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可科技近期开启上市计划 计划募资5亿投资锂电设备
杭可科技近期开启上市计划 计划募资5亿投资锂电设备 9月25日消息,迄今成立七年左右的锂电设备厂商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可科技”),近期开启上市计划,计划募资超过
9月25日消息,迄今成立七年左右的锂电设备厂商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可科技”),近期开启上市计划,计划募资超过5亿元资金,用于投资锂电池智能生产线制造扩建和研发中心建设。
反观身后,杭可科技业绩暴增,而毛利率却畸高异于同行;大量预收账款支撑业绩,展现公司产品业务良好的发展态势,而存在大量应收款项的赊销情况,则令人不解;多年来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均占公司营业收入的六成以上,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可见一斑。截至2018年中期,曾经的头部客户韩国三星和日本索尼已不再出现在杭可科技的前五大客户名单之列,或已流失?
毛利率畸高异于同行
营收模式显疑云
成立于2011年的杭可科技,是杭州一家致力于各类可充电电池,特别是锂电池的后处理系统设备提供商。
2015-2017年,杭可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8亿元、4.1亿元、7.71亿元,2015-2017年分别同比增长59.01%、87.95%。2018年,杭可科技实现营业收入5.05亿元。
净利润方面,杭可科技2015-2017年分别实现净利润5,714.44万元、9,192.01万元、18,058.71万元,2015-2017年分别同比增长60.86%、96.46%。2018年,杭可科技实现净利润1.37亿元。
而业绩连年暴增的背后,杭可科技的毛利率表现,却异于变动趋势。
2015-2017年及2018年中期,杭可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48.53%、45.11%、49.82%、49.74%。而同行可比企业先导智能、赢合科技的毛利率不仅逐年下滑,2017年和2018年中期甚至比杭可科技少了十个百分点左右。
除了毛利率,杭可科技的资产负债率也高居不下。2015-2017年及2018年中期,杭可科技的资产负债率为76.08%、61.19%、64.04%、64.88%。
2017年末和2018年中期,杭可科技无长短期借款,负债总额主要为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构成。
其中,杭可科技预收款项的规模逐年增加,2015-2017年及2018年中期,预收款项金额分别为1.97亿元、4.54亿元、6.46亿元、8.19亿元,占负债总额的比重分别为54.28%、59.29%、54.88%和58.20%,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6.26%、110.79%、83.73%、162.27%。
也就是说,预收款项主要系根据合同条款收取的合同首付款和发货款,体现了杭可科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公司另一面是高企的应收款项。
记者注意到,2015-2017年,杭可科技的应收款项分别为0.72亿元、1.14亿元、1.96亿元,占当年营收比例分别为27.87%、27.77%、25.48%,2016-2017年的应收款项分别增长58.42%、72.43%。到了2018年中期,杭可科技的应收款项跃至2.89亿元,占当期营收比例高达57.25%。
值得一提的是,既然杭可科技有大量预收账款支撑业绩,展现公司产品业务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何仍然存在大量应收款项的赊销情况,令人不解。
客户高度集中
三星索尼或已流失
除了高企的负债和应收款项,杭可科技的厂房存安全隐患、前五大客户高度集中的问题。
根据招股书,2017年9月,杭可科技因厂房内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占用消防间距等原因,受到杭州市公安消防支队萧山区大队处罚,罚款共计1.35万元。
此外,记者也注意到,一直以来杭可科技收入的主要来源则均系前五大客户贡献。2015-2017年及2018年中期,杭可科技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比例分别为84.92%、80.04%、63.7%和76.53%。多年来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均占公司营业收入的六成以上,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可见一斑。
近年来,杭可科技的客户主要为韩国三星、韩国 LG、日本索尼、宁德新能源、比亚迪、国轩高科、比克动力、天津力神等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主要客户高度集中。
虽说杭可科技合作的公司都是具有较高行业地位和知名度的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但大客户一旦流失,或将影响杭可科技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前五大客户中韩国三星和日本索尼多年来一直占据杭可科技大客户的重要位置。但自2018年起,杭可科技重点销售客户随销售收入发生了转移,乐金化学、郑州比克的比例蹿升,而曾经的头部客户韩国三星和日本索尼已不再出现在杭可科技的前五大客户名单之列。
2016年以来,国内掀起了大规模的动力电池产能扩充浪潮,动力电池的投资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已显现产能过剩苗头。引致各路资本涌入分食,锂离子电池行业出现了企业数量过多、产能分散、低端产能快速扩张、核心技术缺乏等现象。
在此背景下,计划募资超过5亿元的杭可科技计,用于投资锂离子电池智能生产线制造扩建和研发中心建设,是否将会迎来市场的“用脚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