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与“长效”并重 “领跑者”需要树立“长跑”意识
“高效”与“长效”并重 “领跑者”需要树立“长跑”意识在2017光伏领袖峰会-西部论坛前期,12月4日举行了光伏产业发展研讨会(闭门会)。研讨会上,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咸阳市发
在2017光伏领袖峰会-西部论坛前期,12月4日举行了光伏产业发展研讨会(闭门会)。研讨会上,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咸阳市发改委能源科、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韩城市发改委能源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机构代表和企业界代表就“十九大”之后光伏产业面临的新机遇、打通省际壁垒,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光伏补贴退坡路线图研究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会议形成了“光伏领袖倡议”。“倡议”提出,要强化产业创新,主动应对政策调整;完善落实政策,降低非技术成本;打通消纳路径,实现东西部协同发展;强化环境意识,为西部经济寻求健康增长点;“高效”与“长效”并重,“领跑者”需要树立“长跑”意识;提升行业品质和可靠性标准。倡议全文如下:
随着技术进步和商业化水平提升,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取得长足的发展,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达到5.7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的35%,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15528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6%,其中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非水可再生能源成为主要的增长点,截止2017年前三季度,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2亿千瓦,已经超额完成“十三五”计划目标,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绿色发展,成为我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重要产业支点。
但是我国大部分的电力交易仍以计划经济模式运行,严重地制约了风电、太阳能等波动性较大的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同时,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电力的跨省、跨区交易存在严重壁垒。由于不同省份之间存在利益的冲突,因此跨省可再生能源电力调度受到区域电力市场设置和计划等多方面的影响无法外送,不能通过市场选择的方式优先使用环境成本和经济成本更好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造成光伏发电、风电以及水电等清洁能源的严重浪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这明确了我国能源发展的核心导向。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是实现构架清洁低碳能源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这既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遇也是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我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比照2005年下降40%-45%,2030年下降60%-65%,同时实现巴黎协定将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发展目标,目前非水可再生能源在全国年发电量中占比仅占约6%,这样的产业规模远远无法支撑我国的清洁发展目标,因此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还需加强,尽快达成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万亿千瓦时的发展目标,促成可再生能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为此光伏产业提出如下倡议:
1、强化产业创新,主动应对市场及政策调整。光伏产业需要一如既往通过技术、商业模式等创新,促进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以2025年实现光伏电力平价上网为目标,制定光伏补贴退坡机制;
2、完善落实政策,降低非技术成本。尽快落实完善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落实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解决用地、税费等一系列增加可再生能源非技术成本的问题,防止由于非技术成本增加抵消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成果;
3、打通消纳路径,实现东西部协同发展。我国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打通省际电力交易壁垒,通过解决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问题,促进实现西部民生及经济发展目标以及东部地区的减煤目标;
4、强化环境意识,为西部经济寻求健康增长点。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比较脆弱,同时环境保护意义十分重大,自然环境一旦遭受破坏,修复成本巨大或不可修复,因此必须为西部寻求适合其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增长点,由于西部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以光伏发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在西部实现大规模生产,能够形成西部经济新的、更健康的增长点;另一方面,西部集中开发有利于实现成本的进一步下降;
5、“高效”与“长效”并重,“领跑者”需要树立“长跑”意识。光伏行业发展离不开“高效”,更离不开“长效”,只有两者同时到位才有行业的稳健健康发展。只有实现“领跑”加“长跑”才能使光伏产业在能源市场形成综合的行业竞争优势;
6、提升行业品质和可靠性标准。光伏行业亟待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系统,只有严格提升品质和可靠性标准才能面对远比集中式电站更复杂多变的使用环境,以及避免对消费社群直接的伤害风险;
7、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产业发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随着其在能源系统中占比的逐渐提高,需要树立更好的产业发展观,强化质量意识,通过良性竞争实现产业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附:参会企业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晶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力诺电力集团
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三峡江南app
陕西国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协鑫集团
英利集团
招商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正信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公司
中国兴业太阳能集团
中民光扶(宁夏)投资有限公司
中兴能源有限公司
上一篇:地热能否破解供暖环保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