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对韩国施压,动力电池技术被要求分享,汽车新冷战开始?
美企对韩国施压,动力电池技术被要求分享,汽车新冷战开始?芯片相关核心技术已交出,美国车企又对韩国电池的核心技术,有了兴趣。芯片的商业机密,在2021年最后没有抗住交了美国,芯片供给
芯片相关核心技术已交出,美国车企又对韩国电池的核心技术,有了兴趣。
芯片的商业机密,在2021年最后没有抗住交了美国,芯片供给的生产信息、生产订单库存量、客户采购数量。韩国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半导体,表面上除了芯片代工制造等核心技术没有交出之外,被扒的一干二净。至于真正的核心技术,还是在美国企业手中。
有了生产信息、订单库存量等等客户信息,美国自然能搞得清楚,全世界谁要的芯片最多、什么价格,大数据一通分析完成,甚至是接下来某企业的新品、新技术发展节奏,全都明镜于心。
第一大支柱产业半导体的事件当然还没有作罢,美国在3月28日提议与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组建CHIP4芯片四方联盟,谁来主导自然不用我说多,结局如何谁也不敢推断。
眼下,另一支柱产业,电池业务,也开始了新一轮交锋。
动力电池技术被要求分享,汽车新冷战开始?
拜登上任,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归于统一,不再有“美国自己玩内燃机+汽油”,全部all in新能源车业务,先是让汽油和电组合,再是让电力主导,最后甚至是反应堆小型化。
福特、通用汽车,必须跟上新的执政发展策略,否则会被特斯拉等甩的越来越远。而加速,当然是要想办法。就在眼前,韩国政府和动力电池业界率先对外透露出了消息“美国汽车企业,正在要求/商议,韩国动力电池企业进行核心技术的共享”。
在之前,福特/通用汽车,分别与LG化学/SK化学签订了动力电池领域的战略合作协议,包括技术合作研发、产能供应、建厂等。如今,通用汽车向LG新能源提出了共享部分电池技术的要求,而福特汽车与SK On进行合作协商时,也提出了共享技术的方案。
上述,意味着美国传统汽车企业,在寻求更快速完成电池技术的提升,补齐自己在电动汽车的短板。更快速,可以是跳脱出以往的商业逻辑,跳脱合作、合资共同研发,而是直接拿来更现成可用的。
利用相对优势,拿下更多可支配、可控制资源,形成两极分化似的对抗(美国汽车工业Vs全球汽车工业)并拿到优势。如果用历史里发生过的案例进行同类描述,这已然与结束的冷战开始慢慢相似。
电池产业的传统格局里,有句话叫“动力电池看东亚”,意为全球最核心动力电池业务均在东亚,再深入解释一下,在中国、韩国。并不是说日本松下的能力不足,而是产能、成本、单价、供货量、技术先进性等综合考量下,中国/韩国的动力电池业务,有着极大的相对优势。
中/韩电池厂商能完成圆柱电池、方形电池、刀片电池、模块化电池等不同形式的供应,也能分别供应磷酸铁锂、NCM不同比例三元电池的供应。松下的动力电池主营业务,相对单一,再加之松下和特斯拉之间的深度绑定。
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所能想的办法,自然而然落到了韩国动力电池企业身上。好在,还不是政府行为只是企业行为,所以双方当前是谈判拉锯状态。韩国担心共享电池核心技术会让自己的根本被其他电池厂、车企“开源”,也担心被开源之后,丢失护城河优势。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句话,有点跃然纸上的味道。
通用要求LG化学提供核心数据,甚至实验室数据,理由是确保并验证电池安全性,毕竟不久前刚刚有一波雪佛兰的大召回。福特和SK化学的商讨细节,则还没有过多披露。韩国电池企业能使用的手段,是韩国《产业技术保护法》并不允许。
至于结果如何,从去年9月到今年3月底,7个月时间过去了,韩国通商部门和美国车企之间,似乎依然没有达成法律依据方面的协同。因为,美国车企和韩国电池企业之间,还在拉锯商谈。
接下来的局面是,芯片优先供应美国、电池技术被美国车企所索取,还有可能发生的,智能业务/数据等被索取,更多美国车企的相对技术/供应短板,会被关注。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跑在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赛道最前面的比亚迪,2021年怎么了?2022-04-01
-
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涨价潮”引发动力电池“投资热”2022-03-31
-
卫蓝新能源再获小米华为投资 创始人之一为中科院院院士 产业资本押注固态电池2022-03-31
-
摔杯,新能源短期反攻开始!2022-03-30
-
2021年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赛道吸金3639亿元,宁德时代、比亚迪、恒大位列前三2022-03-30
-
小鹏汽车又现起火事件,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安全不容忽视2022-03-30
-
动力电池、国产芯片,这篇文章藏着中国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的未来!2022-03-30
-
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前景广袤但痛点多多,大圆柱电池能否提供最优解?2022-03-30
-
比亚迪都扛不住,宏光MINI售价告别2字头,为何电动汽车集体涨价?2022-03-30
-
长安、比亚迪、小鹏,新能源市场化,谁将成为大赢家?2022-03-29
-
动力电池成本上涨,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或只有450万辆,明年增长难保2022-03-29
-
小米和华为投资固态电池研发商卫蓝新能源2022-03-29
-
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大涨,新能源小车如何突出重围?2022-03-29
-
众说纷纭的电动汽车百人会是“吐槽”还是誓师?2022-03-29
-
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欣旺达、华为新技术能解决新能源车主痛点吗?2022-03-29