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寿君为核工业第一批厂矿“代言”
王寿君为核工业第一批厂矿“代言”这是一份密集的工作日程表。5月9日到10日,到上海参加中国品牌日活动的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王寿君利用间隙,马不停蹄地调研了当地集团公司下属单位核
这是一份密集的工作日程表。
5月9日到10日,到上海参加中国品牌日活动的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王寿君利用间隙,马不停蹄地调研了当地集团公司下属单位核工业第八设计研究所以及中核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看望了核工业老前辈原公浦;11日,返回集团总部的王寿君会见了来访的乌干达能源与矿产部部长艾琳˙穆洛尼女士,签署了《和平利用原子能合作谅解备忘录》;紧接着,在中核集团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座谈会上,他对集团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深入剖析,提出明确要求;当天,他又深入到基层党小组会上,与中核集团人力资源部干部监督处党小组的同志们共同探讨如何创新思路创新办法,加强新时代干部监督的话题……
时代的洪流推动着我国核事业的步伐一刻不停地奔涌向前:“华龙一号”的全球建设如火如荼;“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核集团与多个国家的对外合作向前推动;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改革、转型、合并、重组……一轮又一轮的资源调配,重新构建着这家集团新的肌理。
然而,5月17日上午,在中核集团总部的一间会议室,这一切仿佛都静止下来。为了保证声音以及光源的纯净,房间的门、窗、灯都关闭起来,几盏补光灯勾勒出清晰地明暗对比。唯有这般静谧,我们才能倾听历史的回声。
“这是我们核工业创建60年的纪念章,它在我心中特别重要,所以今天我也特意把它带来了。”指指自己深色西装上醒目的一枚纪念章,王寿君向记者如此开篇。
“历史告诉我们如何能更好地出发。”王寿君特意从自己的办公室带来了三件物品。在他看来,第一批厂矿创建60年的风雨征程可以浓缩于它们当中:一枚核工业创建60年的纪念章,我国发现的第一块铀矿石复制品以及一张在哈萨克斯坦世博会上习近平主席推介“华龙一号”模型时的照片。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谈话。它通往60年前——一个事业的开端,“第一批厂矿是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基石,我们找到了矿、提取出了铀,才有了我国的核工业。我是‘核二代’,我亲眼目睹了很多感人的创业故事,回首历史,最不可磨灭的是核工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始至终咬定自主创新的精神与情怀”;同时,它也通向这个事业的未来,“我始终坚信,对这种历经百转千回而不改的自主创新精神的传承是引领新一代核工业人取得不断突破的有效法宝。”
一枚纪念章
最不可磨灭的是自主创新精神
我国核工业第一批厂矿创建于1958年5月31日,到今年刚好走过了60个年头。“我们的新中国成立之初,遍体鳞伤,当时,根据中央的部署成立了很多个机械部,我们中核集团的前身二机部就是其中之一。从农业国向工业国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部署。不仅如此,身负军民结合属性的核工业有着更为重要的使命。那时,研制核武器,发展原子能工业,对新成立的中国而言,是国家独立、民族自强的重要支柱。”王寿君告诉记者。
这个行业起步的艰辛历程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在最近的一次座谈会上,一个参与了第一批厂矿建设的老同志还回忆了他1958年在大新北工作时的一件小事。当时,中秋节单位发了月饼,在帐篷里,风沙大到都不能张嘴,于是蒙上被子才吃到了那口月饼。”他说,这个故事当时就让他这个“核二代”湿了眼眶,可是,对很多没有切身体会的人而言,这类故事虽不陌生,可情感却已渐渐疏远。“这些故事大家听过很多,可有很多人却觉得不那么亲切。这样的艰苦在这个时代的确已经不可复制,但这些艰苦历练出的精神财富却必须要传承下来。”
第一批厂矿创建时期,苏联专家突然撤走,老一辈核工业人,咬紧牙关、自力更生,保障了“两弹一艇”的成功研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使命,核工业人艰难探索,自主建造了我国第一座核电站;如今,我们掌握了世界先进三代核电技术,成功研发“华龙一号”自主品牌。“60年,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核工业人一次次用实践印证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王寿君强调:“核技术是一项造福整个人类社会的技术,无论是作为战略支撑、能源发展还是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业、农业、医学等多方面应用,只要人类存在,核事业就会存在。而这门技术,这个产业的推动,无论是此前的60年,还是此后百年,自主创新都至关重要。自主创新就必然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艰苦奋斗精神,就要发扬百转千折而不回的‘铜豌豆’精神。”
一块铀矿石
技术自信让我们站上世界舞台
“我的办公室一直放着这块我国发现的第一块铀矿石的复制品。我们掌握技术,能够找到铀矿,这是我国核工业建立的基础。没有勘查技术,找不到铀,就没有这个产业。”王寿君说。
而就在去年,在习近平主席与沙特国王的见证下,中核集团与沙特地调局签订铀钍资源合作谅解备忘录,实现了我国铀矿勘查开发对外合作从单一的技术交流合作向勘查开发一站式服务的转变。与此同时,中核集团与世界主要产铀国、生产商、供应商建立了广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海外勘查、开发、贸易等各方面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按照国际惯例,一般的找矿时间在6~7年,而沙特希望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找到矿。而我们通过前期的调研认为以我们的铀矿找矿技术是可以达成这一要求的。他们最初也有疑虑,但到我们的科研院所考察后,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们看到了我们的技术实力,从而确定了这一合作。”王寿君告诉记者。看到记者还有不解,他还开玩笑说:“在960万平方公里上,我们找到的那些大型、超大型铀矿可不是一寸寸‘量’出来的。”中核集团创建了中国特色的铀成矿模式和铀成矿理论,铀矿找矿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核心技术是我们产业发展最根本的底气。”对于这一点,王寿君坚定不移。
“60年积淀形成了完整高效的组织体系、技术体系、能力体系,在世界铀矿勘查开发领域的竞争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开始树立在全球铀矿勘查开发市场的中国品牌,并向世界提供中国技术、中国服务和中国经验。”他这样总结。
一张照片
走出国门,格局要大
核电“走出去”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这一点毋庸置疑。习近平主席在阿斯塔纳世博会上推介“华龙一号”的照片充分印证了核电“走出去”的重要战略意义。“它直接决定着我国能否抢占世界核电技术制高点,能否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继而实现由核大国向核强国转变。”
而实现核电走出去,却不是核电单一产业的使命,它需要核工业全产业链发力。面对产业“出海”话题,王寿君强调:“核电‘走出去’,必须是完整的核工业产业链和产业体系‘走出去’,它必然包括铀资源、核燃料、核环保工程等这一闭合核循环体系的各个环节。我有能力帮助你建设、帮助你维护、帮助你退役、帮助你处理好乏燃料……这样才能担负起真正的核能输出责任。而中核集团多年来的自主创新是全面创新,所形成的全产业链的核心竞争能力是我们‘走出去’的重要支撑。”
强调能力的同时,王寿君也强调态度。他表示:“核电‘走出去’的实力不仅仅来自核工业,它是中国工业制造水平与能力的总和。正因为如此,核电‘走出去’代表着我们国家的整体水平,我们要从更大的格局来考虑。”在王寿君看来,进入核电“世界杯”,我们与其他国家的核电技术虽然有竞争,但同时也是合作。他说:“在全球拥有核出口能力的国家毕竟有限,我们彼此之间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大家知道,核行业有一个共识:核安全是生命线。大家虽然技术路线不同,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但我们努力的共同目标是一样的,维护核安全,共同为人类社会做贡献。以上两点,是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核大国所必备的能力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