集成能源存储数据、能源消耗数据、具有时空标志的能源供需侧数据、智能终端(智能家居、电动汽车等)随机实时数据等基础信息,增强数据共享。通过大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创新知识和能源数据的开放共享服务,提升服务精准度。
上一篇:【聚焦】国企华发集团将入主易事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