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英利:昔日光伏老大“跑龙套”多方角力债务重组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18-01-15 10:12:55
热度:

英利:昔日光伏老大“跑龙套”多方角力债务重组:自保定市中心驱车四公里许,临近保定市北三环,一栋占地48亩的高大建筑耸立在恒源路路边,建筑外表被光伏电池覆盖,建筑内椰树、榕树、竹林密

:自保定市中心驱车四公里许,临近保定市北三环,一栋占地48亩的高大建筑耸立在恒源路路边,建筑外表被光伏电池覆盖,建筑内椰树、榕树、竹林密布,这就是号称北方小南国、保定一大景点之一的低碳公园。

2015年8月12日,低碳公园开园,迎来保定市民追捧,两个月之后,公园的主人、昔日光伏巨头、中国第一家赞助世界杯的企业英利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违约。

时间进入2018年,英利走过了债务重组的整整两年。两年期间,英利已经吸引到多家有意投资的投资人,但仍迟迟未公布战投以及重组方案,反而遭遇供应商巨额索款和债权人起诉事件。

“我们怎么可能挑呢?”

当被问及债务重组两年来仍未宣布战投的问题,一位英利高管反问道,“现在我们只是想确保投资人的策略是对公司长期发展有利的”。

新京报记者走访获悉,两年来英利大幅瘦身,公司人数减少1/3,农业、贸易等副业也从英利母公司英利集团剥离出去。同时,公司高层“换血”,创始元老向职业经理人团队“让位”,公司激进扩张戛然而止,经营风格变“温和”,但昔日的军事化管理风格仍有所保留。

巨亏中的自救:剥离“瘦身”、卖资产

对于亏损等困难,英利称,现在的困难不是产品没人要,而是钱少、转不动、开工率低。

英利债务重组已走过两年。这两年光伏行业走出产能过剩危机,但英利仍未走出亏损和债务“泥潭”。

2015年10月,英利子公司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一笔超10亿元的债务未能按期足额兑付,步入债务违约。2016年5月,天威英利发行总额14亿元的债券也宣告违约。

两次债券违约,标志着世界最大的光伏企业之一英利走入困境,超百亿的银行负债惊动世界。

英利总部位于河北保定,2007年在纽交所上市,曾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光伏业巨头之一,以“首家赞助世界杯的中国企业”而被外界知名。

随着2015年以来违约事件爆发,资金紧张、巨额亏损、债务重组成为两年来笼罩在英利头上的关键词。

近期,处于债务重组中的英利绿色能源公告显示,2017年三季报净亏损23.44亿元(3.5亿美元),亏损面环比扩大7倍。新京报1月8日报道称,英利还遭遇到了供应商赫姆洛克的巨额索款和债权人华泰证券的起诉。

一位英利中层人士此前向记者强调,三季报中的亏损很大一部分是减值,只是财务报表上的体现,不一定对现金流等公司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

巨亏之中英利“续命”,有赖于银行的支持。

1月10日,一位英利高管告诉新京报记者,“2016、2017年都已证明,只要历史债务不带来压力,公司不会出现垮台的局面。现在银行这边基本上(的政策是)停息挂账,银行保证不抽贷。”

此外,英利如今正想方设法制造现金流,包括用出售资产等方式。

2015年4月,英利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六九硅业已同保定相关部门签署协议,将六九硅业的闲置土地出售,作价5.88亿元。新京报记者1月10日获悉,该笔款项已经到位。

“这几年英利一直在瘦身,不用的车等资产,该卖的卖”,上述英利高管称。

2012年高峰时,英利员工曾高达一万六七千人,而最新的数字是一万左右,这意味着英利和高峰期相比减员幅度超1/3。“2015年最难时,高管六七个月不拿工资,员工有三个月迟发工资;连电费、社保都欠。”英利高管透露。

不仅如此,不仅是上市公司,整个英利集团也在“瘦身”,先后剥离掉的有农业、贸易、建筑安装等业务。

对于剥离原因,英利高管指出,“苗总(指苗连生,已卸任英利集团董事长)和英利集团给上市公司提供了七八十亿的担保,上市公司的亏损和重组肯定会影响这些行业的发展,而且精力也需要集中,就卖掉、停掉。”

除了瘦身,新京报记者此前获悉,为提升产能利用率,英利给同行大规模做代工,合作对象包括天合光能等企业。对此,英利方面确认确曾对外做过代工,不过“现在代工不是特别多,主要是自有产能。”

代工现象减少,有赖于行业的复苏。近年来,光伏行业持续景气,包括隆基、通威等企业都实现满产满销,部分时期产能利用率超过100%。

英利方面强调,“我们现在的困难不是产品没人要,而是钱少、转不动、开工率低,产能利用率现在有百分之七八十,2015年时产能利用率最低,当时仅为50%。”

激进扩张戛然而止,昔日组件老大“跑龙套”

新管理层经营风格变“温和”,多采取与别的企业合作,以无形资产入股,占小股。对于与别的企业合作推进的零碳小镇,公司称,投资的并非英利,我们只是配合,人家吃肉、我们喝点汤。

在想方设法制造现金流的同时,英利以往的激进扩张戛然而止。

2007年,英利向外披露十年规划,在保定投入1228亿元资金,打造年销售收入3055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园区。2013年,巅峰期的英利进行“二次创业”,公司主要领导前赴该地密集考察,“千亿决战下游光伏电站”战略引外界关注。

“实话实说,太激进了,风险意识不够”,对于英利前期的大跨步扩张,一位英利高管反思道。

不过,他也强调,行业过去那些年都是这样,“这种错误的责任也不能推给别人,最终决策是我们自己”。他还解释称,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太大,比如欧盟和美国的“双反”对其国际市场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2016年7月,上述激进扩张的主导者苗连生辞去英利集团董事长一职,引发外界关注和猜测,不过英利并未对外详细解释这一人事变动。

1月10日,英利方面对新京报记者回应道,(苗连生辞职)目的很简单,现在这个阶段需要的是处理危机,旁观者清。

“过去发展快,决策快,甚至很多管理很粗放,偏军事化管理,这种文化适合创业型和高速发展时期,需要执行力强,现在不能再靠‘喊喊口号’”,英利回复新京报记者称。

英利方面称,“苗总卸任时,一些年纪比较大的高管逐步都退了。现在高管基本都是‘七零后’,小的有‘八零后’。”

新京报记者获悉,如今英利内唯一创业元老就是苗连生,其他高管基本上是职业经理人,已无和苗连生同辈、共同创业的人。

在职业经理人主导下,英利的发展节奏骤然转折。

2017年以来,隆基、通威、协鑫等新兴光伏巨头纷纷掀起新一轮的产能竞赛和融资大战,而昔日组件老大英利一直保持低调,其采取的扩张方式较为“温和”。

据英利方面透露,2016年以来英利与多个企业合作,由对方投资建厂、出资金,英利以无形资产入股,持有小股份,带给他订单、管理、技术,产品卖出去双方分成。如今,这部分产能已有约1GW多,相当于其总产能1/3。

不过,英利方面未透露合作企业名称,只表示是民营企业。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