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英国构建天然气交易市场的做法和经验
看看英国构建天然气交易市场的做法和经验“十一五”以来,我国一直在尝试开展天然气市场交易。2004年,上海石油交易所建成,成为国内第一家开展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
“十一五”以来,我国一直在尝试开展天然气市场交易。2004年,上海石油交易所建成,成为国内第一家开展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现货交易的交易所,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可以使用“交易所”名称的天然气交易平台。
2012年,国家能源局通过上海石油交易所现货竞买交易平台进行了“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天然气调峰气量交易尝试。2015年4月,上海天然气交易中心成立,标志着中国天然气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同时也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由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关键作用”的具体体现。2017年1月12日,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签约挂牌成立。目前通过上海、重庆交易中心交易的天然气量虽然不大,但这种以交易中心为平台,通过多个市场主体以竞价手段形成天然气价格的方式,是对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的有益探索。
2017年发布的《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完善能源市场基本交易制度,规范市场主体准入标准,鼓励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易机制。加快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形成公平规范的现货期货市场交易平台,逐步扩大交易品种,在交易规则等制度安排上逐步与国际成熟市场接轨”。这是国家能源顶层设计文件对建设天然气交易场所,开展天然气市场交易最权威的解释和要求。
对政府主管部门和天然气行业来说,天然气交易市场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构建科学健康的中国天然气交易市场,需要做深入研究。我们也不妨看看天然气产业较为发达、交易市场较为成熟的国家——英国的做法和经验。
英国天然气交易中心成立背景
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英国天然气市场主要被英国天然气公司(BG)所垄断。1994--1995年,BG占英国天然气市场供应总量的份额近70%。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英国天然气市场逐渐成熟,管道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英国政府开始采取打破了市场垄断的政策措施。
1、经过长期发展,英国天然气市场达到较为成熟阶段
二战以后,英国政府认识到天然气的重要性,采取了先公有化、再私有化的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举措一方面增加了天然气生产供应,另一方面也稳定和提升了市场需求,扩大了天然气消费市场。
1948年,英国天然气消费量约60亿立方米,经过一系列改革政策刺激和市场自身不断壮大发展,到1996年,英国天然气消费总量达到881亿立方米。此后一段时期,英国天然气消费规模保持增长并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为英国天然气交易中心(以下简称NBP)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2、完善的天然气基础设施为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建立提供了硬件条件
NBP虽是虚拟交易市场,但是并不意味其不需要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相反,虚拟交易市场对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布局要求更高。
NBP建立的重要硬件基础就是全国天然气运输系统。该系统是一个由7600公里天然气管线、23个天然气压缩站、206个天然气下气点、9个天然气接收站和9个天然气存储设施组成的天然气运输物理基础设施,简称NTS。NTS为60个直接连接的大型用户(40个天然气发电站和20个大型工业用户)供应天然气,同时也为8个配气企业所辖区域供应天然气。
3、英国政府采取90:10强制措施,打破市场垄断
1989年,英国政府出台了著名的“90:10”规定,即要求BG购进的天然气不得超过各气田产量的90%。这条强制性规定出台以后,天然气生产商看到了即将出现的市场需求,便与独立供气商签订短期售气合同,独立供气商在现货市场上开始与BG展开竞争,来争取另外10%的市场份额。
1991年,英国天然气监管机构(OFGEM)——天然气办公室,强制要求BG向其市场竞争者转移部分天然气供应量。1992至1995年期间,BG在天然气现货市场上向与其竞争的天然气供应商共计出售天然气49亿立方米。通过这种方式,BG在英国天然气供应市场的垄断地位被极大的限制和缩小,天然气市场中的独立供气商得到进一步培育,同时也为英国天然气现货市场交易规模的壮大奠定了基础。
4、英国天然气市场出现供过于求,促进更多供应商进入现货市场
1989以后,英国天然气市场上的独立供气商不断壮大。其中部分独立供气商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准,签订了大量“照付不议”合同,其结果是找不到用户,于是把超过需求的天然气量投放到现货市场,以回收“照付不议”合同成本,争取损失最小化。同时,英国原计划投运3个天然气发电站,但是因为某些原因,天然气发电站未能如期投运,结果导致日天然气供应过剩约620万立方米(相当于日平均天然气消费量的3%)。这一事件促使生产商迫切需要将过剩的天然气投放到现货市场出售,以降低成本并减少损失。随着进入现货市场的交易商持续增加,天然气交易中心建立的时机成熟了。
英国天然气交易中心(NBP)的作用
NBP建立于1996年,成立以来对英国天然气供需平衡、能源经济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尽管NBP是虚拟交易中心,但是满足了英国国内各行业和经济发展对实物天然气的需求
2017年,天然气在英国一次能源比重达到20%以上。尤其是在欧洲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天然气发电将进一步增加。NBP的建立极大繁荣了英国天然气实物交易,促进了天然气供需平衡,为英国国内能源行业、工业、居民家庭等大中小型天然气用户提供了充足的天然气。
(二)NBP间接推动了天然气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自2000年以来,英国国内天然气产量开始减少,为保障国内天然气供应和市场需求,英国需要建设大量天然气储存设施、联接英国和欧洲大陆的管道设施、天然气接收站(进口)等天然气基础设施。
随着NBP的建立和完善,英国天然气价格逐步市场化和透明化,投资人可以在更为清晰的框架下评估天然气基础设施投资成本、利润及回报周期,这为吸引大量投资进入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保障英国国内天然气供应安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NBP为英国天然气市场创造和提供了一种交易产品选择
NBP把天然气作为一种交易商品、投资或者投机选择来提供给市场各参与主体,满足他们的投资和投机获利、套期保值、风险管理及优化投资组合的需求,并进一步繁荣了虚拟市场和能源经济。据IEA数据显示,自2007年以来,参与到NBP现货市场交易的天然气年消费量达到50%,另外50%未参与市场交易的天然气则通过长期合同进行交易。
NBP功能、结构和操作模式简介
NBP是欧洲历史最为悠久的天然气现货交易市场,也是欧洲天然气市场流动性最强的交易中心之一。NBP天然气价格被认为是欧洲天然气现货市场的风向标,NBP还是英国洲际交易所(ICE,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指定的天然气期货交割地。
作为一个虚拟、无形的天然气交易中心,NBP独特之处在于通过虚拟交易平台和相关机制实现了对有形交易平台的替代,有效实现了有形交易平台的全部功能。从市场主体结构来看,NBP形成了充分竞争的市场参与主体结构;从交易合同来看,NBP提供了多样的交易合同选择。
1、NBP的功能
NBP的主要功能包括在线交易功能、期货交割地功能、价格标杆功能。
在线交易功能
NBP所有交易均为在线交易。目前,NBP的运营公司是Transco,该公司开发了在线交易系统。参与在线市场交易的主要是天然气托运商(大约有234家),托运商与英国天然气高压运输管道公司签订供气合同,并使用合同中约定好的管输能力,把天然气输送至NBP并卖给买方,再由买方运输到指定供气点。在整个在线系统交易中,NBP的作用是负责为各方提供运输服务,保持管网系统平衡、跟踪并记录交易量。
期货交割地功能
1997年1月31日,首份NBP天然气期货合同在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签订,这标志着英国和欧洲天然气金融交易就此开始。同时,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将天然气期货合同交割地确定为NBP,NBP除了履行现货交易功能外,还要承担期货交割职能。
价格标杆功能
NBP是欧洲迄今为止流动性、交易性最强的天然气交易中心之一。巨大的市场交易规模和市场化定价机制,都决定了NBP天然气价格是欧洲地区乃至全球天然气价格的重要参照标杆,包括英国天然气供应长期合同价格、进口天然气价格以及国际天然气贸易价格等均参照NBP天然气价格。随着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NBP天然气期货交易规模的扩大,NBP期货价格在欧洲乃至全球范围也都有着相当影响力。
2、NBP参与主体及合同形式
自建立之日起,NBP就形成了各类交易主体广泛参与、充分竞争的市场主体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维护市场稳定和促进价格发现。
目前,英国天然气交易市场参与主体以金融机构、自营交易商、天然气生产商、天然气终端用户等为主。2002-2004年,因为受安然能源公司和TXU能源公司解体的影响(这两家公司在英国天然气市场上都占据一席之地),英国天然气交易市场一度不太景气,自营交易商的数量有所减少。
2005年以后,英国天然气交易市场逐步呈现复苏的迹象,参与市场交易的天然气生产商和天然气终端用户的数量有所增加。近10年,银行和基金类的市场参与者数量增长最多,16家欧洲大陆银行和基金类交易者也加入到市场中来。截止目前,英国天然气交易市场上有超过200个参与者,其中约30%的参与者表现积极活跃,几乎每日都参与天然气市场交易,这些活跃的市场参与主体有力地促进了天然气市场良好流动性的形成。
NBP主要使用日前、平衡、月度、季度和年度五种天然气合同。日前天然气合同是指提前一日确定次日进行天然气交易交割的合同。月度天然气合同约定在一个日历月内进行天然气交易。在NBP天然气现货市场上,以日前天然气合同和月度天然气合同为主。平衡天然气合同一般以日或者周为合同约定期限进行交易。季度和年度天然气合同则约定在一个指定季度或者年度内进行天然气交割。
3、NBP的操作模式
NBP采用完全的在线系统进行交易挂牌、交易磋商和交易履约以及实物交割,其操作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的灵活机制。
为确保高效安全地履行天然气运输合同,Transco要求所有使用其运输系统的托运商保证每天输入和输出管网的天然气差额要低于某一规定标准,即保证通过管道系统的天然气总量保持不变。
当不平衡总量超过规定标准,造成整个系统不平衡时,Transco必须输入或输出一定量的天然气,使整个管道系统重新恢复平衡。用于平衡管道系统的天然气交易量采用拍卖方式,托运商可以通过互联网就交易量和买卖价格进行投标,Transco公司根据使系统恢复平衡的成本最小化原则和投标情况确定买卖价格。托运商可以在在线实现出售或购买天然气,使自己的运输量维持在规定的平衡水平之内。在灵活机制中,恢复系统平衡的成本由造成不平衡的托运商承担。由于通过竞标方式确定的这种平衡气价高于一般性生产企业的售气价格,又低于用户的购气价格,这既会给违规的托运商带来经济损失,从而又可以有效防止托运商的违规行为。
对中国的启示
分析英国建立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历程,可以发现其在建立天然气交易中心方面起步早,具备一些可供其他国家学习借鉴的经验。
1、一定的市场规模是基础
天然气交易中心的产生是以天然气市场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为前提的,在天然气市场萌芽起步阶段,天然气消费量还比较小,天然气供应、需求方数量有限,难以产生足够的交易需求。少量的供应能力和消费需求通过简单的买卖、合同关系便可实现交易,无需交易中心提供复杂的规模化、程序化交易机制。
鉴于目前我国天然气应用领域正处于扩展阶段,市场需求正在逐步增长,但是供应保障能力有限。因此,鼓励天然气消费,大力培育天然气需求,加快扩大国内天然气市场规模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
2、市场化的定价机制是前提
放松天然气价格管制、促进天然气市场定价是天然气交易中心成立的环境条件。越是管制严格的市场,越不可能产生自由交易需求,越不具备建立交易中心的条件。我国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仍处于起步阶段。最近几年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仅提出了天然气价格机制调整的基本思路和使用范围,还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渐进式放松价格管制是天然气定价市场化的有效途径。英国天然气实现市场化定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在渐进放松管制过程中,逐步培育和规范市场,最终完全放开价格管制,使得市场化的力量逐步壮大最后促成交易中心成立,并作用于通过天然气交易市场来实现价格发现。因此,我国要借鉴国外渐进式的改革措施和路径,加快推进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在逐步放松管制的过程中培育市场要素。
3、完善的管网及储运设施是硬件
健全天然气管网及储运设施是建立天然气交易中心的硬件基础。天然气交易中心为天然气市场参与者提供交易服务,而这所有功能性服务的基础和载体就是天然气管网储运设施,没有完善的管网储运设施,天然气交易中心就不能提供任何交易服务,也就无存在的前提和必要。英国天然气管网储运设施建设起步早,设施体系较为完善,这是天然气交易中心得以建立的硬件环境。此外,管网不独立,难以保障天然气价格通过市场形成,通过英国建立天然气交易中心的经验可以看出,只有独立的管网,才能保证天然气市场没有垄断力量干预价格形成,才能保证天然气交易的竞争性。
我国天然气管网储运设施体系尚不完善,长输管网里程7.4万公里,天然气储备设施能力仅100亿立方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应进一步鼓励各种资本投资天然气管网及储运设施,加快推进天然气管道独立,不断完善天然气管网储运基础设施体系。
4、市场主体多元化是必要条件
放宽市场准入、培育市场主体是交易中心建立的必备前提。只有众多的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到交易中来,才能够极大的促进天然气交易市场具有良好的流通性,市场交易才有可能逐步活跃。
英国天然气产业从生产、运输、配送、终端消费各环节的参与者具有独立的市场地位,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其垄断力量和地位受到管制或重组而逐步弱化,天然气市场参与主体越来越多,逐步成为竞争性市场,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建立顺应了交易主体更便捷进行市场交易的需求。
英国天然气市场已经形成了比较充分的竞争格局,上游有100多家勘探、开发和生产企业,包括BP、Chevron、Shell等大型能源企业;在批发市场、合同市场和收费市场,有179家持有许可证的天然气供应商和234家托运商;National Grid运营着英国全部的长输天然气管道和部分地方配气管网,与其他4家地方配气管道公司和11家独立管道运输商共同为天然气市场的参与者提供管输服务;此外还有4家洲际运输商。英国是欧洲唯一实现批发市场、合同市场和零售供气市场全方位充分竞争的国家。
目前,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市场主体单一、数量有限,仍是以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为主导,要突破这种垄断格局,政府必须进一步放宽准入,加大市场主体的培育力度,逐步增强市场的竞争性力量。
首先,应加快开放天然气上游勘探开采环节,以页岩气勘探开发为突破口,以常规气田重新分配为辅助手段,吸引民间资本进入上游环节;
其次,应对中游管道输送环节实行“统一调控、建管分开”的管理模式,最终实施第三方准入机制,改变目前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公司之间管道互不干涉,且以邻为壑的低效率营运模式;
第三,应逐步开放下游配送环节,允许城市燃气企业展开竞争,允许终端用户可以获得自由选择供应来源的权利,降低用气成本。只有这样,我国天然气市场的生产、运输、配送、终端消费各环节参与者才能逐渐增加,才能够形成自由竞争的天然气市场,为天然气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市场主体基础。(文丨吕淼 北京燃气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