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市场:赢利之门将开?
储能市场:赢利之门将开?长期以来,成本一直是制约储能行业发展的瓶颈。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上交提案,建议储能电站发电电价为1.5~2元/度。按说,国家能源局应在6月给出答复,
长期以来,成本一直是制约储能行业发展的瓶颈。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上交提案,建议储能电站发电电价为1.5~2元/度。按说,国家能源局应在6月给出答复,但近期国家能源局接连的人事震荡却使之增加了几分不确定性。
备受期待的补贴电价能否出台,这事关沉寂许久的储能市场能否迈入赢利之门。
■记者 陈欢欢
美国出现了若干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储能项目。图片来源:blogs.worldwatch.org
国家能源局近期接连的人事震荡牵动了民营企业家李保的心。
李保是北京一家储能企业的负责人,计划投资5亿元在内蒙古兴建一项调配电网峰谷电的储能工程,目前已经开始了前期工作,正在静待补贴电价出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上交提案,建议储能电站发电电价为1.5~2元/度。按说,国家能源局应在6月给出答复,但最近的一系列变动却使之增加了几分不确定性。
李保对此感叹:“5亿元自己留着下半辈子怎么花也够了,拿出来投这个项目主要是看好储能技术的前景。现在就在等政策,一旦有政策马上开工。”
和李保一样,整个国内储能界都在期待补贴电价的出台。沉寂许久的储能市场能否迈入赢利之门在此一举。
朱棣文的建议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能源部前部长朱棣文近日在芝加哥大学演讲时表示,储能技术和太阳能技术相结合的影响,或可和当年互联网所造成的颠覆性冲击相媲美。
根据最近在美国5座城市的调研,朱棣文认为,随着光伏和储能电池价格不断下降,未来五到十年内,居民花1万~2万美元就可以安装离网太阳能发电和储能系统,极有可能实现80%的电量自足。
美国居民用电超过工业用电,一旦居民用电减少80%,将对电网产生致命打击。因此,朱棣文提出“电网客户流失经济学”,警告电力公司赶紧发展太阳能和储能,以便在未来给自己留条后路。
而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根据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联合提供的一份报告,按照太阳能电池平均转化率为10%计算(实际现在可以达到18%),中国只需利用不到4%的土地就可以生产5×1012度电,相当于2013年全国总发电量。但利用瓶颈正是缺乏储能。
“这些资源不利用非常可惜。” 中国工程院院士余贻鑫也看好储能技术的未来。
实际上,世界各国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有些国家到2050年的可再生能源目标高达80%,甚至100%。
“只有解决了储能技术,人类才能迈入可再生能源时代。”5月23日,在中国储能网主办的第四届北京国际储能大会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对储能技术不吝褒奖之词:“真正影响未来能源大格局的就是储能技术,储能技术可能是下一次能源革命里面最重要的突破方向。一旦储能技术能够突破,可再生能源的成本等问题都可以解决。储能技术的任何一个重大突破,都是对人类发展的极大贡献。”
墙内开花墙外香
同李保一样,没有人质疑储能技术的前景。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储能技术路线图》预测,到2050年,中国、美国、欧洲和印度将需要至少投资3800亿美元来增加310吉瓦并网电力储存能力;美国六大咨询公司预测到2020年储能市场至少超过1000亿美元,而且年增长率超过30%;市场研究机构IHS预测,并网储能市场规模有望从2013年的340兆瓦增长至2022年的40吉瓦,呈爆炸式增长。
遗憾的是,我国储能市场迟迟未能启动。众多企业虽然热情高涨,却始终徘徊在赢利大门之外。这一徘徊就是几年。李俊峰直言:“不论技术还是市场,我国储能这两年发展缓慢。”
困扰储能发展的核心问题仍是成本。据测算,按照锂电的成本下降趋势,至少2020年以后才具备经济效益。然而,有多少企业可以熬到2020年?
因此,一些企业开始参与国外项目。“国内市场这两年来几乎没有变化,我们都快放弃了,反而是国外的项目比较多。”一位企业家这样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对于全国工商联1.5~2元/度的电价提议,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旦补贴电价达到1.5元/度,国内的储能市场将迅速启动。
而融科储能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华民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很多项目都是纯商业的。”据悉,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大连融科储能已经向欧美出口钒电解液100兆瓦时。
“中国是最需要储能的,但在中国推广储能是最困难的。”张华民说。
下一个光伏产业?
那么,美国的项目是如何保证赢利的呢?
据《中国科学报》记者了解,美国的储能市场更多依靠投资商的帮助。过去5年间,美国的风险投资商向储能项目注入了22亿美元。尤其是加州在储能领域的商业模式运用娴熟,近期发起的储能计划吸引到了包括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内的多位风险投资家。《华尔街日报》评论称,之前投资智能手机的那些人目前正在涌向硅谷的储能项目。
赢利模式不清是国内市场迟迟无法启动的另一原因。
目前,由于商业模式不确定,没有稳定的、可以预期的投资回报,没有投资主体愿意投入大型地面电站的储能项目。
李保也表示,自己的公司在同电网公司的谈判中并不顺利,双方在“垃圾电”的收购价格上无法达成一致,且电网公司对此并不热情,因此必须借助国家补贴来保证赢利。
天合光能集团储能事业部高级总监杨军则认为:“现在跟国家要补贴还不是最关键的,首先需要明确商业模式,这样才能使市场中的各方都受益,游戏规则才能建立起来。”
实际上,全球光伏市场的启动是在德国颁布补贴政策之后。而该补贴政策的最大意义在于使得资产管理机构可以对光伏电站的收益进行估价,从而解决了投资回报的问题。
目前的这一窘境正如德国储能协会主席Eicke Weber博士日前所述:“储能市场的今天正如10年前的光伏市场,但是发展储能必须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